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塑成型用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6559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塑成型用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技术领域。使用自制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含钛催化剂,制备了至少包含乙烯单元和1‑己烯共聚单元的聚乙烯组合物。催化体系产生了多种活性中心,使聚烯烃分子量分布变宽,增强了1‑己烯与乙烯的共聚能力。使用的原料单体线性结构较好,组合物为均相体系,提高了聚乙烯组合物的刚性同时保证了强度、冲击性能。所生产的滚塑制品,内外表面光滑,塑化良好,易于脱模。制备方法所用原料易得,过程操作简便,适合于规模化生产,聚乙烯组合物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具、工业容器、储罐、船体、垃圾桶、检查井、装置外壳、玩具等领域。

A polyethylene composition for rotational mould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塑成型用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滚塑成型用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组合物主要用于采用滚塑加工方式生产各种高刚性、耐形变制品,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

技术介绍
聚合物制品性能的优劣除受加工成型工艺条件的限制外,还受材料本身分子结构的影响,聚合物及组合物制品中微观结构也影响制品的性能。滚塑成型工艺过程是将定量的聚合物组合物装入模具,对模具加热同时模具绕互相垂直的两个轴向旋转,从而使组合物脂熔融涂布于模腔表面,经冷却脱模得到制品。滚塑成型中,模具的转速较低的。在低转速下,塑料原料受重力的作用始终保持在型腔的底部。随着热模的转动,塑料原料不断流动。当模具加热到一定程度时,塑料原料开始粘附到模腔的内表面上。已粘附到模腔上的塑料原料薄层得到进一步加热,熔合在一起形成所需的形状。现有技术的滚塑成型大多以中密度线性聚乙烯(LLDPE)为原料,LLDPE的弯曲模量(压塑试样)一般为600~700MPa,拉伸屈服应力(压塑试样)一般为15~18MPa,落锤冲击强度(压塑1mm试样)一般为4J左右。对于机械外壳等制品来讲,较低的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塑成型用聚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乙烯单元和1‑己烯共聚单元;所述的滚塑成型用聚乙烯组合物中,所述的乙烯单元的体积比≥99%,所述的1‑己烯共聚单元的体积比≤1%;所述的滚塑成型用的聚乙烯组合物的MFR2.16kg为2~3g/10min,密度为0.950~0.955g/cm3,重均分子量为10~15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所测零切黏度190℃下为2500~4000Pa·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塑成型用聚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乙烯单元和1-己烯共聚单元;所述的滚塑成型用聚乙烯组合物中,所述的乙烯单元的体积比≥99%,所述的1-己烯共聚单元的体积比≤1%;所述的滚塑成型用的聚乙烯组合物的MFR2.16kg为2~3g/10min,密度为0.950~0.955g/cm3,重均分子量为10~15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所测零切黏度190℃下为2500~4000Pa·S。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塑成型用聚乙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载体硅胶活化,载体硅胶的比表面积200m2/g以上,载体硅胶的活化温度为600~750℃,温度控制在±10℃,活化时间7~10h,得到载体活化硅胶粉末;B、向步骤A制备的粉末中加入预混的正己烷、烷基铝进行处理,处理温度80~85℃,处理4~5h,干燥成粉末;C、向B制备的粉末中加入预混的四氢呋喃、氯化镁、四氯化钛,处理温度为70~80℃,搅拌30min;D、向上述体系中加入预混的正己烷、二氯一乙基铝、三正己基铝,70~80℃搅拌30min,干燥,得到TiCl4/XROH/MgCl2/Et3Al含钛催化剂;E、利用上述步骤制备的含钛催化剂,将乙烯单体与共聚单体聚合制备乙烯/1-己烯共聚物,所用的共聚单体为1-己烯;将乙烯/1-己烯共聚物、抗氧剂和复合抗紫外线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成张超张广明徐素兰胡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