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软管快速定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03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软管快速定型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成型座、第二成型座和弹簧,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成型座通过所述滑槽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成型座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座滑移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成型座通过固定轴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成型座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二成型座上设置有和第二成型槽,且两个成型槽的表面均设置有加热模。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对尼龙软管进行快速弯曲定型,既可保证尼龙软管弯曲部位内管径保持不变,同时又可保证尼龙软管弯曲后的美观性;结构简单,通过先加热后快速冷却的方式对尼龙软管进行永久性快速定型。

A Rapid Setting Device for Small H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软管快速定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尼龙软管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软管快速定型装置。
技术介绍
尼龙软管是一种合成纤维管,具有良好的理化和机械性能,可用于输送空气、水、燃料等,并能够作为静电绝缘体使用。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一些特殊使用场合或安装空间受限的位置,往往需要对尼龙软管进行折弯,现有的折弯方式是人工手持折弯,不仅成型不美观,折弯角度无法保证,且折弯部位的软管内径容易变小,从而导致在输送液体时,液体的流量降低,在作为静电绝缘体使用时,导线无法顺利穿出;还有一些尼龙软管在折弯后容易反弹,导致无法定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小软管快速定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尼龙软管折弯后,成型不美观,且折弯部位内径会变小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保证尼龙软管折弯后成型美观,且可避免折弯部位内径变小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软管快速定型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成型座、第二成型座和弹簧,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成型座通过所述滑槽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成型座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座滑移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成型座通过固定轴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成型座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二成型座上设置有和第二成型槽,且两个成型槽的表面均设置有加热模,所述加热模通过加热线与加热电源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成型槽朝向所述第二成型座;所述底板上垂直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座远离所述第二成型座的一侧,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顶推机构,且所述顶推机构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成型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成型座的一侧设置有水槽,且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采用上述一种小软管快速定型装置,所述弹簧独立于所述底板,且所述弹簧的外径略小于待加工尼龙管的内管径,在加工前,先将所述弹簧贯穿尼龙管,然后将尼龙管放置在所述第一成型座和所述第二成型座之间,并保证尼龙管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槽和所述第二成型槽相对应,所述顶推机构将所述第一成型座向所述第二成型座顶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成型槽对尼龙管进行顶压,并使其紧贴在所述第二成型槽上,由于尼龙管内部有所述弹簧进行支撑,从而在尼龙管折弯时,能够保证折弯部位管子内径基本保持不变,同时使管子折弯后表面光滑,同时两个成型槽内的所述加热模在尼龙管折弯过程中对管子进行加热,使管子快速成型,成型后的尼龙管,在所述第一成型座复位后,被快速放入所述水槽内进行冷却,从而对其弯曲后的形状进行定型,使其保持该弯曲弧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成型座上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第一成型槽为设置在该弧形缺口上的弧形槽。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成型座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成型槽为设置在该圆柱形外圆面上的环形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模为黄铜片,且镶嵌在所述第一成型槽和所述第二成型槽内。作为优选,所述顶推机构为气缸。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对尼龙软管进行快速弯曲定型,既可保证尼龙软管弯曲部位内管径保持不变,同时又可保证尼龙软管弯曲后的美观性;2、结构简单,通过先加热后快速冷却的方式对尼龙软管进行永久性快速定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成型座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成型座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顶推机构;2、固定板;3、底板;301、滑槽;4、第一成型座;401、第一成型槽;5、弹簧;6、第二成型座;601、固定轴;602、第二成型槽;7、连接架;8、水槽;9、加热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软管快速定型装置,包括底板3、第一成型座4、第二成型座6和弹簧5,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滑槽301,所述第一成型座4通过所述滑槽301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第二成型座6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座4滑移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成型座6通过固定轴601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第一成型座4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401,所述第二成型座6上设置有和第二成型槽602,且两个成型槽的表面均设置有加热模9,所述加热模9通过加热线与加热电源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成型槽401朝向所述第二成型座6;所述底板3上垂直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且所述固定板2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座4远离所述第二成型座6的一侧,所述固定板2上安装有顶推机构1,且所述顶推机构1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第一成型座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成型座6的一侧设置有水槽8,且所述水槽8底部设置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一端与所述底板3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成型座4上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第一成型槽401为设置在该弧形缺口上的弧形槽,如此设置,便于使尼龙软管在折弯时朝向第一成型座4的一侧卡在第一成型槽401,从而对尼龙软管进行竖直方向位置限定,同时避免尼龙软管在折弯时管壁被压扁。所述第二成型座6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成型槽602为设置在该圆柱形外圆面上的环形凹槽,如此设置,便于使尼龙软管朝向第二成型座6的一侧在折弯时嵌入第二成型槽602内,并沿第二成型槽602的弯曲方向折弯,同时第二成型槽602能偶避免尼龙软在折弯时管壁被压扁。所述加热模9为黄铜片,且镶嵌在所述第一成型槽401和所述第二成型槽602内,如此设置,便于提高加热模9的导热效率,同时在折弯加热时,仅使第一成型槽401和第二成型槽602部位被加热,避免整个成型座温度过高。所述顶推机构1为气缸,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气缸推动第一成型座4沿滑槽301滑移,从而对尼龙软管进行折弯。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弹簧5独立于所述底板3,且所述弹簧5的外径略小于待加工尼龙管的内管径,在加工前,先将所述弹簧5贯穿尼龙管,然后将尼龙管放置在所述第一成型座4和所述第二成型座6之间,并保证尼龙管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槽401和所述第二成型槽602相对应,所述顶推机构1将所述第一成型座4向所述第二成型座6顶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成型槽401对尼龙管进行顶压,并使其紧贴在所述第二成型槽602上,由于尼龙管内部有所述弹簧5进行支撑,从而在尼龙管折弯时,能够保证折弯部位管子内径基本保持不变,同时使管子折弯后表面光滑,同时两个成型槽内的所述加热模9在尼龙管折弯过程中对管子进行加热,使管子快速成型,成型后的尼龙管,在所述第一成型座4复位后,被快速放入所述水槽8内进行冷却,从而对其弯曲后的形状进行定型,使其保持该弯曲弧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软管快速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第一成型座(4)、第二成型座(6)和弹簧(5),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滑槽(301),所述第一成型座(4)通过所述滑槽(301)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第二成型座(6)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座(4)滑移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成型座(6)通过固定轴(601)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第一成型座(4)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401),所述第二成型座(6)上设置有和第二成型槽(602),且两个成型槽的表面均设置有加热模(9),所述加热模(9)通过加热线与加热电源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成型槽(401)朝向所述第二成型座(6);所述底板(3)上垂直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且所述固定板(2)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座(4)远离所述第二成型座(6)的一侧,所述固定板(2)上安装有顶推机构(1),且所述顶推机构(1)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第一成型座(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成型座(6)的一侧设置有水槽(8),且所述水槽(8)底部设置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一端与所述底板(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软管快速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第一成型座(4)、第二成型座(6)和弹簧(5),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滑槽(301),所述第一成型座(4)通过所述滑槽(301)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第二成型座(6)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座(4)滑移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成型座(6)通过固定轴(601)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第一成型座(4)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401),所述第二成型座(6)上设置有和第二成型槽(602),且两个成型槽的表面均设置有加热模(9),所述加热模(9)通过加热线与加热电源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成型槽(401)朝向所述第二成型座(6);所述底板(3)上垂直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且所述固定板(2)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座(4)远离所述第二成型座(6)的一侧,所述固定板(2)上安装有顶推机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辉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江大汽车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