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康复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34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医疗床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儿科康复医疗床。包括底板,底板上方设置有旋转板,旋转板和底板中部通过转轴铰连接,转轴左右两侧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万向球,固定板上滑动设置有横向的方形滑杆,方形滑杆的左端固定有挡板,挡板与固定板之间的方形滑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方形滑杆的右端固定有集水槽,集水槽左侧板内侧上固定有固定块,升降杆下端固定有挡环,托板与挡环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升降杆上端面与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集水槽底板上固定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集水槽能够方便对医疗床上的儿童进行洗头或洗脚,防止在对儿童进行洗头和洗脚时将床垫浸湿,同时集水槽不占用病房空间。

A Pediatric Rehabilitation Medical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康复医疗床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医疗床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儿科康复医疗床。
技术介绍
在儿童进行手术后需要在医疗床上进行休息恢复,但是在对病床上的儿童进行洗脚和洗头时非常不方便,在清洗时容易将床垫浸湿,更换床垫更加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方便对医疗床上的儿童进行洗头和洗脚的儿科康复医疗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科康复医疗床,包括底板,底板下端面四角均固定有支腿,底板上方设置有旋转板,底板左端与旋转板左端通过竖直的螺栓连接,旋转板和底板中部通过转轴铰连接,转轴左右两侧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旋转板下端面滚动接触的万向球,底板下端面右侧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滑动设置有横向的方形滑杆,方形滑杆贯穿固定板,方形滑杆的左端固定有挡板,挡板与固定板之间的方形滑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方形滑杆的右端固定有上端与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的集水槽,集水槽左侧板内侧上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竖直升降杆,升降杆下端固定有挡环,挡环下方的集水槽左侧板内侧上固定有托板,托板与挡环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升降杆上端面与底板下端面滑动接触,集水槽底板上固定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具体的,所述旋转板与底板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具体的,所述旋转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围栏。具体的,所述螺栓分别与旋转板和底板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集水槽能够方便对医疗床上的儿童进行洗头或洗脚,防止在对儿童进行洗头和洗脚时将床垫浸湿,同时集水槽不占用病房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1、底板,2、支腿,3、旋转板,4、转轴,5、螺栓,6、万向球,7、围框,8、固定板,9、集水槽,10、方形滑杆,11、第一弹簧,12、挡板,13、阀门,14、托板,15、第二弹簧,16、固定块,17、升降杆,18、挡环,19、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儿科康复医疗床,包括底板1,底板1下端面四角均固定有支腿2,底板1上方设置有旋转板3,所述旋转板3与底板1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所述旋转板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围栏7。底板1左端与旋转板3左端通过竖直的螺栓5连接,所述螺栓5分别与旋转板3和底板1螺纹连接。旋转板3和底板1中部通过转轴4铰连接,转轴4左右两侧的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与旋转板3下端面滚动接触的万向球6,底板1下端面右侧固定有固定板8,固定板8上滑动设置有横向的方形滑杆10,方形滑杆10贯穿固定板8,方形滑杆10的左端固定有挡板12,挡板12与固定板8之间的方形滑杆10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1,方形滑杆10的右端固定有上端与底板1下端面滑动接触的集水槽9,集水槽9左侧板内侧上固定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竖直升降杆17,升降杆17下端固定有挡环18,挡环18下方的集水槽9左侧板内侧上固定有托板14,托板14与挡环18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5连接,升降杆17上端面与底板1下端面滑动接触,集水槽9底板1上固定有排水管19,排水管19上设置有阀门13。在对医疗床上的儿童进行洗脚时,拉动集水槽9向右侧运动,此时第一弹簧11被压缩,当升降杆17上端与底板1下端面分离时,第二弹簧15就会使得升降杆17向上滑动,升降杆17对集水槽9进行限位,防止集水槽9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向左侧运动。在进行洗脚时,使得儿童的脚部突出至底板1右侧并位于集水槽9上方,此时可对儿童的脚部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就会流至集水槽9内。当需要对医疗床上的儿童进行洗脚时,拧动螺栓5,使得螺栓5与底板1分离,旋转旋转板3,使得旋转板3旋转180度,然后使得儿童的头部突出至底板1右侧并位于集水槽9上方,此时可对儿童的头部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就会流至集水槽9内。对医疗床上的儿童的头部或脚部清洗完成后,打开集水槽9上排水管19上的阀门13,可将集水槽9中的脏水排出,然后下压升降杆17,使得升降杆17上端面位于底板1的下端面下方,然后集水槽9就会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向左侧运动并隐藏在底板1下方,从而不占用病房空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康复医疗床,包括底板(1),底板(1)下端面四角均固定有支腿(2),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方设置有旋转板(3),底板(1)左端与旋转板(3)左端通过竖直的螺栓(5)连接,旋转板(3)和底板(1)中部通过转轴(4)铰连接,转轴(4)左右两侧的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与旋转板(3)下端面滚动接触的万向球(6),底板(1)下端面右侧固定有固定板(8),固定板(8)上滑动设置有横向的方形滑杆(10),方形滑杆(10)贯穿固定板(8),方形滑杆(10)的左端固定有挡板(12),挡板(12)与固定板(8)之间的方形滑杆(10)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1),方形滑杆(10)的右端固定有上端与底板(1)下端面滑动接触的集水槽(9),集水槽(9)左侧板内侧上固定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竖直升降杆(17),升降杆(17)下端固定有挡环(18),挡环(18)下方的集水槽(9)左侧板内侧上固定有托板(14),托板(14)与挡环(18)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5)连接,升降杆(17)上端面与底板(1)下端面滑动接触,集水槽(9)底板(1)上固定有排水管(19),排水管(19)上设置有阀门(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康复医疗床,包括底板(1),底板(1)下端面四角均固定有支腿(2),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方设置有旋转板(3),底板(1)左端与旋转板(3)左端通过竖直的螺栓(5)连接,旋转板(3)和底板(1)中部通过转轴(4)铰连接,转轴(4)左右两侧的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与旋转板(3)下端面滚动接触的万向球(6),底板(1)下端面右侧固定有固定板(8),固定板(8)上滑动设置有横向的方形滑杆(10),方形滑杆(10)贯穿固定板(8),方形滑杆(10)的左端固定有挡板(12),挡板(12)与固定板(8)之间的方形滑杆(10)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1),方形滑杆(10)的右端固定有上端与底板(1)下端面滑动接触的集水槽(9),集水槽(9)左侧板内侧上固定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莹张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