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口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43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上颌窦口扩张器,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第一铰接销、连接套、扩张组件,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通过第一铰接销转动连接;连接套包括连接竖直部、连接弯曲部,连接弯曲部与连接竖直部呈非零夹角设置,连接弯曲部的右端与连接竖直部的上端连通设置;连接竖直部的下端与固定手柄固定连接;扩张组件包括上扩片、下扩片、第二铰接销、推拉索,推拉索设于连接套内,推拉索的下端与活动手柄铰接;上扩片固定设于连接弯曲部的左端,下扩片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销铰接安装在连接弯曲部的左端上,下扩片的尾部与推拉索的上端连接;上扩片、下扩片呈上下顺次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扩张上颌窦口,其使用方便、且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Maxillary ostium di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颌窦口扩张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上颌窦口扩张器。
技术介绍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多发疾病,严重患者会头痛、记忆力减退、嗅觉减退,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和影响。本病经久难愈,对于许多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医生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切除鼻窦口周围的黏膜和骨组织,开放鼻窦引流出积脓。但切除手术有造成解剖结构的破坏、组织损伤等缺陷,因此,切除手术远非完美。近年来开展一种鼻窦球囊扩张术(BalloonSinuplasty),是将一种扩张球囊导管插入鼻窦通道,利用球囊的扩张力使因发炎而闭塞的通道恢复到原来的尺寸,使空气顺利进入鼻窦,不切除任何组织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需要扩张的上颌窦口,现今临床中使用的扩张球囊导管造价比较昂贵,并且为一次性使用用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扩张上颌窦口、使用方便的上颌窦口扩张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上颌窦口扩张器,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第一铰接销、连接套、扩张组件,所述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通过第一铰接销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包括连接竖直部、连接弯曲部,所述连接竖直部整体竖直延伸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与连接竖直部呈非零夹角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的右端与连接竖直部的上端连通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设于固定手柄的上方;所述连接竖直部的下端与固定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扩张组件包括上扩片、下扩片、第二铰接销、整体呈长条状的推拉索,所述推拉索设于连接套内,所述固定手柄上设有贯穿通道,所述推拉索的下端穿过贯穿通道与活动手柄铰接;所述上扩片固定设于连接弯曲部的左端,所述下扩片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销铰接安装在连接弯曲部的左端上,所述下扩片的尾部与推拉索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扩片、下扩片呈上下顺次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拉索由弹簧钢丝或者多根钢丝铰接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弯曲部与连接竖直部的夹角范围为90°~1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手柄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之间,所述限位块设于推拉索的右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手柄、活动手柄、第一铰接销、连接套、上扩片、下扩片、第二铰接销均由不锈钢材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上颌窦口扩张器,使用时,医生手持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此时上扩片和下扩片呈闭合状态且呈圆锥状,再把扩张组件伸进病人的鼻腔内,闭合时呈圆锥状的上扩片和下扩片带有穿刺功能,当上颌窦口呈闭合状态时,闭合的上扩片和下扩片可以刺穿上颌窦口,或者当扩张组件进入缩窄的上颌窦口后,转动活动手柄,活动手柄通过推拉索推动下扩片打开,从而达到扩张上颌窦口的效果;其使用方便、且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上颌窦口扩张器,包括固定手柄101、活动手柄102、第一铰接销103、连接套、扩张组件,所述固定手柄101、活动手柄102通过第一铰接销10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包括连接竖直部111、连接弯曲部112,所述连接竖直部111整体竖直延伸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112与连接竖直部111呈非零夹角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112的右端与连接竖直部111的上端连通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112设于固定手柄101的上方;所述连接竖直部111的下端与固定手柄101固定连接;所述扩张组件包括上扩片122、下扩片123、第二铰接销、整体呈长条状的推拉索127,所述推拉索127设于连接套内,所述固定手柄101上设有贯穿通道,所述推拉索127的下端穿过贯穿通道与活动手柄102铰接;所述上扩片122固定设于连接弯曲部112的左端,所述下扩片123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销铰接安装在连接弯曲部112的左端上,所述下扩片123的尾部与推拉索127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扩片122、下扩片123呈上下顺次设置。上扩片122、下扩片123均表面光滑,使用时,医生手持固定手柄101和活动手柄102,此时上扩片122和下扩片123呈闭合状态且呈圆锥状,再把扩张组件伸进病人的鼻腔内,闭合时呈圆锥状的上扩片122和下扩片123带有穿刺功能,当上颌窦口呈闭合状态时,闭合的上扩片122和下扩片123可以刺穿上颌窦口,当上颌窦口开口比较窄时,把闭合的上扩片122和下扩片123伸进上颌窦口,转动活动手柄102,活动手柄102通过推拉索127推动下扩片123打开,从而达到扩张上颌窦口的效果。鼻腔的左右两侧均有上颌窦,为了能把扩张组件伸进鼻腔内到达上颌窦的位置,连接弯曲部112与连接竖直部111需要呈非零夹角设置。在生产时,除了可以把上扩片122、下扩片123呈上下顺次设置,使用时对上颌窦口进行上下扩张,还可以生产另一种上颌窦口扩张器,把上扩片122、下扩片123呈前后设置,对上颌窦口进行左右扩张。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推拉索127由弹簧钢丝或者多根钢丝铰接制成。由于连接弯曲部112与连接竖直部111需要呈非零夹角设置,推拉索127设于连接套内,因此推拉索127需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才能在连接套内活动;当需要打开下扩片123时,转动活动手柄102,活动手柄102通过推拉索127推动下扩片123打开,因此推拉索127需要具有一定的转矩传递性,推拉索127由弹簧钢丝或者多根钢丝铰接制成,因此推拉索127在具有一定的柔软性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转矩传递性。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弯曲部112与连接竖直部111的夹角范围为90°~110°。上颌窦位于鼻腔的左右两侧,上颌窦与鼻道的夹角范围在90°~110°之间,连接弯曲部112与连接竖直部111的夹角范围为90°~110°,医生手持固定手柄101和活动手柄102,把扩张组件、连接弯曲部112、连接竖直部111伸进病人鼻腔内,方便对上颌窦口进行扩张。连接弯曲部112呈圆弧状,在把扩张组件、连接弯曲部112、连接竖直部111伸进病人鼻腔内时,防止连接弯曲部112、连接竖直部111刮伤鼻道。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手柄101上设有限位块104,所述限位块104设于固定手柄101与活动手柄102之间,所述限位块104设于推拉索127的右侧。在对上颌窦口进行扩张时,为了使得上扩片122、下扩片123不因为张开范围过大而伤害上颌窦,上扩片122、下扩片123最左端张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上颌窦口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手柄(101)、活动手柄(102)、第一铰接销(103)、连接套、扩张组件,所述固定手柄(101)、活动手柄(102)通过第一铰接销(10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包括连接竖直部(111)、连接弯曲部(112),所述连接竖直部(111)整体竖直延伸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112)与连接竖直部(111)呈非零夹角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112)的右端与连接竖直部(111)的上端连通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112)设于固定手柄(101)的上方;所述连接竖直部(111)的下端与固定手柄(101)固定连接;所述扩张组件包括上扩片(122)、下扩片(123)、第二铰接销、整体呈长条状的推拉索(127),所述推拉索(127)设于连接套内,所述固定手柄(101)上设有贯穿通道,所述推拉索(127)的下端穿过贯穿通道与活动手柄(102)铰接;所述上扩片(122)固定设于连接弯曲部(112)的左端,所述下扩片(123)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销铰接安装在连接弯曲部(112)的左端上,所述下扩片(123)的尾部与推拉索(127)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扩片(122)、下扩片(123)呈上下顺次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上颌窦口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手柄(101)、活动手柄(102)、第一铰接销(103)、连接套、扩张组件,所述固定手柄(101)、活动手柄(102)通过第一铰接销(10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包括连接竖直部(111)、连接弯曲部(112),所述连接竖直部(111)整体竖直延伸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112)与连接竖直部(111)呈非零夹角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112)的右端与连接竖直部(111)的上端连通设置,所述连接弯曲部(112)设于固定手柄(101)的上方;所述连接竖直部(111)的下端与固定手柄(101)固定连接;所述扩张组件包括上扩片(122)、下扩片(123)、第二铰接销、整体呈长条状的推拉索(127),所述推拉索(127)设于连接套内,所述固定手柄(101)上设有贯穿通道,所述推拉索(127)的下端穿过贯穿通道与活动手柄(102)铰接;所述上扩片(122)固定设于连接弯曲部(112)的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建新郑绮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