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及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82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及制冷装置,该电磁阀,包括:阀芯、围绕阀芯的线圈,与线圈电连接的连接引线,以及壳体;壳体用于容置阀芯,线圈,以及部分连接引线;壳体在对应于连接引线的位置处具有第一通孔,连接引线通过第一通孔引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采用连接引线与线圈电连接,该连接引线可以通过壳体上的第一通孔引出,连接引线更方便安装,无需预留安装空间,因而不需要在壳体内形成用于防护连接引线的空腔,从而避免出现腔体共振而发出噪声,从根源上解决了电磁阀空腔共振产生噪音的问题,另外,还可以减小电磁阀的高度,使电磁阀占用的空间更小。

A Solenoid Valve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及制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指一种电磁阀及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对冰箱精细化储藏的需求,具有多制冷系统的冰箱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电磁阀作为冰箱中各制冷系统切换的开关,被行业内广泛使用。通过电磁阀的切换可以单独控制冷藏制冷、变温制冷、冷冻制冷或各间室的组合制冷,然而电磁阀切换会产生振动噪音,因此,电磁阀成为冰箱的主要噪音源,给冰箱的使用者带来较差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及制冷装置,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磁阀切换会产生振动噪音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包括:阀芯、围绕所述阀芯的线圈,与所述线圈电连接的连接引线,以及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容置所述阀芯,所述线圈,以及部分所述连接引线;所述壳体在对应于所述连接引线的位置处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引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引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磁阀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上壳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磁阀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扣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磁阀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包括:用于封装部分所述连接引线的第一封装部,以及用于封装所述线圈的第二封装部;所述第一封装部在对应于所述连接引线的位置处具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引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引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磁阀中,所述上壳体,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封装部的第一容置槽,以及用于容置部分所述第二封装部的第二容置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磁阀中,所述下壳体,包括:用于容置其余部分的所述第二封装部的第三容置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磁阀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封装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减振结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磁阀中,所述减振结构,包括:第一减振部,以及第二减振部;所述第一减振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减振部位于所述第三容置槽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磁阀中,所述减振结构为隔振胶垫。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上述电磁阀。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及制冷装置,该电磁阀,包括:阀芯、围绕阀芯的线圈,与线圈电连接的连接引线,以及壳体;壳体用于容置阀芯,线圈,以及部分连接引线;壳体在对应于连接引线的位置处具有第一通孔,连接引线通过第一通孔引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采用连接引线与线圈电连接,该连接引线可以通过壳体上的第一通孔引出,连接引线更方便安装,无需预留安装空间,因而不需要在壳体内形成用于防护连接引线的空腔,从而避免出现腔体共振而发出噪声,从根源上解决了电磁阀空腔共振产生噪音的问题,从而使安装有该电磁阀的制冷装置的噪声很小,达到近似静音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减小电磁阀的高度,使电磁阀占用的空间更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磁阀的各部分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a至图7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包括:电磁阀下壳体101,线圈102,阀芯103,电磁阀中盖104,插片端子105,以及电磁阀上端盖106等,其中,阀芯103和线圈102安装在电磁阀下壳体101中,并通过电磁阀中盖104进行固定,插片端子105的插片端与电磁阀供电线连接,为电磁阀提供驱动电压,插片端子105的另一端与线圈102连接,为了防护(防触电保护)插片端子105,通过电磁阀上端盖106进行封闭,而插片端子105的安装需要预留比较大的空间,从而使电磁阀上盖106与电磁阀中盖104之间形成了比较大的空腔。在电磁阀工作过程中,阀芯103在切换或复位时会产生振动,阀芯103产生的振动通过线圈102、电磁阀下壳体101传递到箱体上,同时,也会经电磁阀中盖104的传递,使电磁阀上端盖106与插片端子105之间的空腔产生共振,导致电磁阀向外辐射噪音,从而形成类似“青蛙叫”、“动物叫”的噪音。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振方式,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电磁阀空腔共振产生噪音的问题。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磁阀切换会产生振动噪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及制冷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及制冷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中各结构的大小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电磁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阀芯21、围绕阀芯21的线圈22,与线圈22电连接的连接引线23,以及壳体24;壳体24用于容置阀芯21,线圈22,以及部分连接引线23;壳体24在对应于连接引线23的位置处具有第一通孔L1,连接引线23通过第一通孔L1引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采用连接引线与线圈电连接,该连接引线可以通过壳体上的第一通孔引出,连接引线更方便安装,无需预留安装空间,因而不需要在壳体内形成用于防护连接引线的空腔,从而避免出现腔体共振而发出噪声,从根源上解决了电磁阀空腔共振产生噪音的问题,从而使安装有该电磁阀的制冷装置的噪声很小,达到近似静音的效果。另外,减小了电磁阀的高度,使电磁阀占用的空间更小。如图2所示,线圈22围绕阀芯21,当线圈22通电时或产生磁场,从而控制阀芯21移动,以控制通过电磁阀的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方向。如图3所示,连接引线23通过壳体24上的第一通孔L1引出,在具体实施时,连接引线23可以为两条,每一条连接引线23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通孔L1引出。连接引线23的一端与线圈22电连接,另一端通过壳体24上的第一通孔L1引出后,在电磁阀的外部与供电线的端子连接,从而为电磁阀提供驱动电压,由于无需在电磁阀内部插接端子,因而不需要留出相应的空间,从而避免出现空腔,不会出现腔体共鸣发声,使电磁阀在切换或复位过程中的噪声较小,另外,也使端子连接过程更加方便,降低电磁阀的体积,节约成本。上述壳体24用于容置阀芯21,线圈22,以及连接引线23位于电磁阀内部的部分,并且壳体24能够对阀芯21、线圈22和连接引线23起到固定作用,防止电磁阀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振动。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磁阀中,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磁阀的各部分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24,包括:上壳体241,以及与上壳体241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242;第一通孔L1贯穿上壳体241,如图3所示,第一通孔L1可以为长方形状通孔,有利于连接引线23从第一通孔L1穿过,便于安装。此外,第一通孔L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方形、椭圆形、圆形等,此处不做限定。由于连接引线23的一部分在壳体24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围绕所述阀芯的线圈,与所述线圈电连接的连接引线,以及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容置所述阀芯,所述线圈,以及部分所述连接引线;所述壳体在对应于所述连接引线的位置处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引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围绕所述阀芯的线圈,与所述线圈电连接的连接引线,以及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容置所述阀芯,所述线圈,以及部分所述连接引线;所述壳体在对应于所述连接引线的位置处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引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引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上壳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扣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包括:用于封装部分所述连接引线的第一封装部,以及用于封装所述线圈的第二封装部;所述第一封装部在对应于所述连接引线的位置处具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鹏潘毅广丁龙辉孙敬龙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