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面抗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87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漆面抗磨检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漆面抗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顶板,顶板与底座之间通过立柱固定,所述底座的顶部放置有测试面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位于直线电机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摩擦摩擦元件以及测试面板的配合,在使用的时候,将喷漆喷涂到测试面板的顶面上,然后将测试面板放入到底座上,并且使摩擦元件覆盖在测试面板的上方,在测试的时候启动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带动摩擦元件在测试面板上摩擦,若在规定的时间后去下测试面板,上面不出现掉漆的情况,则该漆为合格产品,不需要安装与拆卸重力块,从而达到漆面耐磨检测,同时操作方便的效果。

An Anti-wear Testing Device for Paint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漆面抗磨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漆喷涂
,具体为一种漆面抗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油漆是一种能牢固覆盖在物体表面,起保护、装饰、标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学混合物涂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在现有技术中,人们通过在金属表面喷漆从而可以达到保护金属避免金属氧化出现。为了使产品在使用一定时间内,不产生掉漆脱色的问题,以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厂家需对产品外壳表层漆面作耐摩性测试,一般情况下,厂家采用一种具有一定重量的重力块固定于支撑杆上端,于支撑杆下端安装一摩擦元件,重力块重力给摩擦元件带来一定压力,并在其它传动装置的带动下使摩擦元件于物体表面摩擦,以测试物品耐磨性。但是这样的抗磨检测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厂家通过更换重力块从而改变摩擦元件对漆面的压力,在拆卸和安装重力块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另外,重力快的重力是固定的,一般一个装置需要很多个不同重力的重力块,使用起来,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漆面抗磨检测装置,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的油漆漆面检测装置使用非常麻烦可调节范围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漆面抗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底座之间通过立柱固定,所述底座的顶部放置有测试面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位于直线电机的底面,且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测试面板的顶面设置有摩擦元件,所述摩擦元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杆,所述U形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在摩擦元件的顶面,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贯穿U形杆并与U形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U形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贯穿顶板顶部与底部的十字形滑槽,所述十字形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贯穿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滑块之间螺纹连接,且螺纹柱的底端延伸至顶板的下方,所述螺纹柱的底部开设有盲孔,所述滑杆的顶端延伸至盲孔的内部,且滑杆与盲孔之间过盈连接,所述螺纹柱与U形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缠绕在滑杆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分布在测试面板的前后左右四侧并与测试面板之间接触。优选的,所述测试面板为板状结构,且测试面板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槽。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的中心处呈突出状,且直线电机设置在突出部的底部,且突出部的正面的两侧设置有刻度。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顶端位与滑块的上方并固定有调节钮。优选的,所述U形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且摩擦元件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安装在U形杆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漆面抗磨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摩擦摩擦元件以及测试面板的配合,在使用的时候,将喷漆喷涂到测试面板的顶面上,然后将测试面板放入到底座上,并且使摩擦元件覆盖在测试面板的上方,在测试的时候启动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带动摩擦元件在测试面板上摩擦,若在规定的时间后去下测试面板,上面不出现掉漆的情况,则该漆为合格产品,不需要安装与拆卸重力块,从而达到漆面耐磨检测,同时操作方便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弹簧的压力代替传统重力块的设置,在使用的时候简单方便,同时在调节压力大小时,通过转动螺纹柱,从而控制螺纹柱的升降,通过控制螺纹柱升降,从而改变弹簧的长度,从而达到了改变压力大小的目的,相比较传统重力块调节压力,压力调节范围大,误差小,并且调节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板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测试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立柱、3顶板、4测试面板、5调节钮、6直线电机、7固定杆、8摩擦元件、9U形杆、10滑杆、11十字形滑槽、12滑块、13螺纹柱、14盲孔、15弹簧、16限位元件、17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漆面抗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与底座1之间通过立柱2固定,立柱2有四根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四角处,且立柱2的顶部与顶板3的底部固定,立柱2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所述底座1的顶部放置有测试面板4,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元件16,所述限位元件16分布在测试面板4的前后左右四侧并与测试面板4之间接触,测试面板4为板状结构,且测试面板4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槽17,四块限位元件16放置测试面板4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出现晃动的情况,弧形槽17的设置,方便将测试面板4取出,所述顶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直线电机6,直线电机6的型号为CK85-F0,所述直线电机6的输出端位于直线电机6的底面,且直线电机6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7,所述测试面板4的顶面设置有摩擦元件8,所述摩擦元件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杆9,所述U形杆9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在摩擦元件8的顶面,U形杆9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且摩擦元件8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安装在U形杆9上,所述固定杆7的底端贯穿U形杆9并与U形杆9之间滑动连接,所述U形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10,所述顶板3上开设有贯穿顶板3顶部与底部的十字形滑槽11,所述十字形滑槽1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上贯穿设置有螺纹柱13,所述螺纹柱13与滑块12之间螺纹连接,螺纹柱13的顶端位与滑块12的上方并固定有调节钮5,且螺纹柱13的底端延伸至顶板3的下方,所述螺纹柱13的底部开设有盲孔14,所述滑杆10的顶端延伸至盲孔14的内部,且滑杆10与盲孔14之间过盈连接,所述螺纹柱13与U形杆9之间设置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缠绕在滑杆10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顶板3的底部的中心处呈突出状,且直线电机6设置在突出部的底部,且突出部的正面的两侧设置有刻度。在使用时,将油漆喷涂到测试面板4上,向上抬起摩擦元件8,然后将测试面板放置到底座1上,并且使其在限位元件16之间进行定位,然后松开摩擦元件8,在弹簧15弹力的作用下,摩擦元件8会挤压测试面板4,然后启动直线电机6,当直线电机6启动后会带动固定杆7前后移动,当固定板7进行移动的时候会带动U形杆9以及U形杆9底部的摩擦元件8前后移动,摩擦元件8会在测试面板4的表面进行摩擦,从而测试漆面的抗磨能力,另外,当需要调节压力时,转动调节钮5,当调节钮5进行转动时,调节钮5会带动螺纹柱13进行转动,当螺纹柱13进行转动的时候会进行升降,当螺纹柱13进行升降的时候,会改变弹簧15的长度,通过改变弹簧15的长度,从而达到了改变摩擦元件8与测试面板4之间压力大小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弹簧15的压力代替传统重力块的设置,在使用的时候简单方便,同时在调节压力大小时,通过转动螺纹柱13,从而控制螺纹柱13的升降,通过控制螺纹柱13升降,从而改变弹簧15的长度,从而达到了改变压力大小的目的,相比较传统重力块调节压力,压力调节范围大,误差小,并且调节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漆面抗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与底座(1)之间通过立柱(2)固定,所述底座(1)的顶部放置有测试面板(4),所述顶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直线电机(6),所述直线电机(6)的输出端位于直线电机(6)的底面,且直线电机(6)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7),所述测试面板(4)的顶面设置有摩擦元件(8),所述摩擦元件(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杆(9),所述U形杆(9)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在摩擦元件(8)的顶面,所述固定杆(7)的底端贯穿U形杆(9)并与U形杆(9)之间滑动连接,所述U形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10),所述顶板(3)上开设有贯穿顶板(3)顶部与底部的十字形滑槽(11),所述十字形滑槽(1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上贯穿设置有螺纹柱(13),所述螺纹柱(13)与滑块(12)之间螺纹连接,且螺纹柱(13)的底端延伸至顶板(3)的下方,所述螺纹柱(13)的底部开设有盲孔(14),所述滑杆(10)的顶端延伸至盲孔(14)的内部,且滑杆(10)与盲孔(14)之间过盈连接,所述螺纹柱(13)与U形杆(9)之间设置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缠绕在滑杆(10)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面抗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与底座(1)之间通过立柱(2)固定,所述底座(1)的顶部放置有测试面板(4),所述顶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直线电机(6),所述直线电机(6)的输出端位于直线电机(6)的底面,且直线电机(6)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7),所述测试面板(4)的顶面设置有摩擦元件(8),所述摩擦元件(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杆(9),所述U形杆(9)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在摩擦元件(8)的顶面,所述固定杆(7)的底端贯穿U形杆(9)并与U形杆(9)之间滑动连接,所述U形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10),所述顶板(3)上开设有贯穿顶板(3)顶部与底部的十字形滑槽(11),所述十字形滑槽(1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上贯穿设置有螺纹柱(13),所述螺纹柱(13)与滑块(12)之间螺纹连接,且螺纹柱(13)的底端延伸至顶板(3)的下方,所述螺纹柱(13)的底部开设有盲孔(14),所述滑杆(10)的顶端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涂邦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