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处理钢在浇注过程中防止絮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662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土处理钢在浇注过程中防止絮钢的方法,适用于稀土处理钢稳定连续浇注生产,通过KR脱硫对铁水进行预处理,控制好铁水硫含量、铁水温度及铁水带渣量,为转炉炼钢创造条件;BOF转炉控制好拉碳[C]、[O]及温度,保证转炉一次拉碳成功,出钢过程中进行渣洗操作,促进钢水中夹杂物的上浮;LF精炼控制好快速造白渣及保持时间、过程钢水搅拌情况、钙处理及软吹控制、出站[S]、[O]含量;RH真空精炼控制好钢水环流量、稀土处理时机、纯脱气时间、钢水温度及过钢时序;铸机工序控制好保护浇注、液位控制、拉速与过热度匹配制度等工序控制点后实现了稀土处理钢的稳定连续浇注。

A Method of Preventing Flocculation of Rare Earth Treated Steel in Cast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处理钢在浇注过程中防止絮钢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尤其是涉及一种稀土处理钢在浇注过程中防止絮钢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各钢厂均缺乏稳定的稀土元素加入工艺;(2)钢液[RE]原子与耐火材料(钢包壁/中间包壁/浸入式水口)界面反应,生成高密度、固态的RE2O3颗粒,沉积于浸入式水口壁上,造成连铸结瘤事故。导致稀土处理钢无法实现连浇,缺乏稀土处理钢的连续稳定生产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稀土处理钢在浇注过程中防止絮钢的方法,解决稀土处理钢浇注中絮钢停浇的问题,实现稀土处理钢的稳定连续浇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稀土处理钢在浇注过程中防止絮钢的方法,包括:KR脱硫工序:要求KR进行铁水处理后:铁水中[S]≤0.005%、铁水温度≮1280℃、铁水裸露面积≥95%;BOF转炉工序:转炉采用单渣留渣操作,拉碳时要求[C]≥0.07%、[P]≤0.01%、[S]≤0.01%,并要求转炉拉碳一次命中,出钢过程中出钢口不散流且出钢时间≮5分钟,出钢过程中进行渣洗操作,保证夹杂物充分聚集、上浮,提升钢水纯净度,钢水终点温度执行现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处理钢在浇注过程中防止絮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KR脱硫工序:要求KR进行铁水处理后:铁水中[S]≤0.005%、铁水温度≮1280℃、铁水裸露面积≥95%;BOF转炉工序:转炉采用单渣留渣操作,拉碳时要求[C]≥0.07%、[P]≤0.01%、[S]≤0.01%,并要求转炉拉碳一次命中,出钢过程中出钢口不散流且出钢时间≮5分钟,出钢过程中进行渣洗操作,保证夹杂物充分聚集、上浮,提升钢水纯净度,钢水终点温度执行现行操作标准;LF精炼工序:要求精炼造白渣,成渣的速度快且保持时间≥15分钟;化渣时,钢液裸露区直径不超过钢包直径的1/3;钢水的脱氧合金化要求在精炼必须完成,精炼需将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处理钢在浇注过程中防止絮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KR脱硫工序:要求KR进行铁水处理后:铁水中[S]≤0.005%、铁水温度≮1280℃、铁水裸露面积≥95%;BOF转炉工序:转炉采用单渣留渣操作,拉碳时要求[C]≥0.07%、[P]≤0.01%、[S]≤0.01%,并要求转炉拉碳一次命中,出钢过程中出钢口不散流且出钢时间≮5分钟,出钢过程中进行渣洗操作,保证夹杂物充分聚集、上浮,提升钢水纯净度,钢水终点温度执行现行操作标准;LF精炼工序:要求精炼造白渣,成渣的速度快且保持时间≥15分钟;化渣时,钢液裸露区直径不超过钢包直径的1/3;钢水的脱氧合金化要求在精炼必须完成,精炼需将钢水的成分提前配加至目标范围内;常规精炼任务后,再进行Ca处理,软吹时渣面应保持轻微波动的状态,出站时要求总[O]含量为≯20ppm,[S]含量为≯50ppm;RH精炼工序:真空精炼要求抽气≯4分钟最小真空度达到266Pa以下且真空处理过程中真空度不波动反弹,真空处理过程中调节环流氩气流量,保证钢水充分的循环,达到钢水中[H]≤1.5ppm、[O]≤20ppm、[N]≤50ppm,各类夹杂物不高于1.0级,完全满足纯净钢的要求;精炼后期通过真空料斗加入稀土合金,加稀土后环流5分钟后复压,并软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斌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