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87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22:06
在沿着层叠方向观察第一层(10)时,第一流路(11)沿着与第一流路(11)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从第一层(10)的一端部延伸到另一端部。在沿着层叠方向观察第二层(20)时,第二流路(21)沿着与第二流路(21)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从第二层(20)的一端部延伸到另一端部。这里,在沿着层叠方向观察第一层(10)时,第一流路(11)具有蜿蜒的形状,和/或,在沿着层叠方向观察第二层(20)时,第二流路(21)具有蜿蜒的形状。

Water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水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热交换器,特别是涉及如下的水热交换器:其由第一层和第二层层叠起来而构成,所述第一层形成有多列供作为第一流体的水流动的第一流路,所述第二层形成有多列供作为第二流体的制冷剂流动的第二流路,所述水热交换器进行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热交换。
技术介绍
以往,在热泵式冷暖气设备或热泵式热水器等中,使用了进行作为第一流体的水与作为第二流体的制冷剂(氟利昂制冷剂、自然制冷剂、盐水等)的热交换的水热交换器。作为这样的水热交换器,有的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7102号公报)所示,由第一层和第二层层叠起来而构成,所述第一层形成有多列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流路,所述第二层形成有多列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流路。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以往的水热交换器,通过缩小第一流路或第二流路的流路截面积,从而能够实现高性能化和紧凑化。但是,考虑压力损失的增大及流路的阻塞等,缩小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的流路截面积存在限度,因此,为了实现进一步的高性能化和紧凑化,需要在流路形状上想办法等。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水热交换器中,所述水热交换器由第一层和第二层层叠起来而构成,所述第一层形成有多列供作为第一流体的水流动的第一流路,所述第二层形成有多列供作为第二流体的制冷剂流动的第二流路,所述水热交换器进行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热交换,通过在流路形状上想办法,从而实现进一步的高性能化和紧凑化。第一方面的水热交换器由第一层和第二层层叠起来而构成,所述第一层形成有多列供作为第一流体的水流动的第一流路,所述第二层形成有多列供作为第二流体的制冷剂流动的第二流路,所述水热交换器进行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热交换。在沿着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层叠方向观察第一层时,第一流路沿着与第一流路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从第一层的一端部延伸到第一层的另一端部。在沿着层叠方向观察第二层时,第二流路沿着与第二流路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从第二层的一端部延伸到第二层的另一端部。并且,这里,在沿着层叠方向观察第一层时,第一流路具有蜿蜒的形状,和/或,在沿着层叠方向观察第二层时,第二流路具有蜿蜒的形状。这里,如上所述,由于沿着层叠方向观察第一层及第二层时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具有蜿蜒的形状,因此,与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具有笔直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水热交换器的每单位体积的流路长度。并且,由于能够利用这样的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的蜿蜒的形状得到传热促进效果,因此,与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具有笔直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第一流路或第二流路的热传导率。这样,这里,能够实现水热交换器的高性能化和紧凑化。第二方面的水热交换器在第一方面的水热交换器中,在利用第二流体对第一流体进行加热的情况下,第一流路形成为,位于第一流体的出口附近的第一流体出口附近部的流路截面积大于比第一流体出口附近部靠上游侧的部分的流路截面积。这里,如上所述,关于第一流路,由于使第一流体出口附近部的流路截面积大于其上游侧的部分的流路截面积,因此,能够将第一流路中的第一流体的流速降低导致的热传导率的降低仅限定于第一流体出口附近部,并且能够使第一流体被加热时析出的结垢不易堵塞在第一流体出口附近部。这样,这里,能够将热传导率的降低抑制成最小限,能够抑制水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的堵塞。第三方面的水热交换器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水热交换器中,在利用第二流体对第一流体进行冷却的情况下,第二流路形成为,位于第二流体的出口附近的第二流体出口附近部的流路截面积大于比第二流体出口附近部靠上游侧的部分的流路截面积。这里,如上所述,关于第二流路,由于使第二流体出口附近部的流路截面积大于其上游侧的部分的流路截面积,因此,能够将第二流路中的第二流体的流速降低导致的热传导率的降低仅限定于第二流体出口附近部,并且能够使较多地含有随着蒸发而增加的气体成分的第二流体顺畅地流到第二流体出口附近部。这样,这里,能够将热传导率的降低抑制成最小限,能够抑制水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的压力损失的增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热交换器的外观的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的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的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层叠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1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的图(与图2对应)。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1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的图(与图3对应)。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2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的图(与图2对应)。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2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的图(与图3对应)。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3的水热交换器的外观的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3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的图(与图3对应)。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4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的图(与图3对应)。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4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的图(与图3对应)。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5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的图(与图2对应)。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5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的图(与图2对应)。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6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的图(与图3对应)。图1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6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的图(与图3对应)。图1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6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的图(与图3对应)。图1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6的水热交换器的第二流路的图(与图3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水热交换器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水热交换器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下面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不脱离专利技术主旨的范围内可变更。(1)结构和特征图1至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热交换器1的图。水热交换器1是在热泵式冷暖气设备或热泵式热水器等中进行作为第一流体的水与作为第二流体的制冷剂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下面的说明中,以图1至图3所示的水热交换器1的纸面近前侧的面作为基准而使用“上”、“下”、“左”、“右”、“纵”、“横”等表示方向的表述,但这些表述是为了便于说明的表述,并非指水热交换器1及其构成部分的实际的配置。水热交换器1主要具有:外壳2,其设置有进行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热交换的热交换部3;第一出入口管4a、4b,其为第一流体的出入口;和第二出入口管5a、5b,其为第二流体的出入口。热交换部3由第一层10和第二层20层叠起来而构成,所述第一层10形成有多列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流路11,所述第二层20形成有多列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流路21。这里,将第一层10与第二层20层叠的方向(这里是从图1至图3的纸面近前侧朝向纸面里侧的方向)作为层叠方向。此外,将多个第一流路11排列的方向(这里是图2的纸面左右方向)作为第一流路11的排列方向,将多个第二流路21排列的方向(这里是图3的纸面上下方向)作为第二流路21的排列方向。并且,在沿着第一层10和第二层20的层叠方向观察第一层10时,第一流路11沿着与第一流路11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这里是图2的纸面上下方向、纵向)从第一层10的一端部(图2中的第一层10的上端部)延伸到另一端部(图2中的第一层10的下端部)。此外,在沿着第一层10和第二层20的层叠方向观察第二层20时,第二流路21沿着与第二流路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热交换器(1),所述水热交换器(1)由第一层(10)和第二层(20)层叠起来而构成,所述第一层(10)形成有多列供作为第一流体的水流动的第一流路(11),所述第二层(20)形成有多列供作为第二流体的制冷剂流动的第二流路(21),所述水热交换器(1)进行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的热交换,其中,在沿着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层叠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层时,所述第一流路沿着与所述第一流路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第一层的一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一层的另一端部,在沿着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层时,所述第二流路沿着与所述第二流路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第二层的一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二层的另一端部,在沿着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层时,所述第一流路具有蜿蜒的形状,和/或,在沿着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层时,所述第二流路具有蜿蜒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13 JP 2017-0046381.一种水热交换器(1),所述水热交换器(1)由第一层(10)和第二层(20)层叠起来而构成,所述第一层(10)形成有多列供作为第一流体的水流动的第一流路(11),所述第二层(20)形成有多列供作为第二流体的制冷剂流动的第二流路(21),所述水热交换器(1)进行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的热交换,其中,在沿着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层叠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层时,所述第一流路沿着与所述第一流路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第一层的一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一层的另一端部,在沿着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层时,所述第二流路沿着与所述第二流路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所述第二层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豊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