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精管腔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03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精管腔扩张器,所述输精管腔扩张器采用一体式结构,包括扩张部、手持部和防滑槽,所述输精管腔扩张器表面除防滑槽外,均经拉丝亚光、钝化处理,为光滑圆润状,无锋棱、毛刺和裂痕;其中,所述扩张部顶端为锥形,经钝化处理,表面经精抛处理,扩张部与手持部连接处侧面为光滑弧形,表面经精抛处理,所述手持部为长方体形,所述防滑槽位于手持部前端的上下底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输精管腔扩张器扩张部顶端直径较小,头部可以更容易的伸入输精管,且经钝化处理,不会损伤输精管内壁,随着头部半径逐渐增加,将输精管腔逐渐扩张,弧形侧面使管壁各处受力均匀,360度全方位扩张,可以有效避免受力不均造成的粘膜损伤。

Vasectomy di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精管腔扩张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输精管腔扩张器。
技术介绍
输精管(ductusdeferens)是附睾管的直接延续,是精子由附睾输送到前列腺尿道的通道,全长40~60cm,管径细小(约0.3cm),是排精管道中最长的一段。通常以睾丸下端起自附睾尾,并转向上行,随精索经腹股沟管至盆腔,最后与精囊腺排泄管合并成射精管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输精管的管壁由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构成。粘膜层为上皮和固有膜构成,共同向腔内突出,形成数条纵向的皱襞,致使输精管腔不规则;肌层有内纵肌、中环肌和外纵肌三层。肌层发达,厚的肌层使输精管具有强力的蠕动;外膜为一层疏松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输精管道不仅是精子的通路,而且具有使精子成熟而获得活动的能力。如果输精管有炎症、先天畸形、肿瘤及外伤等,均可使输精管道梗阻而引起不育,输精管梗阻在男性不育中约占7.4%,而在无精症中则高达40%以上,由此可见输精管梗阻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输精管梗阻的原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以后天性因素为多见。先天性梗阻是指发生在由睾丸至射精管和任一部位的先天性畸形缺如或闭索,及先天性发育不良,或附睾与睾丸不连接等。后天性梗阻则常见为感染或损伤。附睾炎是引起输精管梗阻的常见炎症,常由结核杆菌、淋球菌感染所引起,也可由非特异性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所引起。炎症可破坏附睾管的粘膜层,使之纤维化致使结缔组织增生,这样可使得管腔狭窄或闭合,造成输精管梗阻。虽然试管婴儿技术给患者带来生育的希望,但通过外科手术复通输精管仍然应当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努力提高输精管复通的成功率,从早期常规的输精管吻合手术到现在的显微镜下吻合术,手术修复的效果明显提高,但由于精管长段缺损和/或远段向盆腔内回缩,以及继发附睾梗阻等原因,导致吻合术两端管径不一致或管腔过于狭窄,使输精管的复通十分困难。因此,一款能在手术过程中有效扩张输精管腔,且不会对输精管内壁造成损伤的输精管腔扩张器十分有必要,但在现有技术中,本专利技术的输精管腔扩张器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输精管腔进行有效扩张且不会对输精管内壁造成损伤的输精管腔扩张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精管腔扩张器,所述输精管腔扩张器全长108~112mm,采用一体式结构,包括扩张部(1)、手持部(2)和防滑槽(3),所述输精管腔扩张器表面除防滑槽(3)外,均经拉丝亚光、钝化处理,为光滑圆润状,无锋棱、毛刺和裂痕;其中,所述扩张部(1)长5mm,顶端为锥形,经钝化处理,顶端直径AA’为0.18~0.22mm,底端直径BB’为0.45~0.55mm,表面经精抛处理,粗糙度Ra≤0.4μm;扩张部(1)与手持部(2)连接处侧面为光滑弧形,截面直径EE’为2.6~3.0mm,表面经精抛处理,粗糙度Ra≤0.4μm;所述手持部(2)为长方体形,上部宽CC’为8.3~8.7mm,高FF’为3.3~3.7mm,尾部宽DD’为9.3~9.7mm,高GG’为2.4~2.8mm,表面粗糙度Ra≤0.8μm;所述防滑槽(3)位于手持部(2)前端的上下底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精管腔扩张器经热处理,硬度为47~54HRC。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扩张部(1)向上折起,与手持部(2)上表面成90~150°夹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扩张部(1)与手持部(2)上表面成120°夹角。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输精管腔扩张器扩张部顶端直径较小,头部可以更容易的伸入输精管,且头部经钝化处理,不会损伤输精管内壁,随着头部半径逐渐增加,将输精管腔逐渐扩张,弧形侧面使管壁各处受力均匀,360度全方位扩张,而不是传统的两点式扩张,可以有效避免受力不均造成的黏膜损伤。2、扩张器的表面做成尽可能光滑无毛刺、裂痕,减少扩张器与输精管腔的摩擦力,避免对输精管内壁的损伤。3、手持部的设计规格,便于手部的握持,而防滑槽可以进一步帮助医护人员握紧本专利技术的扩张器,防止其在手中滑动。4、将扩张部向上折起,与手持部成一定夹角,在进行扩张时,可以防止医护人员手持扩张器时,对手术视野造成遮挡,使扩张部分充分暴露在医生的视野下,便于操作,减少医生的操作难度,加快手术进程,降低对病人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输精管腔扩张器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输精管腔扩张器的侧视图。图3是输精管腔扩张器的扩张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输精管腔扩张器的扩张部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扩张部2.手持部3.防滑槽实施例1一种输精管腔扩张器(一)参见图1~图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输精管腔扩张器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输精管腔扩张器的侧视图,图3是输精管腔扩张器的扩张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输精管腔扩张器的扩张部的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输精管腔扩张器为一体式结构,包括扩张部1、手持部2和防滑槽3,所述输精管腔扩张器表面除防滑槽3外,均经拉丝亚光、钝化处理,为光滑圆润状,无锋棱、毛刺和裂痕等缺陷,所述防滑槽3位于手持部2前端的上下底面。扩张部1与手持部2连接处侧面为光滑弧形,截面直径EE’为2.6~3.0mm,表面经精抛处理,粗糙度Ra≤0.4μm;手持部2为长方体形,上部宽CC’为8.3~8.7mm,高FF’为3.3~3.7mm,尾部宽DD’为9.3~9.7mm,高GG’为2.4~2.8mm,表面粗糙度Ra≤0.8μm。如图3和图4所示,扩张部1长5mm,顶端为锥形,经钝化处理,球体直径AA’为0.18~0.22mm,底端直径BB’为0.45~0.55mm,表面经精抛处理,粗糙度Ra≤0.4μm;输精管腔扩张器整体均经热处理,硬度为47~54HRC。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输精管腔扩张器的使用方法:在进行输精管—输精管吻合术以及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时,对进行吻合手术中的需要进行扩张的输精管端口使用,首先将扩张部1顶端伸入管腔,继续伸入,管腔即随着扩张器的伸入自然扩张,当管腔扩张至合适的大小时,取出扩张器,进行后续手术过程。本专利技术的输精管腔扩张器扩张部1顶端直径较小,头部可以更容易的伸入输精管,且头部经钝化处理,不会损伤输精管内壁,随着头部半径逐渐增加,将输精管腔逐渐扩张,弧形侧面使管壁各处受力均匀,360度全方位扩张,而不是传统的两点式扩张,可以有效避免受力不均造成的输精管黏膜损伤;扩张器的表面做成尽可能光滑无毛刺、裂痕,减少扩张器与输精管腔的摩擦力,避免对输精管内壁的损伤;手持部2的设计规格,便于手部的握持,而防滑槽3可以进一步帮助医护人员握紧本专利技术的扩张器,防止其在手中滑动。实施例2一种输精管腔扩张器(二)参见图3~图5,图3是输精管腔扩张器的扩张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输精管腔扩张器的扩张部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侧视图。本专利技术的输精管腔扩张器为一体式结构,包括扩张部1、手持部2和防滑槽3,所述输精管腔扩张器表面除防滑槽3外,均经拉丝亚光、钝化处理,为光滑圆润状,无锋棱、毛刺和裂痕等缺陷,所述防滑槽3位于手持部4前端的上下底面。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精管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精管腔扩张器全长108~112mm,采用一体式结构,包括扩张部(1)、手持部(2)和防滑槽(3),所述输精管腔扩张器表面除防滑槽(3)外,均经拉丝亚光、钝化处理,为光滑圆润状,无锋棱、毛刺和裂痕;其中,所述扩张部(1)长5mm,顶端为锥形,经钝化处理,顶端直径AA’为0.18~0.22mm,底端直径BB’为0.45~0.55mm,表面经精抛处理,粗糙度Ra≤0.4μm;扩张部(1)与手持部(2)连接处侧面为光滑弧形,截面直径EE’为2.6~3.0mm,表面经精抛处理,粗糙度Ra≤0.4μm;所述手持部(2)为长方体形,上部宽CC’为8.3~8.7mm,高FF’为3.3~3.7mm,尾部宽DD’为9.3~9.7mm,高GG’为2.4~2.8mm,表面粗糙度Ra≤0.8μm;所述防滑槽(3)位于手持部(2)前端的上下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精管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精管腔扩张器全长108~112mm,采用一体式结构,包括扩张部(1)、手持部(2)和防滑槽(3),所述输精管腔扩张器表面除防滑槽(3)外,均经拉丝亚光、钝化处理,为光滑圆润状,无锋棱、毛刺和裂痕;其中,所述扩张部(1)长5mm,顶端为锥形,经钝化处理,顶端直径AA’为0.18~0.22mm,底端直径BB’为0.45~0.55mm,表面经精抛处理,粗糙度Ra≤0.4μm;扩张部(1)与手持部(2)连接处侧面为光滑弧形,截面直径EE’为2.6~3.0mm,表面经精抛处理,粗糙度Ra≤0.4μm;所述手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朋姚晨成刘超李国成赵亮宇田汝辉黄煜华智二磊李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