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47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解决了现有排空管回收有机气体只依靠排空管冷凝回收、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气管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有防尘罩,进气管内设有排空管I,排空管I的下部通过隔水板与进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排空管I、隔水板与进气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冷凝液滞留区;冷凝液滞留区的下部连通有冷凝管I,冷凝管I上设有阀门I,冷凝管I另一端与冷凝液体收集罐的入口连接;进气管上设有气体水冷凝装置;排空管I上方设有过滤网;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排空管II连通;排空管II的另一端与板式换热器的进气口连通;板式换热器上还设有排气口、冷水入口、冷水出口和冷凝液体溢流口,冷凝液体溢流口通过冷凝管II与冷凝管I连通。

A Gas Condensation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维生素C钠和D-核糖生产中,其结晶过程均采用溶析结晶的方法,由于溶析溶剂分别为甲醇、乙醇,二者均为易挥发有机溶剂,且结晶温度较高,结晶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有机气体通过排空排出,一方面浪费原料,另一方面大量有机气体逸出会带来严重的环保问题,目前,有机气体回收只依靠排空管冷凝回收,效果不佳,且排空管出口为敞口状态,容易进入异物,影响结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现有排空管回收有机气体只依靠排空管冷凝回收、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有防尘罩,进气管内设有上下通透的排空管I,排空管I的下部通过隔水板与进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排空管I、隔水板与进气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冷凝液滞留区;冷凝液滞留区的下部连通有冷凝管I,冷凝管I上设有阀门I,冷凝管I的另一端与冷凝液体收集罐的入口连接;进气管上设有气体水冷凝装置;排空管I的上方设有过滤网;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排空管II连通;排空管II的另一端与板式换热器的进气口连通;板式换热器上还设有排气口、冷水入口、冷水出口和冷凝液体溢流口,冷凝液体溢流口通过冷凝管II与冷凝管I连通。所述冷水入口和冷水出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介质流通层连通;进气口、排气口和冷凝液体溢流口与板式换热器的气体流通层连通。所述排气口和冷凝液体溢流口位于板式换热器的下部,且排气口位于冷凝液体溢流口的上方。所述气体水冷凝装置包括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回水管,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回水管之间连通的一部分设在进气管内,冷水进水管的一端与冷水循环箱内的水泵连通;冷水回水管的一端与冷水循环箱连通。所述位于进气管内的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回水管之间连通的一部分设为盘管状。所述进气管内设有两个过滤网,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回水管之间连通的一部分位于两个过滤网之间。所述冷凝管II上通过支管连通有缓冲罐II,支管上设有阀门II。本技术的优点:本使用新型,采用气体水冷凝装置可以快速冷却有机溶剂蒸汽,在溶析结晶中减少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损耗,降低成本;凝结后的冷凝液会落入冷凝液滞留区,不会回到结晶罐中;防尘罩安放在结晶罐的排气口上,防止异物通过排空口进入罐体内部,具有防尘作用,降低污染;不能充分冷凝的有机气体经过板式换热器降温,二次冷凝,最大限度的回收,不凝气体则从排气口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示意图。图中,1、防尘罩,2、软管,3、进气管,301、隔水板,4、排空管I,5、过滤网,6、冷水进水管,7、冷水回水管,8、冷水循环箱,9、水泵,10、冷凝管I,11、排空管II,12、板式换热器,13、进气口,14、排气口,15、冷水入口,16、冷水出口,17、冷凝液体溢流口,18、冷凝管II,19、阀门I,20、冷凝液体收集罐,21、阀门II,22、缓冲罐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进气管3,进气管3的一端通过软管2连接有罩体1,进气管3内设有上下通透的排空管I4,排空管I4的下部通过隔水板301与进气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排空管I4、隔水板301与进气管3的内壁之间形成冷凝液滞留区;冷凝液滞留区的下部连通有冷凝管I10,冷凝管I10上设有阀门I19,冷凝管I10的另一端与冷凝液体收集罐20的入口连接;进气管3上设有气体水冷凝装置;气体水冷凝装置包括冷水进水管6和冷水回水管7,冷水进水管6和冷水回水管7之间连通的一部分设在进气管3内,进气管3内设有两个过滤网5,冷水进水管6和冷水回水管7之间连通的一部分位于两个过滤网5之间。冷水进水管6的一端与冷水循环箱8内的水泵7连通;冷水回水管7的一端与冷水循环箱8连通。排空管I4的上方设有过滤网5;进气管3的另一端与排空管II11连通;排空管II11的另一端与板式换热器12的进气口13连通;板式换热器12上还设有排气口14、冷水入口15、冷水出口16和冷凝液体溢流口17,冷水入口15和冷水出口16与板式换热器12的介质流通层连通;进气口13、排气口14和冷凝液体溢流口17与板式换热器12的气体流通层连通。排气口14和冷凝液体溢流口17位于板式换热器12的下部,且排气口14位于冷凝液体溢流口17的上方。冷凝液体溢流口17通过冷凝管II18与冷凝管I10连通。冷凝管II18上通过支管连通有缓冲罐II22,支管上设有阀门II21。实施例2: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为了增强一次换热效果,进气管3内设有两个过滤网5,冷水进水管6和冷水回水管7之间连通的一部分位于两个过滤网5之间。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3),进气管(3)的一端通过软管(2)连接有防尘罩(1),进气管(3)内设有上下通透的排空管I(4),排空管I(4)的下部通过隔水板(301)与进气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排空管I(4)、隔水板(301)与进气管(3)的内壁之间形成冷凝液滞留区;冷凝液滞留区的下部连通有冷凝管I(10),冷凝管I(10)上设有阀门I(19),冷凝管I(10)的另一端与冷凝液体收集罐(20)的入口连接;进气管(3)上设有气体水冷凝装置;排空管I(4)的上方设有过滤网(5);进气管(3)的另一端与排空管II(11)连通;排空管II(11)的另一端与板式换热器(12)的进气口(13)连通;板式换热器(12)上还设有排气口(14)、冷水入口(15)、冷水出口(16)和冷凝液体溢流口(17),冷凝液体溢流口(17)通过冷凝管II(18)与冷凝管I(1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3),进气管(3)的一端通过软管(2)连接有防尘罩(1),进气管(3)内设有上下通透的排空管I(4),排空管I(4)的下部通过隔水板(301)与进气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排空管I(4)、隔水板(301)与进气管(3)的内壁之间形成冷凝液滞留区;冷凝液滞留区的下部连通有冷凝管I(10),冷凝管I(10)上设有阀门I(19),冷凝管I(10)的另一端与冷凝液体收集罐(20)的入口连接;进气管(3)上设有气体水冷凝装置;排空管I(4)的上方设有过滤网(5);进气管(3)的另一端与排空管II(11)连通;排空管II(11)的另一端与板式换热器(12)的进气口(13)连通;板式换热器(12)上还设有排气口(14)、冷水入口(15)、冷水出口(16)和冷凝液体溢流口(17),冷凝液体溢流口(17)通过冷凝管II(18)与冷凝管I(10)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冷水入口(15)和冷水出口(16)与板式换热器(12)的介质流通层连通;进气口(13)、排气口(14)和冷凝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金涛秦天苍郭辉辉张高鹏张抗崔凤霞龚舒李月番曹琳青周俊俊高莉王敬臣郭金权史小利陈景奎肖志刚陶国芳郭锡锡董飞张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