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底板的加工方法及下轴孔与边轴孔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27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底板的加工方法及下轴孔与边轴孔的加工装置,便于提高缝纫机底板的加工效率,同时在加工深孔的时候,刀具不会受到重力的影响,同时下轴孔与边轴孔的同轴度高,同时还能及时的观察到工件的加工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底板的加工方法及下轴孔与边轴孔的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纫机底板的加工方法及下轴孔与边轴孔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缝纫机底板加工步骤繁多,需要设置大量的工作岗位来加工缝纫机的底板,这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由于都是单工位单工件加工,需要对对工件进行多次拆卸与装夹,这样需要大量的时间,生产效率比较的低;现在市面上的缝纫机底板均是通过卧式机床进行加工的,卧式机床在对缝纫机底板进行加工的时候,尤其在通过卧加加工比较深的孔时,由于重力的影响,会导存在比较大的加工误差,这样影响下轴孔与边轴孔的加工精度;现在的缝纫机底板在加工的时候,对下轴孔与边轴孔进行精加工的时候,一个缝纫机底板上的多个下轴孔与边轴孔依次进行精加工(当一个隔板上的下轴孔与边轴孔加工完毕后,再去加工另外的下轴孔与边轴孔),这样导致缝纫机底板上的多个下轴孔与边轴孔同轴度不高,这样影响缝纫机下轴与边轴的转动;同时现在的定位夹具大多数采用的六点定位,装夹的时候,需要将缝纫机底板上的安装孔对准定位销,这样定位方式用时比较久,这样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底板的加工效率较低;现在的四轴转台在加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底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将缝纫机底板的毛坯料装夹在立式铣床,同时铣削的方式粗铣缝纫机底板的大面,缝纫机底板的大面粗铣完毕后,在粗铣完毕的缝纫机底板装夹在其他的立式铣床,然后对缝纫机底板的大面进行精铣;第二步,缝纫机底板大面精铣完毕后,同时立式铣床对缝纫机底板的周边进行铣削加工,然后通过立式数控铣床加工缝纫机底板的内腔,其中内腔加工包括缝纫机底板背面的铣削加工、缝纫机底板背面的钻孔加工以及缝纫机底板内腔的攻丝;第三步,缝纫机底板的内腔加工完毕后,将工件装夹在缝纫机底板下轴孔、边轴孔粗打孔装置上,在缝纫机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根钻刀,通过缝纫机底板两端的钻刀向中间移动来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底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将缝纫机底板的毛坯料装夹在立式铣床,同时铣削的方式粗铣缝纫机底板的大面,缝纫机底板的大面粗铣完毕后,在粗铣完毕的缝纫机底板装夹在其他的立式铣床,然后对缝纫机底板的大面进行精铣;第二步,缝纫机底板大面精铣完毕后,同时立式铣床对缝纫机底板的周边进行铣削加工,然后通过立式数控铣床加工缝纫机底板的内腔,其中内腔加工包括缝纫机底板背面的铣削加工、缝纫机底板背面的钻孔加工以及缝纫机底板内腔的攻丝;第三步,缝纫机底板的内腔加工完毕后,将工件装夹在缝纫机底板下轴孔、边轴孔粗打孔装置上,在缝纫机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根钻刀,通过缝纫机底板两端的钻刀向中间移动来对缝纫机底板的中间的下轴孔及两侧的边轴孔同时进行打孔粗加工,同时钻刀加工过后的下轴孔与边轴孔均留有余量,便于后续的精加工;第四步,缝纫机底板安装在立式加工中心中,对大面和背面的加工内容进行加工,所述缝纫机底板安装在立式加工中心中,以大面定位安装两块缝纫机底板,缝纫机底板的背面朝上,以背面定位安装两块,缝纫机底板的大面朝上,共并排安装四块缝纫机底板,实现在同一台机床上完成大面及背面的精加工;第五步,将三头钻加工完毕的缝纫机底板转移到四轴立式加工中心进行精加工,将多个缝纫机底板依次并排装夹,四轴立式加工中心的刀盘更换刀具,对缝纫机底板的边轴孔进行镗孔加工,当刀具对缝纫机底板上的第一层隔板完成镗孔加工后,刀具上升,四轴加工中心内的缝纫机底板移动,刀具依次完成多个缝纫机底板的第一层隔板的镗孔加工;第六步,刀盘更换刀具,刀具对缝纫机底板第二层隔板上的边轴孔进行镗孔加工,其中刀具组合刀具,刀具的中段对缝纫机底板第一层隔板上的边轴孔进行精镗,然后刀具上升,四轴加工中心内的缝纫机底板移动,刀具依次完成多个缝纫机底板第二层隔板上边轴孔的粗镗与第一层隔板上边轴孔的精镗,在后续的边轴孔与下轴孔镗孔加工的过程中,刀具对缝纫机底板上的某一层隔板上的边轴孔或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建春陈继斌刘浩刘轶全厚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凯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