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50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包括三个机器人本体(1、2、3)、吸盘(4)、钻头工具(5)、打磨工具(6)、转台(7)、变位机(8)、装夹虎钳(9)、原件箱(10)、成品箱(11)、围栏(12);工作时,机器人(1)通过吸盘(4)将原件箱(10)中的零部件原件(13)吸起,置于装夹虎钳(9)上并被夹紧,通过变位机(8)的驱动,零部件原件(13)依次经过机器人(2、3)工位处,分别完成钻孔与打磨工艺,最后回到机器人(1)工位处,通过机器人(1)将加工后的成品件置于成品箱(11)中;所述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能够完成码垛、钻孔、打磨工艺,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各种加工工具,完成不同工序的加工。

A Robot Pipeline Train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实训平台,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其中,工业机器人的流水线生产加工越来越多,因此对机器人流水线工艺人才的培训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现行中,机器人流水线工艺培训的相关装置与平台不多,限制了机器人流水线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包括三个机器人本体(1、2、3)、吸盘(4)、钻头工具(5)、打磨工具(6)、转台(7)、变位机(8)、装夹虎钳(9)、原件箱(10)、成品箱(11)、围栏(12);所述转台(7)为正六边形,六角处均开有螺纹孔,且均连有装夹虎钳(9)。在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中,所述装夹虎钳(9)包括底座(9-1)、转盘(9-2)、夹架(9-3)、滑块(9-4)、橡胶垫(9-5)、轴承座(9-6)、转轴(9-8)、驱动电机(9-7)、螺栓(9-9);所述底座(9-1)两端设有连接槽,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台(7)上,其顶部设有圆形凸起,所述底座(9-1)通过圆形凸起与转盘(9-2)连接,所述圆形凸起与转盘(9-2)中心处均有通孔,并通过螺栓(9-9)固定,所述螺栓(9-9)松开后,可调节转盘(9-2)转动角度,所述转盘(9-2)顶部与夹架(9-3)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4)设有T形滑槽,并与夹架(9-3)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夹架(9-3)左端与滑块(9-4)右端均设有橡胶垫(9-5),所述转轴(9-8)左端为螺纹,所述滑块(9-4)内部设有内螺纹,并与转轴(9-8)左端螺纹连接,所述转轴(9-8)右端穿过轴承座(9-6)后与驱动电机(9-7)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9-7)驱动的作用下,所述滑块(9-4)能够实现左右移动,通过调节其与夹架(9-3)左端之间的距离,可实现对物体的夹紧。在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中,所述三个机器人本体(1、2、3)均匀分布在转台(7)周围,其上的法兰端分别连有吸盘(4)、钻头工具(5)、打磨工具(6),所述转台(7)底部与变位机(8)顶部连接,所述转台(7)上均与分布六个装夹虎钳(9),零部件原件(13)置于原件箱(10)中,成品件置于成品箱(11)中,所述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由围栏(12)围住,所述围栏(12)底部设有地脚,可自由移动,工作时,机器人(1)通过吸盘(4)将原件箱(10)中的零部件原件(13)吸起,并置于相应的装夹虎钳(9)上并被夹紧,通过变位机(8)的驱动,所述转台(7)转动,并依次经过机器人(2)与机器人(3)处,分别完成钻孔与打磨工艺,最后回到机器人(1)工位处,通过机器人(1)将加工后的成品件置于成品箱(11)中。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能够完成码垛、钻孔、打磨工艺,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各种加工工具,完成不同工序的加工,并通过变位机(8)的作用,实现加工件在不同工位处的转换,所述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布置合理,占用该空间少,能够作为各种流水线加工的实训平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装夹虎钳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所述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优选实施例中,包括三个机器人本体(1、2、3)、吸盘(4)、钻头工具(5)、打磨工具(6)、转台(7)、变位机(8)、装夹虎钳(9)、原件箱(10)、成品箱(11)、围栏(12);所述转台(7)为正六边形,六角处均开有螺纹孔,且均连有装夹虎钳(9)。在本专利技术所述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夹虎钳(9)包括底座(9-1)、转盘(9-2)、夹架(9-3)、滑块(9-4)、橡胶垫(9-5)、轴承座(9-6)、转轴(9-8)、驱动电机(9-7)、螺栓(9-9);所述底座(9-1)两端设有连接槽,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台(7)上,其顶部设有圆形凸起,所述底座(9-1)通过圆形凸起与转盘(9-2)连接,所述圆形凸起与转盘(9-2)中心处均有通孔,并通过螺栓(9-9)固定,所述螺栓(9-9)松开后,可调节转盘(9-2)转动角度,所述转盘(9-2)顶部与夹架(9-3)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4)设有T形滑槽,并与夹架(9-3)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夹架(9-3)左端与滑块(9-4)右端均设有橡胶垫(9-5),所述转轴(9-8)左端为螺纹,所述滑块(9-4)内部设有内螺纹,并与转轴(9-8)左端螺纹连接,所述转轴(9-8)右端穿过轴承座(9-6)后与驱动电机(9-7)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9-7)驱动的作用下,所述滑块(9-4)能够实现左右移动,通过调节其与夹架(9-3)左端之间的距离,可实现对物体的夹紧。在本专利技术所述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三个机器人本体(1、2、3)均匀分布在转台(7)周围,其上的法兰端分别连有吸盘(4)、钻头工具(5)、打磨工具(6),所述转台(7)底部与变位机(8)顶部连接,所述转台(7)上均与分布六个装夹虎钳(9),零部件原件(13)置于原件箱(10)中,成品件置于成品箱(11)中,所述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由围栏(12)围住,所述围栏(12)底部设有地脚,可自由移动,工作时,机器人(1)通过吸盘(4)将原件箱(10)中的零部件原件(13)吸起,并置于相应的装夹虎钳(9)上并被夹紧,通过变位机(8)的驱动,所述转台(7)转动,并依次经过机器人(2)与机器人(3)处,分别完成钻孔与打磨工艺,最后回到机器人(1)工位处,通过机器人(1)将加工后的成品件置于成品箱(11)中。在本专利技术所述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能够完成码垛、钻孔、打磨工艺,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给机器人更换各种加工工具,完成不同工序的加工,并通过变位机(8)的作用,实现加工件在不同工位处的转换,所述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布置合理,占用该空间少,能够作为各种流水线加工的实训平台。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机器人本体(1、2、3)、吸盘(4)、钻头工具(5)、打磨工具(6)、转台(7)、变位机(8)、装夹虎钳(9)、原件箱(10)、成品箱(11)、围栏(12);所述转台(7)为正六边形,六角处均开有螺纹孔,且均连有装夹虎钳(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机器人本体(1、2、3)、吸盘(4)、钻头工具(5)、打磨工具(6)、转台(7)、变位机(8)、装夹虎钳(9)、原件箱(10)、成品箱(11)、围栏(12);所述转台(7)为正六边形,六角处均开有螺纹孔,且均连有装夹虎钳(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虎钳(9)包括底座(9-1)、转盘(9-2)、夹架(9-3)、滑块(9-4)、橡胶垫(9-5)、轴承座(9-6)、转轴(9-8)、驱动电机(9-7)、螺栓(9-9);所述底座(9-1)两端设有连接槽,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台(7)上,其顶部设有圆形凸起,所述底座(9-1)通过圆形凸起与转盘(9-2)连接,所述圆形凸起与转盘(9-2)中心处均有通孔,并通过螺栓(9-9)固定,所述螺栓(9-9)松开后,可调节转盘(9-2)转动角度,所述转盘(9-2)顶部与夹架(9-3)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4)设有T形滑槽,并与夹架(9-3)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夹架(9-3)左端与滑块(9-4)右端均设有橡胶垫(9-5),所述转轴(9-8)左端为螺纹,所述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