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溶藻、降解藻毒素及除氮磷作用的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蓝藻水华、藻毒素污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溶藻、降解藻毒素及除氮磷作用的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工农业废水的不当排放以及水产养业的污染,水体氮磷元素含量过高,富营养化加剧,导致蓝藻类藻水华、赤潮不断发生。微囊藻毒素是由蓝藻产生的一类单环七肽肝毒素,它对人体及动物肝、肠、脑、肾、肺和心脏等不同的器官具有极大的危害,微囊藻毒素的污染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公共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藻毒素具有环状结构,化学性质稳定,传统的水治理工艺很难将其从水体中有效的去除。目前,控制蓝藻爆发的方法主要有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法。一些物理和化学方法如光催化、电解、过氧化氢、硫酸铜臭氧等可有效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但这些方法存在可能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生物法具有较安全有效、对环境危害更小、有利于生态修复等特点,目前是众多研究者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相关文献报道细菌类的红球菌、芽孢杆菌、交替单胞菌等具有溶藻功能,鞘氨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藻毒素降解活性,一些好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溶藻、降解藻毒素及除氮磷作用的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为核心,在所述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的表面自组装包覆壳聚糖‑海藻酸钙聚合物;所述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是以活性炭纤维为固定化载体,负载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后得到的复合材料;所述壳聚糖‑海藻酸钙聚合物是以壳聚糖与海藻酸钙相互键合交联后形成的多孔聚合物溶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溶藻、降解藻毒素及除氮磷作用的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为核心,在所述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的表面自组装包覆壳聚糖-海藻酸钙聚合物;所述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是以活性炭纤维为固定化载体,负载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后得到的复合材料;所述壳聚糖-海藻酸钙聚合物是以壳聚糖与海藻酸钙相互键合交联后形成的多孔聚合物溶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中活性炭纤维与不动杆菌的质量比为1︰(0.1-3),所述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与壳聚糖-海藻酸钙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0.5-3),所述壳聚糖-海藻酸钙聚合物中壳聚糖与海藻酸钙的质量比为(1-3)︰1。3.一种具有溶藻、降解藻毒素及除氮磷作用的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经驯化培养后的不动杆菌菌液,离心弃上清,用生理盐水重悬菌细胞,将重悬菌液滴加到活性炭纤维中,静置后得到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2)将所述步骤(1)后得到的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浸泡到海藻酸钠溶液中,然后将包覆有海藻酸钠的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取出后浸泡于壳聚糖-氯化钙乙酸溶液中,静置,使活性炭纤维-不动杆菌复合材料表面形成壳聚糖-海藻酸钙聚合物,用生理盐水洗涤后,即得到所述的生物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不动杆菌的驯化培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配制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加入藻毒素水溶液,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不动杆菌,于摇床中进行驯化培养;然后,取驯化培养后得到的菌液,离心弃上清后,接种于新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上,于摇床中进行增殖培养,即得到驯化培养后的不动杆菌菌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成分为:蛋白胨10g/L,牛肉膏5g/L,NaCl10g/L,余量为水;所述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pH=7.2;所述藻毒素水溶液中藻毒素的浓度为0.5-2μg/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萍,何兴候,杨飞,任国峰,伍翩,陈翠梅,开天瀚,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