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声发射传感器安装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90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声发射传感器安装的保护装置,属于矿山岩体声发射监测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保护壳体呈圆柱形且内部中空,其内部分别设有弹簧、弹簧挡板、弹片等部件,其中弹簧两端分别与圆柱形保护壳体底部和弹簧挡板固定连接,而弹片一端则与弹簧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的凹槽,可与圆柱形壳体上设有的弹片限位卡槽结合。在使用时只需要拉动触发线,则可释放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而使得位于保护装置内部的传感器被推出该装置;该保护装置解决了声发射传感器在安装过程中与钻孔摩擦和与孔内岩石碎块的冲撞,使得传感器可以毫无损伤的安装到位,保证了传感器在工作区域监测的稳定性。

A Mine Acoustic Emission Sensor Installation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声发射传感器安装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矿山岩体声发射监测领域,涉及到一种内置弹簧式声发射传感器安装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矿山深部开采的加剧,深部地压所带来的各种工程动力灾害日益突出,因此对深部地压的监测和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声发射作为一种无损监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岩体稳定性及岩爆动力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在对深部开采的岩体进行监测时,一般是将声发射传感器探头安装在一定深度钻孔中,而钻孔的深度随工程埋深、被监测范围的增加而增加,一般为3米左右。在矿山的实际工作中,一般是先统筹各部门将安装孔打好,然后才是技术人员下井安装声发射传感器,而在这过程中,少则有1天的时间差,多则可能达到1周左右。在这个时间效应和高地应力的作用下,开始打好的钻孔完全有可能产生变形并且在孔内填塞一些岩石碎块,且这个堵塞和钻孔变形程度随着时间日益增加。而在使用安装杆加裸露的声发射探头这种传统的安装方式时,在安装杆的推力、孔内岩石碎块的阻力的夹滞作用下,处于二者之中的高灵敏度、价格昂贵的声发射探头完全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更甚者完全失灵。有鉴于此,在以上情况下,迫切需要一种在声发射传感器安装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保护并顺利完成安装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在安装过程中上述作用力对传感器造成的破坏,提供了一种在安装传感器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保护并顺利完成安装的装置。一种用于矿山声发射传感器安装的保护装置,包括触发线孔1、弹片限位卡槽Ⅰ2、弹片3、弹片限位卡槽Ⅱ4、顶盖5、传感器放置腔7、弹簧挡板8、弹簧9、数据线孔10、外接螺栓11、触发线12、数据线13、外接安装杆14、传感器16、保护壳体17、凹槽18,保护壳体17呈圆柱形且内部中空,顶部设有顶盖5,顶盖5与保护壳体17之间活动连接,顶盖为圆形5,直径等于保护壳体17顶部的外直径;弹簧挡板8为圆环形可在壳体内滑动,其外径和保护壳体17内径相同;弹簧9一端与弹簧挡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保护壳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保护壳体17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弹片限位卡槽Ⅰ2、弹片限位卡槽Ⅱ4,弹片3一端固定在弹簧挡板8上,另一端设有凹槽18,当弹簧9被压缩时凹槽18卡在弹片限位卡槽Ⅰ2上,当弹簧9释放弹力后凹槽18卡在弹片限位卡槽Ⅱ4上;弹片3上设有触发线12,触发线12穿过位于保护壳体17底部的触发线孔1延伸到保护壳体17外部,传感器16的数据线13穿过位于保护壳体17底部中央的数据线孔10延伸到保护壳体17外部;保护壳体17底部外侧设有外接螺栓11,外接螺栓11用于与外接安装杆14连接。本技术所述顶盖5与保护壳体17之间通过合页6连接。本技术所述弹簧9与保护壳体17底部之间、弹簧9与弹簧挡板8、弹片3与弹簧挡板8之间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本技术所述弹片具有高的弹性极限、疲劳极限、冲击韧性及良好的热处理性能等,常用的有碳素弹片钢、合金弹片钢、不锈弹片钢以及铜合金、镍合金和橡胶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保护装置内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护了传感器免受损害、提升了传感器在工作区的稳定性;在使用时只需要让弹簧处于稳定压缩状态,并将传感器放于传感器放置腔内,关闭顶盖后就可如常规方式一样进行安装;在此基础上,本保护装置设计的顶盖可经受住与孔内碎块岩石的剧烈碰撞,且在推进过程中一直处于闭合状态,充分的保证了高灵敏传感器的完整性。附图说明图1为保护装置中心对称剖切结构图;图2为限位卡槽局部放大图;图3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触发线孔;2-弹片限位卡槽Ⅰ;3-弹片;4-弹片限位卡槽Ⅱ;5-顶盖;6-合页;7-传感器放置腔;8-弹簧挡板;9-弹簧;10-数据线孔;11-外接螺栓;12-触发线;13-数据线;14-外接安装杆;15-钻孔;16-传感器;17-保护壳体;1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实施例1一种用于矿山声发射传感器安装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线孔1、弹片限位卡槽Ⅰ2、弹片3、弹片限位卡槽Ⅱ4、顶盖5、传感器放置腔7、弹簧挡板8、弹簧9、数据线孔10、外接螺栓11、触发线12、数据线13、外接安装杆14、传感器16、保护壳体17、凹槽18,保护壳体17呈圆柱形且内部中空,顶部设有顶盖5,顶盖5与保护壳体17之间通过合页6连接,顶盖为圆形5,直径等于保护壳体17顶部的外直径;弹簧挡板8为圆环形可在壳体内滑动,其外径和保护壳体17内径相同;弹簧9一端与弹簧挡板8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另一端和保护壳体17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保护壳体17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弹片限位卡槽Ⅰ2、弹片限位卡槽Ⅱ4,弹片3一端焊接在弹簧挡板8上,另一端设有凹槽18,当弹簧9被压缩时凹槽18卡在弹片限位卡槽Ⅰ2上,当弹簧9释放弹力后凹槽18卡在弹片限位卡槽Ⅱ4上;弹片3上设有触发线12,触发线12穿过位于保护壳体17底部的触发线孔1延伸到保护壳体17外部,传感器16的数据线13穿过位于保护壳体17底部中央的数据线孔10延伸到保护壳体17外部;保护壳体17底部外侧设有外接螺栓11,外接螺栓11用于与外接安装杆14连接。具体使用过程为:安装前先拉动触发线12来带动与弹片3紧密焊接的弹簧挡板8运动,从而使弹簧9得到压缩,直到弹片3上的凹槽18与圆柱形保护壳体上的弹片限位卡槽Ⅰ2相结合,此时弹簧处于稳定压缩状态;随后打开顶盖5将传感器16置于保护腔7内,而传感器的数据线13则先后经过弹簧挡板8、弹簧9、底部数据线孔10、外接螺栓11和外接安装杆14的内部空孔使其置于钻孔外,待传感器16在保护装置内放置好后,即可关闭顶盖5,然后在安装杆推力的作用下,使其在钻孔15内徐徐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保护装置避免了传感器16和钻孔壁面相冲撞,进一步体现了该保护装置的作用。待推进到指定安装位置后,在孔外的安装人员即可拉动触发线12,这时弹片上的凹槽18和壳体上的弹片限位卡槽Ⅰ2相脱离,因而压缩的弹簧9便会得到释放,在弹簧9释放的弹力作用下,内部的传感器16便会向前移动并推开顶盖5,待弹片3运动到弹片限位卡槽Ⅱ4时,因弹片3本身的还原性,便会使得弹片上的凹槽18和壳体上的弹片限位卡槽Ⅱ4结合,从而使得弹性能的释放得到停止,此时传感器完全脱离保护装置进而与钻孔底部相结合,最后只需要缓慢抽出安装杆便可结束本次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矿山声发射传感器安装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线孔(1)、弹片限位卡槽Ⅰ(2)、弹片(3)、弹片限位卡槽Ⅱ(4)、顶盖(5)、传感器放置腔(7)、弹簧挡板(8)、弹簧(9)、数据线孔(10)、外接螺栓(11)、触发线(12)、数据线(13)、外接安装杆(14)、传感器(16)、保护壳体(17)、凹槽(18),保护壳体(17)呈圆柱形且内部中空,顶部设有顶盖(5),顶盖(5)与保护壳体(17)之间活动连接,顶盖(5)为圆形,直径等于保护壳体(17)顶部的外直径;弹簧挡板(8)为圆环形可在壳体内滑动,其外径和保护壳体(17)内径相同;弹簧(9)一端与弹簧挡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保护壳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保护壳体(17)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弹片限位卡槽Ⅰ(2)、弹片限位卡槽Ⅱ(4),弹片(3)一端固定在弹簧挡板(8)上,另一端设有凹槽(18),当弹簧(9)被压缩时凹槽(18)卡在弹片限位卡槽Ⅰ(2)上,当弹簧(9)释放弹力后凹槽(18)卡在弹片限位卡槽Ⅱ(4)上;弹片(3)上设有触发线(12),触发线(12)穿过位于保护壳体(17)底部的触发线孔(1)延伸到保护壳体(17)外部,传感器(16)的数据线(13)穿过位于保护壳体(17)底部中央的数据线孔(10)延伸到保护壳体(17)外部;保护壳体(17)底部外侧设有外接螺栓(11),外接螺栓(11)用于与外接安装杆(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山声发射传感器安装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线孔(1)、弹片限位卡槽Ⅰ(2)、弹片(3)、弹片限位卡槽Ⅱ(4)、顶盖(5)、传感器放置腔(7)、弹簧挡板(8)、弹簧(9)、数据线孔(10)、外接螺栓(11)、触发线(12)、数据线(13)、外接安装杆(14)、传感器(16)、保护壳体(17)、凹槽(18),保护壳体(17)呈圆柱形且内部中空,顶部设有顶盖(5),顶盖(5)与保护壳体(17)之间活动连接,顶盖(5)为圆形,直径等于保护壳体(17)顶部的外直径;弹簧挡板(8)为圆环形可在壳体内滑动,其外径和保护壳体(17)内径相同;弹簧(9)一端与弹簧挡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保护壳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保护壳体(17)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弹片限位卡槽Ⅰ(2)、弹片限位卡槽Ⅱ(4),弹片(3)一端固定在弹簧挡板(8)上,另一端设有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恩林陈俊智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