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462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包括:位于使用螺栓(6)固定在圆形连接盘(5)上呈对称放射状分布安装的弧形叶片(1)、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内部上层的喷流式出水管(3)、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内部下层的纳米曝气管(2)以及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下方的搅拌铆钉(4)。通过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的末端的喷流式出水管(3)的喷水口的喷水,使所述弧形叶片(1)末端弧面切线方向产生反向动力,并冲刷河床底部淤泥,在中心连接旋转轴时,产生自旋转效果,提高曝气增氧效率;所述搅拌铆钉(4)在旋转过程中对河底淤泥进行剐蹭和搅拌,产生清淤效果。

A Rotary Silt Cleaning A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解氧低到2.0mg/L时,水体将处于缺氧状态。当溶解氧为3mg/L~5mg/L时,水体中有机物和氨氮含量一般也会超过地表V类标准,呈现有色有味状态,但有水生生物存在;当溶解氧大于6mg/L时,水体处于有氧状态,有机物降解和氨氮氧化速率显著增加,水体开始具有自净能力。当水体被污染后,部分污染物日积月累,通过沉降作用或随着颗粒物吸附作用进入到水体底泥中。在酸性、还原条件下,污染物和氨氮从底泥中释放,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及氮气导致底泥上浮也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在一些污染水体中,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量与外援污染总量相当。此外城市河道中有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河道中藻类过度繁殖。这些藻类在生长初期为水体补充氧气,在死亡后分解矿物形成耗氧有机物和氨氮,导致季节性黑臭现象和产生极其强烈的腥臭味道。同时,丧失生态功能的水体,往往流动性降低或完全消失,直接导致水体复氧能力衰退,局部水域或水亏氧问题严重,形成事宜藻类快速繁殖的水动力条件,增加水华爆发风险,引发水体水质恶化。根据以上材料以及水环境治理的经验,水环境治理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水环境中充分的溶解氧,以及对水环境底部淤泥的清理。因此一种高效、廉价的水体增氧装置将被广泛用于河道水环境治理领域。目前水体的增氧方法一般采用固定式曝气膜增氧、喷水式增氧,固定式曝气膜增氧安装复杂,施工难度大,不适合用于河道这类复杂环境中,并且因曝气位置固定,会因气泡的聚集减小增氧效果;喷水式曝气现在使用比较广泛,但是以为需要将河道水喷射到空中,一般这类设备功率较大,作用范围和作用效果有限。由此,今年来环境工程机械领域推出了一些新的增氧方法,比如推流式曝气、造流增氧等。这两种增氧方法需要外加推流动力,能耗高。本着节能、环保、增氧效率高的理念,近年来,一种新的曝气增氧方式正在被研究和实用,那就是旋转式曝气。一种结构轻巧、安装方便、运行阻力小、设计合理的叶片是实现高效旋转式曝气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安装和施工便捷、增氧效率高、作用范围广、能耗低、治理成本和运行成本低,能高效的实现旋转式曝气,同时叶片的底部安装搅拌铆钉,尾部安装喷水口,在曝气增氧的同时实现清淤和自旋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包括:固定在圆形连接盘上呈对称放射状分布安装的弧形叶片、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内部上层的喷流式出水管、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内部下层的纳米曝气管以及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下方的搅拌铆钉。优选地,所述弧形叶片为圆弧形状,并且水平方向呈流线型刺状的变形“E”字型结构,“E”字形开口在沿圆弧的内弧面。优选地,所述纳米曝气管沿所述弧形叶片的内部下层固定,且末端封闭。优选地,所述喷流式出水管沿所述弧形叶片的内部下层固定,喷水口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的末端。优选地,所述搅拌铆钉竖向垂直安装在所述弧形叶片的底部,且安装方式为随机等距焊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回旋式清淤曝气装置的叶片为圆弧形状,并且水平方向呈流线型刺状的变形“E”字型结构,减小运行阻力;末端封闭的纳米曝气管沿所述叶片安装,确保所述叶片周围曝气增氧效果;喷水口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的末端的喷流式出水管在喷水的同时,沿弧形叶片末端弧面切线方向产生反向动力,并冲刷河床底部淤泥,在该装置中心连接旋转轴时,产生自旋转效果,提高曝气增氧效率;底部安装的所述搅拌铆钉在旋转过程中对河底淤泥进行剐蹭和搅拌,产生清淤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所述回旋式清淤曝气装置的叶片安装俯视图;图2为所述回旋式清淤曝气装置侧视图图3为所述回旋式清淤曝气装置的叶片内部结构图。图中,1-弧形叶片;2-纳米曝气管;3-喷流式出水管;4-搅拌铆钉;6-螺栓;5-连接盘;7-出气口;8-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包含:使用螺栓(6)固定在圆形连接盘(5)上呈对称放射状分布安装的弧形叶片(1)、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内部上层的喷流式出水管(3)、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内部下层的纳米曝气管(2)以及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下方的搅拌铆钉(4)。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弧形叶片(1)为圆弧形状,并且水平方向呈流线型刺状的变形“E”字型结构,“E”字形开口在沿圆弧的内弧面。更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纳米曝气管(2)沿所述弧形叶片(1)的内部下层固定,且末端封闭,进气端与供气装置的出气口(7)相连。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喷流式出水管(3)沿所述弧形叶片(1)的内部上层固定,喷水口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的末端,进水口与供水装置的出水口(8)连通。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搅拌铆钉(4)竖向垂直安装在所述弧形叶片(1)的底部,且安装方式为随机等距焊接。更进一步的方案为,喷水口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的末端的喷流式出水管(3)在喷水的同时,沿弧形叶片末端弧面切线方向产生反向动力,并冲刷河床底部淤泥,在该装置中心连接旋转轴时,产生自旋转效果,提高曝气增氧效率;所述搅拌铆钉(4)在旋转过程中对河底淤泥进行剐蹭和搅拌,产生清淤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该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包安装的弧形叶片(1)含:使用螺栓(6)固定在圆形连接盘(5)上呈对称放射状分布、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内部上层的喷流式出水管(3)、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内部下层的纳米曝气管(2)以及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下方的搅拌铆钉(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包安装的弧形叶片(1)含:使用螺栓(6)固定在圆形连接盘(5)上呈对称放射状分布、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内部上层的喷流式出水管(3)、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内部下层的纳米曝气管(2)以及固定在所述弧形叶片(1)下方的搅拌铆钉(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清淤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叶片(1)为圆弧形状,并且水平方向呈流线型刺状的变形“E”字型结构,“E”字形开口在沿圆弧的内弧面。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磊赖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蕊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