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扩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43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扩肛器,包括支撑套和肛管扩撑器,所述支撑套包括内侧本体、外侧本体,所述内侧本体套装于外侧本体内形成空腔,所述外侧本体上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上设置有多个圆孔,内侧本体设有凹槽,所述内侧本体的凹槽的与外侧本体内壁连接,肛管扩撑器与所述支撑套的内侧本体匹配,所述肛管扩撑器为中空结构,头端为“子弹头”状,外径和长度与内侧本体匹配。在吻合器切除手术中,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扩肛器,方便了手术的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费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A New Anal Expa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扩肛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扩肛器。
技术介绍
痔是一种常见病,俗话有:十男九痔的说话,发病率很高,约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5%。关于病因,1960年起,建立了“肛管血管垫”,简称“肛垫学说”,认为肛垫是人体肛管内齿状线上方宽1.5-2.0cm的环状组织带,该区厚而柔软,为一高度特定化的血管性衬垫,是人体的正常组织,但由于腹泻,便秘,腹压层高等原因,发生病理性肥大,下移后称之为痔。对着这种概念被广泛接受,其治疗手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学组制订了《痔诊断暂停标准》,将痔分为I-IV度,4个档次。目前认为III、IV度的中、重度痔必须手术治疗,同时以“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手术),最为大家所接受。此手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此手术技术是指切除齿状线上2-4cm处粘膜和粘膜下层,使得肛垫向上移起,起到悬吊肛垫的作用,明显缓解脱垂的症状,同时由于粘膜下组织的切除,阻断直肠上动脉分支对痔区的血液供应,术后痔体萎缩,该手术以其术后无痛、手术操作简单、不发生肛门失禁等优点而风靡全球。PPH术后,吻合口狭窄是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高达3.1%,术后处理较困难,易引起医疗纠纷,本技术为了预防吻合口狭窄而提出了一种新型扩肛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扩肛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扩肛器,包括支撑套1和肛管扩撑器2,所述支撑套1包括内侧本体4、外侧本体3,所述内侧本体4套装于外侧本体3内形成空腔13,所述外侧本体3上设置有外翻边5,所述外翻边5上设置有多个圆孔7,内侧本体4设有凹槽8,所述内侧本体4的凹槽8与外侧本体3内壁连接,肛管扩撑器2与所述支撑套1的内侧本体4匹配,所述肛管扩撑器2为中空结构,头端为“子弹头”状,外径和长度与内侧本体4匹配。优选的,所述肛管扩撑器2的另一端设置有台阶9,所述台阶9的另一端与手柄10连接。优选的,所述手柄10上设置有螺纹11。优选的,所述凹槽8为多个,且之间的间距相等,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内侧本体4的长度小于外侧本体3。优选的,所述支撑套1为中空管状。优选的,所述凹槽8用于放置长条薄板12。优选的,还包括垫片6,垫片6与所述支撑套1配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支撑套为内侧本体和外侧本体组成的双层结构,内侧本体与外侧本体之间为空腔结构,用于放置长条薄板。便于手术中的操作,本申请支撑套的内侧本体内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用于放置长条薄板,长条薄板的作用就是阻隔吻合器完整切除直肠粘膜,隔板下方保留正常直肠粘膜,直肠粘膜有弹性,有一定的扩张度,避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肛管扩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肛管扩撑器的俯视图;图4为内侧本体的示意图。图中:支撑套-1,肛管扩撑器-2,外侧本体-3,内侧本体-4,外翻边-5,垫片-6,圆孔-7,凹槽-8,台阶-9,手柄-10,螺纹-11,长条薄板-12,空腔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考图1-4,一种新型扩肛器,包括支撑套1和肛管扩撑器2,所述支撑套1包括内侧本体4、外侧本体3,所述内侧本体4套装于外侧本体3内形成空腔13,所述空腔13用于放置长条薄板12,所述外侧本体3上设置有外翻边5,所述外翻边5上设置有多个圆孔7,该圆孔7便于肛周固定牵引线,内侧本体4内设有凹槽8,凹槽8也用于放置长条薄板12,长条薄板12用于阻隔吻合器完整切除直肠粘膜,隔板下方保留正常直肠粘膜,直肠粘膜有弹性,有一定的扩张度,避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所述内侧本体4的凹槽8与外侧本体3内壁连接,肛管扩撑器2与所述支撑套1的内侧本体4匹配,所述肛管扩撑器2为中空结构,头端为“子弹头”状,外径和长度与内侧本体4匹配,所述肛管扩撑器2的另一端设置有台阶9,所述台阶9的另一端与手柄10连接。所述手柄10上设置有螺纹11,用于防滑。所述凹槽8为多个,且大小相等,可以根据手术需要调整放置长条薄板12的位置。所述内侧本体4的长度小于外侧本体3,方便支撑套1在手术中的操作。所述支撑套1为中空管状。所述垫片6与支撑套1配套。手术操作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扩肛后,4把无损伤钳分别钳夹肛周皮肤向外牵拉,再次将支撑套1与肛管扩撑器2配套的扩肛器插入肛管,取出肛管扩撑器2,消毒直肠2-3次。在凹槽8或空腔13塞入长条薄板12,达齿线上方5-6cm,将1-0微乔线(国产吻合器自配线)在齿线上方2-3cm处,6点进针黏膜下荷包缝合一周,塞入吻合器抵钉座进入直肠荷包线以上,收紧结扎荷包线,取出吻合器身,将吻合器抵钉座芯轴与器身连接(强生吻合器不分离),用钩线针将荷包线分别从器身侧孔拉出打结,边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母边牵引缝线至指示针在刻度线内,停留30秒,紧压手柄击发并可听到清脆的“咔”的响声,完成切割,保持吻合器闭合状态30秒,逆时针旋转螺母松动吻合器并退出肛门外,检查长条薄板12上方是否有切割粘连,如有,剪开连接,检查吻合口有否活动性出血,对出血点3-0华力康线8字缝扎。退出肛管扩肛器,因长条薄板12的格挡,直肠粘膜环切存有缺口,呈C型保存了部分正常的直肠粘膜,保证了肠腔有一定的舒展性,大大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其中凹槽8和13原理一样,都是放置格挡物长条薄板12,多处凹槽5是为了术中使用方便,也可放置两片长条薄板1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扩肛器,包括支撑套(1)和肛管扩撑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1)包括内侧本体(4)、外侧本体(3),所述内侧本体(4)套装于外侧本体(3)内形成空腔(13),所述外侧本体(3)上设置有外翻边(5),所述外翻边(5)上设置有多个圆孔(7),内侧本体(4)设有凹槽(8),所述内侧本体(4)的凹槽(8)与外侧本体(3)内壁连接,肛管扩撑器(2)与所述支撑套(1)的内侧本体(4)匹配,所述肛管扩撑器(2)为中空结构,头端为“子弹头”状,外径和长度与内侧本体(4)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扩肛器,包括支撑套(1)和肛管扩撑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1)包括内侧本体(4)、外侧本体(3),所述内侧本体(4)套装于外侧本体(3)内形成空腔(13),所述外侧本体(3)上设置有外翻边(5),所述外翻边(5)上设置有多个圆孔(7),内侧本体(4)设有凹槽(8),所述内侧本体(4)的凹槽(8)与外侧本体(3)内壁连接,肛管扩撑器(2)与所述支撑套(1)的内侧本体(4)匹配,所述肛管扩撑器(2)为中空结构,头端为“子弹头”状,外径和长度与内侧本体(4)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扩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扩撑器(2)的另一端设置有台阶(9),所述台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梁海涛吕振周王平郑峰伟杨凤军钟明贵郭涛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