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雅琪专利>正文

杠铃挂架之辅助支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45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杠铃挂架之辅助支臂,该辅助支臂之特点主要包括:一安装座,包括正向抵靠面、侧向抵靠面及背向抵靠面,且安装座具有装设部可选择性地组合定位于杠铃挂架所设任一定位部;一横向弯曲支架,横向凸设于侧向抵靠面,横向弯曲支架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及弯曲段,第二区段末端设有杠铃承放架,且杠铃承放架相对于安装座为具有前后向及横侧向偏移距离的配置相对关系;一杠片避让空间,由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及弯曲段三者之间共构出的内凹空间相对界定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杠铃挂架之辅助支臂
本技术涉及一种杠铃挂架的组配件,特别是指一种杠铃挂架用的创新辅助支臂结构。
技术介绍
杠铃挂架实际应用上,因为必须稳固支撑颇具重量的杠铃,所以杠铃挂架结构形态设计上普遍而论,不仅架体本身多数采用粗大的中空金属管体,且其左、右两侧管体的底端通常会通过螺栓锁组方式固定于地板上。杠铃挂架的左、右两侧管体间距并非任意设置,必须根据杠铃的握杠标准长度规格而定,然而,杠铃的握杠长度规格并不只一种,以奥林匹克标准为例,男杠的标准长度为220公分,女杠的标准长度则为201公分,由此可见,杠铃挂架的设置若要满足前述两种长度规格杠铃的最佳放置需求,显然必须安装至少三根管体且进行两种不同间距的配置,方可达到前述功能需求,但如此一来,势必衍生出占用空间的问题,因为杠铃挂架普遍被设置在健身房环境中,而健身房有限空间中必须设置众多运动健身器具,倘若因为设置杠铃挂架即占用过大空间,显然严重影响到相关业界对于健身空间灵活度及可活动空间的最佳配置规划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杠铃挂架之辅助支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杠铃挂架之辅助支臂,所述辅助支臂供装设于一杠铃挂架结构上,用以改变杠铃的跨放支撑点间距,杠铃挂架具一正面、一背面及二侧面,且杠铃挂架设有上下间隔配置的复制数个定位部。基于前述目的,本技术解决问题之技术特点,主要在于该辅助支臂包括:一安装座,包括由前向后依序曲折连接的一正向抵靠面、一侧向抵靠面及一背向抵靠面,其中正向抵靠面抵靠于杠铃挂架正面,背向抵靠面抵靠于杠铃挂架背面,侧向抵靠面则抵靠于杠铃挂架其中一侧面,且安装座具有装设部,装设部选择性地组合定位于杠铃挂架所设任一定位部;一横向弯曲支架,呈横向凸伸形态设于安装座的侧向抵靠面,横向弯曲支架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及弯曲段,其中第二区段末端设有一杠铃承放架,且杠铃承放架相对于安装座为具有前后向偏移距离及横侧向偏移距离的配置相对关系;一杠片避让空间,由横向弯曲支架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及弯曲段三者之间共构出的内凹空间所相对界定形成。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技术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通过所述辅助支臂的装设,以使杠铃挂架使用上能够具有另一个杠铃跨放支撑点间距选择,让杠铃挂架在无须改变原本设置间距的情况下,仅须加装所述辅助支臂,即可达到放置两种不同长度规格杠铃之多元功能需求,实特具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利用效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更进一步通过侧向抵靠面与横向弯曲支架的第一区段之间更连设有一补强支撑肋之另一技术特征,以使横向弯曲支架能够获得更加坚固不易变形之受力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杠铃挂架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杠铃挂架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辅助支臂与杠铃挂架分解状态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辅助支臂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横向弯曲支架及补强支撑肋断面形态实施例图一。图6是本技术横向弯曲支架及补强支撑肋断面形态实施例图二。图7是本技术横向弯曲支架及补强支撑肋断面形态实施例图三。图8是本技术辅助支臂供杠铃跨放状态实施例图一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辅助支臂供杠铃跨放状态实施例图二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所示,本技术杠铃挂架之辅助支臂之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辅助支臂A供装设于一杠铃挂架10结构上,以改变杠铃20的跨放支撑点间距,杠铃挂架10具有一正面11、一背面12以及二侧面13,且杠铃挂架10设有上下间隔配置的数个定位部14;辅助支臂A包括下述构成:一安装座30,包括由前向后依序曲折连接的一正向抵靠面31、一侧向抵靠面32以及一背向抵靠面33,其中正向抵靠面31抵靠于杠铃挂架10的正面11,背向抵靠面33抵靠于杠铃挂架10的背面12,侧向抵靠面32则抵靠于杠铃挂架10的其中一侧面13,且安装座30具有一装设部34,装设部34选择性地组合定位于杠铃挂架10所设任一定位部14;一横向弯曲支架40,呈横向凸伸形态设于安装座30的侧向抵靠面32,横向弯曲支架40包括一第一区段41、一第二区段42以及连接于第一区段41与第二区段42之间的一弯曲段43,其中第二区段42末端设有一杠铃承放架44,且杠铃承放架44相对于安装座30为具有前后向偏移距离及横侧向偏移距离的配置相对关系;一杠片避让空间50,由横向弯曲支架40的第一区段41、第二区段42及弯曲段43三者之间共构出的内凹空间所相对界定形成。如图2、3所示,本例中,侧向抵靠面32与横向弯曲支架40的第一区段41之间更连设有一补强支撑肋60;本例中通过补强支撑肋60的增设,主要能够使横向弯曲支架40获得更加坚固不易变形的受力强度。如图3所示,本例中,安装座30的侧向抵靠面32底端更向下延设一长度及面积而形成一下伸缘部35,以使补强支撑肋60连设于下伸缘部35与横向弯曲支架40的第一区段41之间。如图3所示,本例中,杠铃挂架10所设定位部14为孔洞形态,辅助支臂A所设安装座30之装设部34则为凸设于正向抵靠面31的一插销形态。如图3所示(请搭配图2所示),本例中,背向抵靠面33与正向抵靠面31远离侧向抵靠面32的一侧分别设有相对位的一凸耳36,且二凸耳36设有相对位的二销设孔37供一销体38插组,以辅助限位安装座30。其中,横向弯曲支架40采用方形管、长方形管、圆形管、椭圆形管或扁形管任其中一种金属管材所构成,此部份如图5所示的横向弯曲支架40,采用方形管实施形态,另如图6所示之横向弯曲支架40B,采用长方形管实施形态;又如图7所示的横向弯曲支架40C,采用圆形管之实施形态。补强支撑肋60采用管材、实心杆材或板片材任其中一种刚性材料所构成,其断面形状则采用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扁形任其中一种形状,此部份如图5所示的补强支撑肋60,采用扁形管材实施形态;另如图6所示的补强支撑肋60B,采用板片实施形态;又如图7所示的补强支撑肋60C,则是采用实心圆杆材构成的实施形态。如图8所示,本例中,横向弯曲支架40的第一区段41与第二区段42之间通过弯曲段43所形成的夹角(如X所示)为90°。本技术辅助支臂A实际应用上,装设于一杠铃挂架10结构上如图1所示,而杠铃挂架10加装本技术辅助支臂A的好处,主要是能够提供另一种杠铃跨放支撑点间距,以图1所示状态为例,假设其两根杠铃挂架10的间距,是设定用以跨放长度较长(如220公分)的男用杠铃20B时,则通过加装本技术辅助支臂A的方式,因为成对配置的各辅助支臂A,其横向弯曲支架40第二区段42末端所设杠铃承放架44,能够让杠铃20的跨放支撑点间距(如图8之W1所示)内缩,因此可供长度相对较短(如201公分)的女用杠铃20放置,如此一来,在前述两根杠铃挂架10之间距无须更动且无须再另外配置不同间距杠铃挂架10的前提下,仅须加装所述辅助支臂A,即可让杠铃挂架10达到满足放置两种不同长度规格杠铃20、20B之多元功能需求(请参图1所示状态),从而可大幅缩减杠铃挂架10的设置体积与成本,令健身环境的空间能够更宽敞、更利于管理者对空间规划之灵活运用。此外如图9所示,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杠铃挂架之辅助支臂,所述辅助支臂供装设于一杠铃挂架结构上,以改变杠铃的跨放支撑点间距,杠铃挂架具有一正面、一背面以及二侧面,且杠铃挂架设有上下间隔配置的数个定位部;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支臂包括:一安装座,包括由前向后依序曲折连接的一正向抵靠面、一侧向抵靠面以及一背向抵靠面,正向抵靠面抵靠于杠铃挂架的正面,背向抵靠面抵靠于杠铃挂架的背面,侧向抵靠面则抵靠于杠铃挂架的其中一侧面,且安装座具有一装设部,装设部选择性地组合定位于杠铃挂架所设任一定位部;一横向弯曲支架,呈横向凸伸形态设于安装座的侧向抵靠面,横向弯曲支架包括一第一区段、一第二区段以及连接于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的一弯曲段,第二区段末端设有一杠铃承放架,且杠铃承放架相对于安装座为具有前后向偏移距离及横侧向偏移距离的配置相对关系;以及一杠片避让空间,由横向弯曲支架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及弯曲段三者之间共构出的内凹空间所相对界定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杠铃挂架之辅助支臂,所述辅助支臂供装设于一杠铃挂架结构上,以改变杠铃的跨放支撑点间距,杠铃挂架具有一正面、一背面以及二侧面,且杠铃挂架设有上下间隔配置的数个定位部;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支臂包括:一安装座,包括由前向后依序曲折连接的一正向抵靠面、一侧向抵靠面以及一背向抵靠面,正向抵靠面抵靠于杠铃挂架的正面,背向抵靠面抵靠于杠铃挂架的背面,侧向抵靠面则抵靠于杠铃挂架的其中一侧面,且安装座具有一装设部,装设部选择性地组合定位于杠铃挂架所设任一定位部;一横向弯曲支架,呈横向凸伸形态设于安装座的侧向抵靠面,横向弯曲支架包括一第一区段、一第二区段以及连接于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的一弯曲段,第二区段末端设有一杠铃承放架,且杠铃承放架相对于安装座为具有前后向偏移距离及横侧向偏移距离的配置相对关系;以及一杠片避让空间,由横向弯曲支架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及弯曲段三者之间共构出的内凹空间所相对界定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杠铃挂架之辅助支臂,其特征在于侧向抵靠面与横向弯曲支架的第一区段之间还连设有一补强支撑肋。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琪
申请(专利权)人:陈雅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