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撑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86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撑定位工装,涉及机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有竖向贯穿的倒锥形定位块中心孔,所述定位块的上端外侧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定位凸台;压块,所述压块的中部设有压块中心孔,所述压块的外形与所述定位块中心孔相适配,所述压块的上端设有径向凸出的限位部;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拉杆,所述拉杆竖向穿过所述压块中心孔和所述定位块中心孔,所述拉杆上端设有压帽,所述压块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压帽的外径;位于所述压块与所述压帽之间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尺寸介于所述压帽的外径与所述拉杆的外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装夹到位。

Internal brace positioning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撑定位工装
本技术涉及机加工辅助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定位环形产品的内撑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行业,有许多产品因外形结构及加工工艺的原因,无法通过常规的外侧固定工装来定位产品,只能借用产品内腔通过内撑工装来达到精定位的目的,在定位的过程中,内撑工装定位方式因需要在Z向(竖直方向)上取放产品,因此Z向定位精度一直需要作业人员放物料时来保证,内撑工装本身无法判断是否装夹到位,导致产品定位不准确,加工出的产品尺寸良率较低,物料浪费严重,且有时因作业人员的疏忽,装夹偏差较大,会造成产品尺寸不良甚至撞机的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撑定位工装,此内撑定位工装能够保证产品装夹到位,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尺寸的良率,减少了物料的浪费,杜绝了撞机事情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撑定位工装,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有竖向贯穿的倒锥形定位块中心孔,所述定位块的上端外侧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定位凸台;压块,所述压块的中部设有压块中心孔,所述压块的外形与所述定位块中心孔相适配,所述压块的上端设有径向凸出的限位部;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拉杆,所述拉杆竖向穿过所述压块中心孔和所述定位块中心孔,所述拉杆上端设有径向凸出的压帽,所述压块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压帽的外径;位于所述压块与所述压帽之间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尺寸介于所述压帽的外径与所述拉杆的外径之间。其中,所述定位块为两端粗中间细的细腰结构,所述细腰的下方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固定部,所述细腰的上方为用于固定所述产品的内撑部,位于所述内撑部位置的所述定位块中心孔为倒锥形结构。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下侧,所述拉杆穿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部件连接。其中,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所述拉杆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动力装置的活塞杆连接。其中,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垫块,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垫块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其中,位于所述定位块两侧的所述安装板上各设有一用于防止所述产品转动的限位块,两所述限位块平行设置。其中,所述安装板下侧的边缘部位竖向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固定有与所述安装板平行的底板,所述动力装置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其中,所述豁口为口宽与所述拉杆的外径相适配的U形口。其中,所述拉杆为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栓帽为所述压帽。其中,所述限位部的下侧设有软胶层。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内撑定位工装包括:定位块,定位块的中部设有竖向贯穿的定位块中心孔,定位块的上端外侧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定位凸台;压块,压块的中部设有压块中心孔,压块的外形与定位块中心孔相适配,压块的上端设有径向凸出的限位部;拉杆,拉杆竖向穿过压块中心孔和定位块中心孔,拉杆上端设有径向凸出的压帽,压块中心孔的孔径大于压帽的外径;位于压块与压帽之间的盖板,盖板上设有豁口,豁口的尺寸介于压帽的外径与拉杆的外径之间。在进行产品定位时,将产品旋转到定位凸台上,然后将压块套在拉杆上并位于定位块中心孔内,限位部搭在产品内边的上方,再将盖板插在位于压块上方的拉杆上,动力装置动作使得拉杆向下移动,对盖板和压块形成下压力,随着压块的下移定位块向外扩,对产品形成水平方向的定位,同时压块的限位部在竖直方向(Z向)对产品形成定位,保证产品能够装夹到位。在产品加工完成后,动力装置将拉杆上移,取下盖板,将产品和压块一同从拉杆上取下即可。本技术内撑定位工装在不影响产品竖直方向取放的同时,保证了产品加工尺寸的精度,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尺寸的良率,减少了物料的浪费,杜绝了撞机事件的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内撑定位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品难以装夹到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内撑定位工装能够保证产品装夹到位,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尺寸的良率,减少了物料的浪费,杜绝了撞机事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撑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撑定位工装的竖向剖视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中:10、底板,12、支撑板,14、安装板,20、动力装置,22、垫块,30、定位块,32、固定部,34、内撑部,340、定位凸台,40、限位块,50、压块,52、限位部,60、盖板,62、豁口,70、拉杆,700、压帽,72、连接杆,80、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内撑定位工装,包括安装板14,安装板14上方固定有定位块30,定位块30的中部设有竖向贯穿的倒锥形定位块中心孔,定位块30的上端外侧设有用于放置产品80的定位凸台340,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凸台340由定位块30的上端面外侧向下去料形成的直角凹陷形成。还包括压块50,压块50的中部设有压块中心孔,压块50的外形与定位块中心孔相适配,即本实施方式中压块50的外形也为倒锥形,保证了压块50向下塞入定位块中心孔时能够将定位块30撑起,从而完成对产品80在水平方向的定位。压块50的上端设有径向凸出的限位部52,即压块50的上端设有向外伸出的边沿,限位部52能够搭在产品80的内边上,在装夹产品80时,能够在竖向上对产品80实现限位,保证产品80的下表面与定位凸台340完成贴合,保证了产品80定位的准确性。本实施方式优选限位部52的下侧设有软胶层,即限位部52与产品80相接触的部位为可变形的软胶结构,有利于保证产品80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精度。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技术内撑定位工装还包括由动力装置20驱动可上下移动的拉杆70,拉杆70竖向穿过压块中心孔和定位块中心孔,拉杆70的上端设有径向凸出的压帽700,压块中心孔的孔径大于压帽700的外径。在压块50与压帽700之间设有一盖板60,盖板60的一侧设有豁口62,豁口62的尺寸介于压帽700的外径与拉杆70的外径之间。本实施方式优选豁口62为口宽与拉杆70的外径相适配的U形口,即保证盖板60能够插在拉杆70上,拉杆70又不会在豁口62内晃动。本实施方式进一步的优选当盖板60插接在拉杆70上时,拉杆70的轴心与盖板60的轴心重合,能够保证拉杆70向下移动时,可将下压力均匀的作用在压块50上,使得50在向下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置,保证了定位块30对产品80的有效定位。本实施方式优选拉杆70为螺栓,螺栓的螺栓帽为压帽700。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定位块30为两端粗中间细的细腰结构,其位于细腰下方的部位为固定部32,用于固定在安装板14上,其位于细腰上方的部位为内撑部34,用于固定产品80。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位于内撑部34部位的定位块中心孔为倒锥形结构,位于细腰及固定部32部位的定位块中心孔均为直孔。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32的下端为外径略小的凸出结构,安装板14上对应凸出结构的位置设有下凹的凹槽,凸出结构固定在凹槽内,此种将定位块30的部分嵌入到安装板14内的固定方式可使得定位块30固定得更牢固。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动力装置20安装在安装板14的下侧,拉杆70穿过安装板14与动力装置20的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撑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有竖向贯穿的倒锥形定位块中心孔,所述定位块的上端外侧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定位凸台;压块,所述压块的中部设有压块中心孔,所述压块的外形与所述定位块中心孔相适配,所述压块的上端设有径向凸出的限位部;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拉杆,所述拉杆竖向穿过所述压块中心孔和所述定位块中心孔,所述拉杆上端设有径向凸出的压帽,所述压块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压帽的外径;位于所述压块与所述压帽之间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尺寸介于所述压帽的外径与所述拉杆的外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内撑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有竖向贯穿的倒锥形定位块中心孔,所述定位块的上端外侧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定位凸台;压块,所述压块的中部设有压块中心孔,所述压块的外形与所述定位块中心孔相适配,所述压块的上端设有径向凸出的限位部;由动力装置驱动的拉杆,所述拉杆竖向穿过所述压块中心孔和所述定位块中心孔,所述拉杆上端设有径向凸出的压帽,所述压块中心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压帽的外径;位于所述压块与所述压帽之间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尺寸介于所述压帽的外径与所述拉杆的外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为两端粗中间细的细腰结构,所述细腰的下方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固定部,所述细腰的上方为用于固定所述产品的内撑部,位于所述内撑部位置的所述定位块中心孔为倒锥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下侧,所述拉杆穿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青青张洪亮唐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