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L”型槽管子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38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L”型槽管子连接结构一种用于管子与管子连接的方式。通过两根管子,其中一根上打“凹”点,另一根为缩管,缩管上打“L”型槽,通过点与槽的紧密配合,使管子与管子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不会轻易分离,该结构用于一般的工艺结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L”型槽管子连接结构所属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管子与管子连接的结构,该结构应用于生产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所用到的管子和管子连接,基本上都用到缩管,即将管子一头缩小,然后插进另一根管子,以起到连接作用。但是这样的方式只能通过管子与管子之间的摩擦作用,才能使管子与管子连在一起,当管子竖直向下的时候,很容易因为管子与管子之间连接不紧密而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管子与管子连接方式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L”型槽的管子连接结构,该结构能使管子与管子之间的连接加以巩固,管子不会因为竖直向下而脱离。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根完整的管子上打一个凹点,使管子的表面往下凹,另一根管子做成一般的缩管,使其管口直径缩小,在缩小的那段管子上打一个“L”型的凹槽,即也使其表面往下凹。在装配时,凹点对准管“L”型凹槽开口处,点顺着凹槽插到“L”槽的末端,因其有凹点与凹槽的紧密接触,使管子与管子之间不会因没有紧密接触而分离,达到能够使产品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的缩管的基础上使管子与管子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牢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一般管子连接结构的原理图。图1-a为管子分离状态图1-b为管子连接状态图2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a为管子分离状态图2-b为管子连接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1)为缩管部分,该结构只是靠缩管与普通管之间的连接,来起到连接作用。图2中(2)为管C的缩管部分,(3)为管C的“L”型凹槽开口处,(4)为“L”型凹槽末端。(5)为管D上打的凹点。连接时,管D的凹点(5)对准管C的开口处(3)顺着凹槽往里插,直到凹点(5)碰到管C的凹槽末端(4),不能再网里面插为止。如图2中b状态。此时管子与管子之间为锁紧状态,即使当管C管D同时受到两个往相反方向拉的力,也不会脱离,真正起到连接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L”型槽的管子与管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一个管子上设置凹点,另一个管子上设置相应的凹槽,凹点与另一管子上的凹槽的紧密结合来连接管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L”型槽的管子与管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一个管子上设置凹点,另一个管子上设置相应的凹槽,凹点与另一管子上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瑞宏陈娟朱胤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茂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