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进来专利>正文

架体改良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22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架体改良接头,主要是为改善传统架体的接头无法有效将上节管迫紧且会损及管体结构的缺陷所为的改良创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在接头本体套孔的孔壁处轴向地一体成型有一端与本体相连而另一端则呈悬空的弹性迫片,并于该迫片与接头本体间再插入一金属间隔片,当旋紧旋钮时可藉金属间隔片间接推动该弹片迫片,不但可藉弹性迫片轴向延伸的大面积型态迫紧节管而获得更高的摩擦阻力,据以更稳固地定位上节管,并且又不会直接损及各节管以及弹性迫片的表面结构,确保使用的耐久性与美观性。(*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架体改良接头本技术涉及一种架体接头,更具体面言,特别是指供套接在各种可伸缩架体的上下二相邻节管间而可藉转动旋钮而适时释放或束紧上节管,据以调整架体高矮度的一种创新构造的架体改良接头。一般为能灵活地依使用者的身高、坐姿、使用习惯或是取用物体的方便而适当变更桌体或架体的高度,其简易的一种方法即是将其支撑杆件制作成为由不同管径大小的二个以上节管相套接而构成可伸长或缩短的形态,并为利于手动调整,在上下二节管间亦会套接螺设有旋钮的调整接头,如图1所示即为一种经常使用在麦克风架、乐器架与多种工作桌台上的接头1,该接头1的结构是将其套孔的孔径设计为上小下大的双阶层型态,即上环阶10的圆径相当于上节管20外径而下环阶11的圆径则相当于下节管21的外径,使其不连续的阶面22能顶抵于下节管21顶部而获得定位,并容许上节管20能自由进出下节管21,惟在接头1上另径向螺设有单一旋钮12,利用旋紧该旋钮12而能藉其螺杆端部抵迫上节管20而定位,然而,实际上由于该旋钮12仅是以点接触方式抵触上节管20管壁,是以一方面因彼此间的接触面积过于狭小,且力的作用点又单一,故势必将导致顶持力量不足,而使上节管20在受压下随时有可能向下滑落,危险至极,另一方面又因仅凭面积极小的端点接触,故在相同的顶推施力下该旋钮12的端部将会对上节管20对应处产生极大的集中压力,使其管体表面会在多次的调整过程中遭到戳损刮伤,致斑驳锈蚀,实甚有碍观瞻,甚至会使管体因受压而凹陷变形,影响往后的定位效果。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乃经详细思索,并积多年专业从事各类型置物架体的研究开发与市场行销经验,几经试制与试作,终于开发出定位效果更佳且更确实的一种架体改良接头。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架体改良接头,主要是在接头本体套孔的孔壁处轴向地成型有一端与本体相连而另一端则悬空的弹性迫片,并于该迫片内侧再插入一金属间隔片,当旋紧旋钮时可藉金属间隔片间接推动该弹性迫片,不但可因接触面积增大而能更有效地迫紧上、下节管,且又不会损及上、下节管与弹性迫片的表面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架体改良接头,该接头的套孔孔径制作成上小下大的双环阶型态,以供套接于下节管后而供上节管自由伸进,伸出下节管,并能藉转动螺设在接头旁的旋钮而能适时迫紧或释放上节管,其特征在于:接头套孔的孔壁对应于旋钮处沿轴向至少一体成型有一个一端与该接头本体相连而另一端则呈悬空状态的弹性迫片,并令该弹性迫片与接头本体间预留有狭缝以供插置一金属间隔片,当转紧旋钮时,该旋钮能藉金属间隔片间接推动弹性迫片而迫紧节管。接头相对于套孔的上环阶与下环阶处各设有一旋钮。弹性迫片与金属间隔片的长度与接头本-->体的轴向长度相当,且数量为单一。在接头套孔上,下环阶的相反侧边上分别各设有一组弹性迫片与金属间隔片,且配合地对应设置二旋钮而能独立地操控二弹性迫片分别迫紧上、下节管。综上所述,本技术上述所揭示的架体改良接头,藉由于套孔周边直接一体成型有弹性迫片并插设一金属间隔片而确实能将节管稳固迫紧并防止旋钮破坏管体结构,故本技术的实用性与进步性应已毋庸置疑,又本技术的构造亦不曾见于同类产品及公开使用,申请前更未见于诸类刊物上,所以,其亦符合新颖性的要求。图1是已有技术的一种接头的结构平面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平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结构平面剖视图。图号说明:1.接头     10.上环阶    11.下环阶12.旋钮    20.上节管    21.下节管22.阶面    3.接头       30.上环阶31.下环阶  32.凸块      320.螺孔321.螺孔   322.狭缝     323.容置槽33.上旋钮  330.螺母     34.下旋钮340.螺母   35.弹性迫片  36.间隔片37.阶面    40.上节管    41.下节管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首先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架体改良接头的一较佳实施例,该接头3本体套孔的孔壁亦如已有技术结构般地制作成有圆径较小的上环阶30以及圆径较大的下环阶31以分别对应于上节管40与下节管41,其中接头3本体的一侧边凸出成型有矩形凸块32,凸块32的外侧面上、下方分别对应于上环阶30与下环阶31处设有螺孔320、321,以供上旋钮33与下旋钮34可螺锁其中,凸块32的内侧面则形成有上端与本体相连而下端则呈悬空状态的一轴向弹性迫片35,并令其与凸块32间形成有T形空间以使其狭缝322可插设金属间隔片36而容置槽323则恰可置入供二旋钮螺设而定位的螺母330、340。如此如图4所示,当将该接头3套入下节管41而使其二环阶间的阶面37顶抵于下节管41顶面上时,可先旋紧下旋钮34,使其直接抵迫金属间隔片36再间接推动弹性迫片35而令该弹性迫片35下段能迫贴下节管41而先行定位,续调整上节管40的位置相对于下节管41至适当相对凸伸长度后锁紧上旋钮33,即可藉由金属间隔片36的中介而再令弹性迫片35的上段紧密地迫压上节管40管壁,使上节管40、下节管41与接头3三者彼此间能稳固地相结合。-->由此可知,本技术的弹性迫片35充分利用摩擦阻力原理中其摩擦面积的计算是针对二物体间受外力作用而实际可产生相对位移的接触面积而言,即上、下节管40、41间的摩擦力方向是于轴向上,故乃特别将弹性迫片35亦相对应地设计成轴向的延伸,而能增强其间的摩擦阻力,并且不仅如此,弹性迫片35于迫紧节管时更会连带横向挤压各节管而迫使各节管同时能与其对应环阶之间产生环形面积的紧密迫贴作用,即其间的接触面积将自弹性迫片35自动扩大延伸至几近整个套孔孔壁的表面积,而能因此有效确保上节管40不致有滑落之虑。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各旋钮的金属螺杆顶端并不直接顶触上、下节管40、41或弹性迫片35,而是先顶抵在同为坚硬材质的金属间隔片36后再承续该顶推的力量而间接推压弹性迫片35,故各旋钮的螺杆顶端并不会刮损上、下节管40、41的管体表面,亦不致戳穿弹性迫片35,且弹性迫片35的面积又大而能分散外力,大幅消减对各节管管壁产生的压力,使各节管更不会因此而变形,而能保持各构件的完整性,坚固而耐用。又,于前述实施例中为同时固定上、下节管40、41与接头3,故是采用上、下二个旋钮,其中下旋钮34于接头3套接于下节管41上后通常即不再予以任意拆卸分离,故亦可以一般的螺杆直接代替使用(如本例中即是),同时又为避免上、下旋钮33、34同时迫紧同一弹性迫片35时偶有互相干扰之虑,可如图5所示般地将二旋钮分开装设在接头3本体的相对应二侧边上,即于上环阶30上设有独立的弹性迫片35与金属间隔片36,同时于另一对应边的下环阶31上亦设有独立的弹性迫片35与金属间隔片36,而各别受对应的旋钮所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架体改良接头,该接头的套孔孔径制作成上小下大的双环阶形态,以供套接于下节管后而供上节管自由伸进、伸出下节管,并能藉转动螺设在接头旁的旋钮而能适时迫紧或释放上节管,其特征在于:接头套孔的孔壁对应于旋钮处沿轴向至少一体成型有一个一端与该 接头本体相连而另一端则呈悬空状态的弹性迫片,并令该弹性迫片与接头本体间预留有狭缝以供插置一金属间隔片,当转紧旋钮时,该旋钮能藉金属间隔片间接推动弹性迫片而迫紧节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体改良接头,该接头的套孔孔径制作成上小下大的双环阶形态,以供套接于下节管后而供上节管自由伸进、伸出下节管,并能藉转动螺设在接头旁的旋钮而能适时迫紧或释放上节管,其特征在于:接头套孔的孔壁对应于旋钮处沿轴向至少一体成型有一个一端与该接头本体相连而另一端则呈悬空状态的弹性迫片,并令该弹性迫片与接头本体间预留有狭缝以供插置一金属间隔片,当转紧旋钮时,该旋钮能藉金属间隔片间接推动弹性迫片而迫紧节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进来
申请(专利权)人:杨进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