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加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06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加固面料,包括依次设置的氨纶层、弹性层、棉纱层,弹性层中设置有螺旋状加固条,加固条中设置有空心弹性球和硬质弹性球,空心弹性球和硬质弹性球间隔等距设置,且沿着螺旋状加固条轴向位置设置。设置的加固条,起到对面料各个角度的支撑,加固条选择PET弹性体,与整体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不同弄过的形变能力,起到支撑强化作用,并且空心弹性球和硬质弹性球的设置,可以防止整体面料发生弯曲,在受到弯曲力之后能够在不同回复力的作用下保证整个面料不会发生变形。同时V型槽的设置可以提供氨纶层形变的时候缓冲区域,并且强化柱的设置可以防止氨纶层过多陷入V型槽,并且也避免了因为V型槽的设置导致弹性层过度变形。

A Reinforcement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加固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强化加固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现有技术中一般将氨纶作为最外层,将棉纱作为里层与人体接触,但是本身中材料的弹性不同,不产生扭曲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加固面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化加固面料,包括依次设置的氨纶层、弹性层、棉纱层,所述弹性层中设置有螺旋状加固条,所述加固条中设置有空心弹性球和硬质弹性球,所述空心弹性球和硬质弹性球间隔等距设置,且沿着螺旋状加固条轴向位置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加固条为PET弹性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层为聚氨酯弹性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弹性球为发泡聚丙烯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层与氨纶层结合的一侧设置有V型槽,所述V形槽内设置有强化柱,所述强化柱与加固条的轴向方向垂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强化柱为TPU弹性体制成。在本专利技术中,氨纶层作为最外层,起到与外界接触,氨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适合作为最外层使用。而棉纱层作为内层,与人体接触,棉纱作为天然植物,适合与人体肌肤接触。而弹性层的设置,提供了在变形过程中棉纱和氨纶不同弹性材料形变过程中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在弹性层的选择上选用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较好的弹性,而聚氨酯弹性体适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另外在弹性层中,设置的加固条,可以起到对面料各个角度的支撑作用,在加固条的选择PET弹性体,与整体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不同弄过的形变能力,更加能够起到支撑强化作用,并且空心弹性球和硬质弹性球的设置,可以防止整体面料发生弯曲,在受到弯曲力之后能够在不同回复力的作用下保证整个面料不会发生变形。同时V型槽的设置可以提供氨纶层形变的时候缓冲区域,并且强化柱的设置可以防止氨纶层过多陷入V型槽,并且也避免了因为V型槽的设置导致弹性层过度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氨纶层;2、弹性层;3、棉纱层;4、加固条;5、空心弹性球;6、硬质弹性球;7、V形槽;8、强化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强化加固面料,包括依次设置的氨纶层1、弹性层2、棉纱层3,所述弹性层2中设置有螺旋状加固条4,所述加固条4中设置有空心弹性球5和硬质弹性球6,所述空心弹性球5和硬质弹性球6间隔等距设置,且沿着螺旋状加固条4轴向位置设置。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螺旋加固条4为PET弹性体。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层2为聚氨酯弹性体。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空心弹性球5为发泡聚丙烯球。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层2与氨纶层1结合的一侧设置有V型槽,所述V型槽7V内设置有强化柱8,所述强化柱8与加固条4的轴向方向垂直。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强化柱8为TPU弹性体制成。在本专利技术中,氨纶层1作为最外层,起到与外界接触,氨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适合作为最外层使用。而棉纱层3作为内层,与人体接触,棉纱作为天然植物,适合与人体肌肤接触。而弹性层2的设置,提供了在变形过程中棉纱和氨纶不同弹性材料形变过程中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在弹性层2的选择上选用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较好的弹性,而聚氨酯弹性体适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另外在弹性层2中,设置的螺旋的加固条4,可以起到对面料各个角度的支撑作用,在加固条4的选择PET弹性体,与整体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不同弄过的形变能力,更加能够起到支撑强化作用,并且空心弹性球5和硬质弹性球6的设置,可以防止整体面料发生弯曲,在受到弯曲力之后能够在不同回复力的作用下保证整个面料不会发生变形。同时V型槽的设置可以提供氨纶层1形变的时候缓冲区域,并且强化柱8的设置可以防止氨纶层1过多陷入V型槽,并且也避免了因为V型槽的设置导致弹性层2过度变形。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加固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氨纶层(1)、弹性层(2)、棉纱层(3),所述弹性层(2)中设置有螺旋状加固条(4),所述加固条(4)中设置有空心弹性球(5)和硬质弹性球(6),所述空心弹性球(5)和硬质弹性球(6)间隔等距设置,且沿着螺旋状加固条(4)轴向位置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加固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氨纶层(1)、弹性层(2)、棉纱层(3),所述弹性层(2)中设置有螺旋状加固条(4),所述加固条(4)中设置有空心弹性球(5)和硬质弹性球(6),所述空心弹性球(5)和硬质弹性球(6)间隔等距设置,且沿着螺旋状加固条(4)轴向位置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加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加固条(4)为PET弹性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加固面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起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奥针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