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雅琪专利>正文

缆绳拉力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86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缆绳拉力训练装置,包括一主架具有一立杆,二牵引缆绳侧向相对分别设置于主架,一抗力单元连接主架对牵引缆绳的拉动提供抗力,导引构造可沿着立杆上下滑移地定位于立杆,各牵引缆绳分别连接导引构造,且各牵引缆绳分别通过导引构造,牵引缆绳接近导引构造的一端连接一手把,牵引缆绳形成循环状,利用牵引缆绳形成循环形态,牵引缆绳能够保持绷张状态,可应用遂行不同的锻炼模式。可应用遂行不同的锻炼模式。可应用遂行不同的锻炼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缆绳拉力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肌力训练设备,特别是指一种缆绳拉力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肌肉在短时间内施加显著的施力或周期性使肌肉反复伸展

收缩,可以形成锻炼肌肉的无氧运动。
[0003]缆绳拉力训练装置是一种利用缆绳牵引作动的锻炼设备,习知缆绳拉力训练装置主要包括一主架、二缆绳及一阻尼构造,其中缆绳利用一至数个不等的滑轮设置在主架,缆绳的一端连接一手把,另一端连接阻尼构造,握持手把拉动缆绳,阻尼构造提供阻力,使用者需要提供足以克服阻力的拉力,始能牵引缆绳作动,从而利用所述的习知缆绳拉力训练装置锻炼特定部位的肌肉。
[0004]缆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把及阻尼构造,缆绳弯曲回绕的形态受到滑轮、手把及阻尼构造在空间上的相对配置影响,习知缆绳拉力训练装置无法应用在不同的锻炼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缆绳拉力训练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缆绳拉力训练装置,其包括:
[0008]一主架,主架包括一立杆、一上桁条及一承载件,其中立杆沿轴向形成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上桁条及承载件上下相对,立杆连接上桁条及承载件,一第一连接构造连接上桁条,一第二连接构造连接承载件,第一连接构造及第二连接构造分别用于连接一支持物,据使主架设置于支持物;
[0009]二滑轮单元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定滑轮,各定滑轮分别设置于主架;
[0010]一抗力单元连接主架;
[0011]一导引构造包括一套管、二轮座、二第一导轮及二第二导轮,其中套管可沿立杆轴向往复滑动地套设立杆,一销杆轴入选定的第一定位孔,据此定位套管,各轮座侧向相对分别枢接套管,据使各轮座分别相对于套管旋转,各轮座分别具有一侧板,各侧板分别枢接一个第一导轮及一个第二导轮,第一导轮及第二导轮上下相邻;
[0012]二牵引缆绳侧向相对,各牵引缆绳分别回绕各定滑轮,据使各牵引缆绳分别设置于各滑轮单元,各牵引缆绳分别连接套管,且各牵引缆绳分别通过各轮座,牵引缆绳接近轮座的一端连接一手把,牵引缆绳于套管及轮座之间形成循环状,牵引缆绳由第一导轮面向套管的方向侧通过第一导轮及第二导轮之间,第一导轮及第二导轮沿着牵引缆绳的线径方向对牵引缆绳形成限制,据此导引牵引缆绳,侧板对牵引缆绳形成侧向限制,避免牵引缆绳脱离第一导轮及第二导轮,牵引缆绳具有一悬吊段;
[0013]二动滑轮,各悬吊段分别回绕各动滑轮的底缘,各动滑轮分别向下压制各悬吊段,据使各牵引缆绳分别呈绷张状态,各牵引缆绳分别引动各动滑轮向着接近或远离抗力单元
的方向往复作动;
[0014]二连接缆绳分别连接各动滑轮,各连接缆绳连接抗力单元,抗力单元配置为通过各连接缆绳及各动滑轮分别对各手把拉动各牵引缆绳提供抗力。
[0015]牵引缆绳位于套管及轮座之间呈循环形态,配合动滑轮对悬吊段形成的向下作用力,牵引缆绳能够保持绷张状态,可应用遂行不同的锻练模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设置在墙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右侧视图。
[0018]图3是图1的部分放大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的右侧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右侧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卷绕构造的立体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部分立体分解图,显示第一连接构造。
[002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部分立体图,显示第二连接构造。
[002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图,显示第二连接构造。
[0025]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设置在墙的立体图,显示闲置状态。
[0026]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部分立体图,显示第二连接构造。
[0027]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图,显示第二连接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阅图式所示,是本技术缆绳拉力训练装置的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0029]如图1至图6所示,缆绳拉力训练装置的实施例一,包括一主架10、二滑轮单元20、一抗力单元30、一导引构造40、二牵引缆绳50、二动滑轮60及二连接缆绳70,其中主架10包括一立杆11、一上桁条12及一承载件13,其中立杆11沿轴向形成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112,上桁条12及承载件13上下相对,立杆11连接上桁条12及承载件13,一第一连接构造14连接上桁条12,一第二连接构造15连接承载件13,第一连接构造14及第二连接构造15分别用于连接一支持物92,据使主架10设置于支持物92,本例中承载件13选择利用长形结构体构成,本例是例示说明支持物92为墙,支持物92亦可为框架(图未绘示)。
[0030]各滑轮单元20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定滑轮22,各定滑轮22分别设置于主架10,抗力单元30连接主架10。
[0031]导引构造40包括一套管41、二轮座42、二第一导轮43及二第二导轮44,其中套管41可沿立杆11轴向往复滑动地套设立杆11,一销杆45轴入选定的第一定位孔112,据此定位套管41,各轮座42侧向相对分别枢接套管41,据使各轮座42分别相对于套管41旋转,各轮座42分别具有至少一侧板422,各侧板422分别枢接一个第一导轮43及一个第二导轮44,第一导轮43及第二导轮44上下相邻。
[0032]各牵引缆绳50侧向相对,各牵引缆绳50分别回绕各定滑轮22,据使各牵引缆绳50分别设置于各滑轮单元20,各牵引缆绳50分别连接套管41,且各牵引缆绳50分别通过各轮
座42,牵引缆绳50接近轮座42的一端连接一手把52,牵引缆绳50于套管41及轮座42之间形成循环状,牵引缆绳50由第一导轮43面向套管41的方向侧通过第一导轮43及第二导轮44之间,第一导轮43及第二导轮44沿着牵引缆绳50的线径方向对牵引缆绳50形成限制,据此导引牵引缆绳50,侧板422对牵引缆绳50形成侧向限制,避免牵引缆绳50脱离第一导轮43及第二导轮44,牵引缆绳50具有一悬吊段54。
[0033]各悬吊段54分别回绕各动滑轮60的底缘,重力使得各动滑轮60分别向下压制各悬吊段54,据使各牵引缆绳50分别呈绷张状态,使用者94控制各手把52分别反复拉动各牵引缆绳50时,牵引缆绳50位于套管41及轮座42之间呈循环形态的部分得以实时地往复作动,各牵引缆绳50分别引动各动滑轮60向着接近或远离抗力单元30的方向往复作动。
[0034]各连接缆绳70分别连接各动滑轮60,各连接缆绳70连接抗力单元30,抗力单元30配置为通过各连接缆绳70及各动滑轮60分别对各手把52拉动各牵引缆绳50提供抗力。
[0035]如图4所示,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绳拉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架,主架包括一立杆、一上桁条及一承载件,其中立杆沿轴向形成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上桁条及承载件上下相对,立杆连接上桁条及承载件,一第一连接构造连接上桁条,一第二连接构造连接承载件,第一连接构造及第二连接构造分别用于连接一支持物;二滑轮单元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定滑轮,各定滑轮分别设置于主架;一抗力单元连接主架;一导引构造包括一套管、二轮座、二第一导轮及二第二导轮,其中套管可沿立杆轴向往复滑动地套设立杆,一销杆轴入选定的第一定位孔,各轮座侧向相对分别枢接套管,各轮座分别相对于套管旋转,各轮座分别具有一侧板,各侧板分别枢接一个第一导轮及一个第二导轮,第一导轮及第二导轮上下相邻;二牵引缆绳侧向相对,各牵引缆绳分别回绕各定滑轮,各牵引缆绳分别设置于各滑轮单元,各牵引缆绳分别连接套管,且各牵引缆绳分别通过各轮座,牵引缆绳接近轮座的一端连接一手把,牵引缆绳于套管及轮座之间形成循环状,牵引缆绳由第一导轮面向套管的方向侧通过第一导轮及第二导轮之间,第一导轮及第二导轮沿着牵引缆绳的线径方向对牵引缆绳形成限制,侧板对牵引缆绳形成侧向限制,牵引缆绳具有一悬吊段;二动滑轮,各悬吊段分别回绕各动滑轮的底缘,各动滑轮分别向下压制各悬吊段,各牵引缆绳分别呈绷张状态;二连接缆绳分别连接各动滑轮,各连接缆绳连接抗力单元,抗力单元配置为通过各连接缆绳及各动滑轮分别对各手把拉动各牵引缆绳提供抗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绳拉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构造包括一第一架体及一第一栓杆,第一架体用于连接支持物,第一栓杆立向穿枢第一架体及上桁条,第二连接构造包括一第二架体及一第二栓杆,第二架体用于连接支持物,第二栓杆立向穿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琪
申请(专利权)人:陈雅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