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卷退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39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绳索加工装置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绳卷退绕装置。该种绳卷退绕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活动装置,固定装置包括上底盘、下底盘和卷轴,卷轴分为上卷轴和下卷轴,下卷轴固定在下底盘上,上卷轴通过连接轴与下卷轴活动连接,上底盘固定在上卷轴上,上底盘上设有活动装置,活动装置设有供绳索穿过的导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将绳卷固定在固定装置上,由活动装置带动绳缆一头单向退绕,有效地防止了绳缆打结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夹持板的设置可以在切断绳缆后夹持住绳缆,防止绳缆回缩进绳卷引起塌陷。

A rope winding and un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绳卷退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绳索加工装置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绳卷退绕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绳缆加工过程中,由于设备的尺寸和工序的要求,股线、纱线甚至是绳缆经常会在不同的卷筒间转移,这个过程就会涉及到绳缆的卷绕和退绕。卷绕过程的设备和工艺相对较为成熟,但退绕过程相关的辅助设备较少,在退绕过程中绳缆等线材的退绕控制只通过摩擦作用实现,常常引起绳缆打结,严重时形成死结,使得整个退卷过程效率极低,对产品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在绳缆的分切工序中,绳缆在切断后容易因惯性和摩擦力作用回缩回绳卷上引起塌陷,影响下一步的工序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绳卷退绕装置,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将绳卷固定在固定装置上,由活动装置带动绳缆一头单向退绕,有效地防止了绳缆打结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夹持板的设置可以在切断绳缆后夹持住绳缆,防止绳缆回缩进绳卷引起塌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绳卷退绕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活动装置,固定装置包括上底盘、下底盘和卷轴,卷轴分为上卷轴和下卷轴,下卷轴固定在下底盘上,上卷轴通过连接轴与下卷轴活动连接,上底盘固定在上卷轴上,上底盘上设有活动装置,活动装置设有供绳索穿过的导缆孔。进一步的,上底盘和活动装置间设有棘轮和棘齿,棘轮随活动装置转动而转动,棘齿固定在上底盘上。进一步的,活动装置为转轴,转轴上设有水平旋转臂,水平旋转臂一端连接转轴,另一端设有上导缆孔,中间设有竖直旋转臂,竖直旋转臂上设有下导缆孔。进一步的,下导缆孔正对设有夹持板。进一步的,夹持板分为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上夹持板通过弹簧与下夹持板连接。进一步的,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上设有夹持垫片。进一步的,夹持垫片为棘齿形,棘齿斜面朝向夹持板内部。进一步的,夹持垫片为橡胶垫片。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绳卷退绕装置有如下几个优势:1、由活动装置带动绳缆一端进行退绕,相对以往单纯依赖摩擦力退绕施力更稳定,不容易引起打结。2、设置夹持板可以在切断绳缆后夹持住绳缆,防止绳缆回缩进绳卷引起塌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下底盘、2-下卷轴、3-连接轴、4-上卷轴、5-上底盘、6-棘齿、7-棘轮、8-转轴、9-水平旋转臂、10-上导缆孔、11-竖直旋转臂、12-下导缆孔、13-上夹持板、14-下夹持板、15-弹簧、16-夹持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绳卷退绕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活动装置,固定装置包括上底盘5、下底盘1和卷轴,卷轴分为上卷轴4和下卷轴2,下卷轴2固定在下底盘1上,上卷轴4通过连接轴3与下卷轴2活动连接,上底盘5固定在上卷轴4上,上底盘5上设有活动装置,活动装置设有供绳索穿过的导缆孔,上底盘5和活动装置间设有棘轮7和棘齿6,棘轮7随活动装置转动而转动,棘齿6固定在上底盘5上。活动装置为转轴8,转轴8上设有水平旋转臂9,水平旋转臂9一端连接转轴8,另一端设有上导缆孔10,中间设有竖直旋转臂11,竖直旋转臂11上设有下导缆孔12,下导缆孔12正对设有夹持板,夹持板分为上夹持板13和下夹持板14,上夹持板13通过弹簧15与下夹持板14连接,上夹持板13和下夹持板14上设有夹持垫片16。夹持垫片16可以为棘齿形,棘齿斜面朝向夹持板内部,也可以为橡胶垫片,目的在于增加上夹持板13和下夹持板14对绳缆的夹持力。工作原理:抽起连接轴3使上卷轴4和下卷轴2分离,将绳卷穿过下卷轴2固定在下底盘1上,然后将上卷轴4用连接轴3固定在下卷轴2上,将绳卷的绳头依次穿过下导缆孔12、上夹持板13与下夹持板14的间隙、以及上导缆孔10。启动转轴8,转轴8带动绳头进行单向旋转从而进行绳卷退绕。通过改变棘齿6和棘轮7的方向可以改变转轴8的转动方向,但因棘齿6和棘轮7的存在,转轴8只能顺应其方向进行单向旋转,无法双向转动。大大减少了绳缆打结的概率。在绳缆的分切工序中,切断绳缆,绳缆在穿过夹持板时,因摩擦力作用促使上夹持板13和下夹持板14闭合夹持住绳缆,避免了绳缆退缩回绳卷引起绳卷塌陷。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绳卷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和活动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底盘、下底盘和卷轴,所述卷轴分为上卷轴和下卷轴,所述下卷轴固定在下底盘上,所述上卷轴通过连接轴与下卷轴活动连接,所述上底盘固定在上卷轴上,所述上底盘上设有活动装置,所述活动装置设有供绳索穿过的导缆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绳卷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和活动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底盘、下底盘和卷轴,所述卷轴分为上卷轴和下卷轴,所述下卷轴固定在下底盘上,所述上卷轴通过连接轴与下卷轴活动连接,所述上底盘固定在上卷轴上,所述上底盘上设有活动装置,所述活动装置设有供绳索穿过的导缆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绳卷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盘和活动装置间设有棘轮和棘齿,所述棘轮随活动装置转动而转动,所述棘齿固定在上底盘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绳卷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装置为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水平旋转臂,所述水平旋转臂一端连接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金聚王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艺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