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污染物制成的生态模块和沙漠治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597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模块,包括塑料容器,自下而上依次置于塑料容器内的吸水层、土壤层、土壤表层和置于塑料容器内的生物棒;所述吸水层为消毒灭菌后的机织物,所述土壤层为沙子、粘土和酵母菌粉用食用粥混合物,所述土壤表层为合成纤维或化学纤维絮、粘土、沙子和食用粥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植物成活率高且能有效得治理沙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种污染物制成的生态模块和沙漠治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沙漠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模块和基于生态模块沙漠治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而沙漠面积已占陆地总面积的20%,还有43%的土地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现有的治理沙漠方法主要采用植树造林的方式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其次,中国专利专利公布号为CN109287351A、专利申请号为201811442523.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沙漠治理的方法,具体公开了将透明材料裁成块铺设在沙漠表面,相邻透明材料之间设置有2-4mm间隙,用来收集雨水;所述透明材料设置有固定孔,采用地钉穿过固定孔与沙漠固定连接;所述透明材料为四边形切去四角构造,相邻透明材料的切去四角部分构成种植区,所述种植区种植花棒、沙枣梭梭、红柳、胡杨等沙生耐盐植物,沙漠有机层形成后,撤去透明材料和地钉,继续下一个沙漠治理,所述透明材料和地钉可重复利用。这种沙漠治理的方法,通过将透明材料分片覆盖在沙漠表面,并通过地钉固定,通过绳索将透明材料连成块,对沙漠保水相当的有益效果且为树种生存提供有利条件,但没有从流沙的治理入手由于流沙破坏使得植被的成活率不高,导致治理效果不佳;不能有效沙地变土壤问题,沙地仍然为沙地其有机层薄仍然不利于植被的存活治理效果不佳;撤去透明材料和地钉后,时阻止了水的蒸发效果差,同样导致治理效果不佳。专利技术人通过调研和长时间的研究,认为现有沙漠治理的方法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于流沙区域内生长、成活率高的生态模块,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改变植被生长层土壤、保水性能好且能大面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的沙漠治理的方法。其通过改变超声电机电端负载和压电耦合实现电机频率的调节,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沙漠治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多面体上开口容器,用于将治理的土地隔开;S2:消毒灭菌后机织物制作15-25cm的吸水层,放在容器的最底层,用于吸收大自然提供的雪水、雨水;S3:将沙子、粘土和酵母菌粉用食用粥拌匀制成65-75cm土壤层,用于作物扎根和生存;S4:将合成纤维或化学纤维絮和粘土、沙子用食用粥粘合制成10-15cm土壤表层,用于抗击风沙和阳光照射的热量挥发;S5:将有机纤维、酵母菌粉制成生物棒,所述生物棒插入容器且其下端与吸水层接触;有机纤维用于为作物提供水分,酵母菌粉用于为作物提空气载体;S6:将制备的吸水层、土壤层、土壤表层自下而上依次放入容器并插入生物后形成生态模块,将生态模块在冬初大雪来临之前植入沙漠中;S7:次年春天在所述生物棒内植入作物种子和/或种块。进一步,所述S6中,生态模块植入在降水量250mm以上的沙漠中。进一步,所述S6中,生态模块植入在沙漠中的流沙中。进一步,所述容器长1m,宽1m,高1m,壁厚0.1m,在沙漠中每亩666块放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态模块,包括塑料容器,自下而上依次置于塑料容器内的吸水层、土壤层、土壤表层和置于塑料容器内的生物棒;所述吸水层为消毒灭菌后的机织物,所述土壤层为沙子、粘土和酵母菌粉用食用粥混合物,所述土壤表层为合成纤维或化学纤维絮、粘土、沙子和食用粥混合物。进一步,所述机织物为棉毛麻有机织物,厚度为15-25cm。进一步,所述土壤层的沙子、粘土的比例为1:1,土壤层的其厚度为65-75cm,所述土壤表层的粘土、沙子比例为1:1且合成纤维或化学纤维絮为2kg,土壤表层厚度为10-15cm。进一步,所述的生物棒包括机纤维、酵母菌粉和种子。进一步,所述种子植物的块茎。进一步,所述食用粥为小麦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吸水层、土壤层、土壤表层自下而上依次放入容器并插入生物后形成生态模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符合作物生长条件的无机物、有机物、空气、水分、生物的五大要素,是一个个的独立作物生长空间,使其作物成活率高。其次,生态模块包括多面体上开口容器且该容器沙漠治理完毕后不撤除长时间以后所述土壤层、土壤表层和生长在其的作物有利于改善沙漠土壤结构,同时能够收集和存储遇雪水和雨水且土壤表层对阳光有折射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为作物提供了宝贵的水份确保了作物的存活和长期生长。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结合下文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生态模块图。图中:1、生物棒;2、土壤表层;3、土壤层;4、吸水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沙漠治理的方法,制作多面体上开口容器,用于将治理的土地隔开;S2:消毒灭菌后机织物制作15-25cm的吸水层,放在容器的最底层,用于吸收大自然提供的雪水、雨水;S3:将沙子、粘土和酵母菌粉用食用粥拌匀制成65-75cm土壤层,用于作物扎根和生存;S4:将合成纤维或化学纤维絮和粘土、沙子用食用粥粘合制成10-15cm土壤表层,用于抗击风沙和阳光照射的热量挥发;S5:将有机纤维、酵母菌粉制成生物棒,所述生物棒插入容器且其下端与吸水层接触;有机纤维用于为作物提供水分,酵母菌粉用于为作物提空气载体;生物棒和上述吸水层为作物有节制的供水优化供水为作物提供更长时间的供水且避免出现水泡根或茎导致的腐烂。S6:将制备的吸水层、土壤层、土壤表层自下而上依次放入容器并插入生物后形成生态模块,将生态模块在冬初大雪来临之前植入沙漠中;避免的种子被冻坏,并且其营养成分所在的环境是在冬天所以有类似冷藏的效果,保证营养成分不会变质,以使得次年为作物提供营养。S7:次年春天在所述生物棒内植入作物种子和/或种块。优先的,所述S6中,生态模块植入在降水量250mm以上的沙漠中,所述S6中,生态模块植入在沙漠中的流沙中。所述容器长1m,宽1m,高1m,壁厚0.1m,在沙漠中每亩666块放置。所述多面体上开口容器可采用白色污染物,例如那分解的塑料垃圾质粒后重塑成,将其以每亩666块放置防止于流沙区域中,利用塑料不属水的特性和沙漠表层完全隔离阻止雨水、雪水下渗以完成保水和存水。并将容器置入沙漠中,在1m左右处通过土壤层、土壤表层改善1m左右的沙漠土壤结构,以彻底治理。进一步的,将666块的生态模块至于流沙区域做到了先治理流沙入手继而有效避免存活的作物又被流沙覆盖而死亡,使得前期治理工作功亏一篑。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态模块,包括塑料容器,自下而上依次置于塑料容器内的吸水层4、土壤层3、土壤表层2和置于塑料容器内的生物棒1;所述吸水层为消毒灭菌后的机织物,所述土壤层为沙子、粘土和酵母菌粉用食用粥混合物,所述土壤表层为合成纤维或化学纤维絮、粘土、沙子和食用粥混合物。所述机织物为棉毛麻有机织物,厚度为15-25cm。所述土壤层的沙子、粘土的比例为1:1,土壤层的其厚度为65-75cm,所述土壤表层的粘土、沙子比例为1:1且合成纤维或化学纤维絮为2kg,土壤表层厚度为10-15cm。所述食用粥为小麦粥。优选的,为棉毛麻有机织物厚度为20cm、土壤表层厚度为10cm。所述的生物棒包括机纤维、酵母菌粉和种子,所述种子为植物的块茎。所述块茎可以是上药茎快或山药蛋,当然还可以其他耐旱型作物的根茎。所述多面体上开口容器可采用白色污染物,例如那分解的塑料垃圾质粒后重塑成,利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沙漠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多面体上开口容器,用于隔离下层沙漠;S2:消毒灭菌后机织物制作15‑25cm的吸水层,放在容器的最底层,用于吸收大自然提供的雪水、雨水;S3:将沙子、粘土和酵母菌粉用食用粥拌匀制成65‑75cm土壤层,用于作物扎根和生存;S4:将合成纤维或化学纤维絮和粘土、沙子用食用粥粘合制成10‑15cm土壤表层,用于抗击风沙和阳光照射的热量挥发;S5:将有机纤维、酵母菌粉制成生物棒,所述生物棒插入容器且其下端与吸水层接触;有机纤维用于为作物提供水分,酵母菌粉用于为作物提空气载体;S6:将制备的吸水层、土壤层、土壤表层自下而上依次放入容器并插入生物后形成生态模块,将生态模块在冬初大雪来临之前植入沙漠中;S7:次年春天在所述生物棒内植入作物种子和/或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漠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多面体上开口容器,用于隔离下层沙漠;S2:消毒灭菌后机织物制作15-25cm的吸水层,放在容器的最底层,用于吸收大自然提供的雪水、雨水;S3:将沙子、粘土和酵母菌粉用食用粥拌匀制成65-75cm土壤层,用于作物扎根和生存;S4:将合成纤维或化学纤维絮和粘土、沙子用食用粥粘合制成10-15cm土壤表层,用于抗击风沙和阳光照射的热量挥发;S5:将有机纤维、酵母菌粉制成生物棒,所述生物棒插入容器且其下端与吸水层接触;有机纤维用于为作物提供水分,酵母菌粉用于为作物提空气载体;S6:将制备的吸水层、土壤层、土壤表层自下而上依次放入容器并插入生物后形成生态模块,将生态模块在冬初大雪来临之前植入沙漠中;S7:次年春天在所述生物棒内植入作物种子和/或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生态模块植入在降水量250mm以上的沙漠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漠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生态模块植入在沙漠中的流沙中。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庆黄名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威特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