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轴端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65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40
一种新型的轴端密封装置,传动轴上安装有轴承,靠套筒固定轴承内环,靠轴承端盖固定轴承外环;传动轴上还依次安装有叶轮Ⅰ、叶轮Ⅱ、叶轮Ⅲ,轴向靠弹性挡圈固定,周向靠平键联接,实现三个叶轮随传动轴同步转动,在轴承端盖内部形成中间高压两侧低压的压力区域,解决高速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在穿越隧道时因活塞风作用产生减速器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导致润滑油渗漏问题;8个锥形叶轮挡块均布焊接在叶轮环内部,形成大小端狭缝,大端狭缝安装在轴承端;叶轮Ⅲ与叶轮Ⅰ结构相同,同向安装,叶轮Ⅱ上均布8个狭缝。给出了叶轮的结构尺寸取值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动车组列车穿越隧道时的减速器渗油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度高等优点。

A New Type of Shaft End Sea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轴端密封装置
本专利技术技术主要涉及一种轴端密封结构,特别适用于动车组列车减速器,属于机械设备密封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动车组列车“和谐号”、“复兴号”更是中国的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名片,为应对更加快的运行速度及更加复杂多变的地形,对于动车组列车动力部分中的减速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轴端密封装置,将叶轮组与迷宫密封相结合,通过叶轮组结构随传动轴同步旋转,在轴承端盖内部形成中间高压两侧低压的不同压力区域,来解决因高速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在穿越隧道时因活塞风的作用所产生减速器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导致的润滑油渗漏问题。这种新型减速器轴端密封装置能让减速器在更加复杂的工况下平稳的运行。解决了动车组列车穿越隧道时产生的减速器渗油问题,结构简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提出,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减速器轴端密封装置,以达到解决动车组列车穿越隧道时产生的减速器渗油问题、提高减速器轴端的密封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现实的:一种新型的轴端密封装置,包括箱体、轴承、轴承端盖、轴用弹性挡圈、传动轴、平键、套筒、叶轮Ⅰ、叶轮Ⅱ、叶轮Ⅲ、弹性垫片、六角螺栓、六角螺母、石棉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上安装有轴承,靠套筒轴向固定轴承内环,靠用弹性垫片、六角螺栓、六角螺母固定在箱体上的轴端盖轴向固定轴承外环;轴承端盖与箱体接触平面填充石棉垫密封;传动轴上还依次安装有叶轮Ⅰ、叶轮Ⅱ、叶轮Ⅲ,轴向靠轴用弹性挡圈固定,周向靠平键联接,实现三个叶轮随传动轴同步转动,在轴承端盖内部形成中间高压两侧低压的压力区域;所述的叶轮Ⅰ由叶轮环和叶轮挡块组成,8个锥形叶轮挡块均布焊接在叶轮环内部,形成大小端狭缝,大端狭缝安装在轴承端;叶轮Ⅲ与叶轮Ⅰ结构相同,同向安装;叶轮Ⅱ上均布8个狭缝;轴承端盖上设有迷宫密封槽。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轴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Ⅰ、叶轮Ⅲ的结构尺寸取值范围:叶轮外径ΦD1的尺寸范围为:ΦD1≥178mm,叶轮厚度L1的尺寸范围为:L1≥0.08D1,叶轮挡块(82)小端直径R1的尺寸范围为:0<R1≤R2,叶轮挡块(82)大端直径R2的尺寸范围为:5mm≤R2≤0.08D1,叶片个数X1范围为:X1≥5,叶轮转速n1取值范围为:n1≥1500r/min;叶轮Ⅱ的密封结构尺寸取值范围如下:叶轮外径ΦD2的尺寸范围为:ΦD2=ΦD1,叶轮厚度L2的尺寸范围为:0.028D1≤L2≤0.056D1,叶片个数X2范围为:X2≥6,叶轮转速n2取值范围为:n2=n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1、结构简单、体积小;2、解决了动车组列车穿越隧道时的减速器渗油问题;3、改善了减速器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共有附图9幅。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叶轮Ⅰ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后视图;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图7是图4的B-B剖视图;图8是叶轮Ⅱ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图中,1、箱体,2、轴承,3、轴承端盖,4、轴用弹性挡圈,5、传动轴,6、平键,7、套筒,8、叶轮Ⅰ,81、叶轮环,82、叶轮挡块,9、叶轮Ⅱ,10、叶轮Ⅲ,11、弹性垫片,12、六角螺栓,13、六角螺母,14、石棉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的一种新型的轴端密封装置,包括箱体1、轴承2、轴承端盖3、轴用弹性挡圈4、传动轴5、平键6、套筒7、叶轮Ⅰ8、叶轮Ⅱ9、叶轮Ⅲ10、弹性垫片11、六角螺栓12、六角螺母13、石棉垫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5上安装有轴承2,靠套筒7轴向固定轴承2内环,靠用弹性垫片11、六角螺栓12、六角螺母13固定在箱体1上的轴端盖3轴向固定轴承2外环;轴承端盖3与箱体1接触平面填充石棉垫14密封;传动轴5上还依次安装有叶轮Ⅰ8、叶轮Ⅱ9、叶轮Ⅲ10,轴向靠轴用弹性挡圈4固定,周向靠平键6联接,实现三个叶轮随传动轴5同步转动,在轴承端盖3内部形成中间高压两侧低压的压力区域;所述的叶轮Ⅰ8由叶轮环81和叶轮挡块82组成,8个锥形叶轮挡块82均布焊接在叶轮环81内部,形成大小端狭缝,大端狭缝安装在轴承2端;叶轮Ⅲ10与叶轮Ⅰ8结构相同,同向安装;叶轮Ⅱ9上均布8个狭缝;轴承端盖3上设有迷宫密封槽。叶轮Ⅰ8、叶轮Ⅲ10的结构尺寸取值范围:叶轮外径ΦD1的尺寸范围为:ΦD1≥178mm,叶轮厚度L1的尺寸范围为:L1≥0.08D1,叶轮挡块(82)小端直径R1的尺寸范围为:0<R1≤R2,叶轮挡块(82)大端直径R2的尺寸范围为:5mm≤R2≤0.08D1,叶片个数X1范围为:X1≥5,叶轮转速n1取值范围为:n1≥1500r/min;叶轮Ⅱ9的密封结构尺寸取值范围如下:叶轮外径ΦD2的尺寸范围为:ΦD2=ΦD1,叶轮厚度L2的尺寸范围为:0.028D1≤L2≤0.056D1,叶片个数X2范围为:X2≥6,叶轮转速n2取值范围为:n2=n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轴端密封装置,包括箱体(1)、轴承(2)、轴承端盖(3)、轴用弹性挡圈(4)、传动轴(5)、平键(6)、套筒(7)、叶轮Ⅰ(8)、叶轮Ⅱ(9)、叶轮Ⅲ(10)、弹性垫片(11)、六角螺栓(12)、六角螺母(13)、石棉垫(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5)上安装有轴承(2),靠套筒(7)轴向固定轴承(2)内环,靠用弹性垫片(11)、六角螺栓(12)、六角螺母(13)固定在箱体(1)上的轴端盖(3)轴向固定轴承(2)外环;轴承端盖(3)与箱体(1)接触平面填充石棉垫(14)密封;传动轴(5)上还依次安装有叶轮Ⅰ(8)、叶轮Ⅱ(9)、叶轮Ⅲ(10),轴向靠轴用弹性挡圈(4)固定,周向靠平键(6)联接,实现三个叶轮随传动轴(5)同步转动,在轴承端盖(3)内部形成中间高压两侧低压的压力区域;所述的叶轮Ⅰ(8)由叶轮环(81)和叶轮挡块(82)组成,8个锥形叶轮挡块(82)均布焊接在叶轮环(81)内部,形成大小端狭缝,大端狭缝安装在轴承(2)端;叶轮Ⅲ(10)与叶轮Ⅰ(8)结构相同,同向安装;叶轮Ⅱ(9)上均布8个狭缝;轴承端盖(3)上设有迷宫密封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轴端密封装置,包括箱体(1)、轴承(2)、轴承端盖(3)、轴用弹性挡圈(4)、传动轴(5)、平键(6)、套筒(7)、叶轮Ⅰ(8)、叶轮Ⅱ(9)、叶轮Ⅲ(10)、弹性垫片(11)、六角螺栓(12)、六角螺母(13)、石棉垫(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5)上安装有轴承(2),靠套筒(7)轴向固定轴承(2)内环,靠用弹性垫片(11)、六角螺栓(12)、六角螺母(13)固定在箱体(1)上的轴端盖(3)轴向固定轴承(2)外环;轴承端盖(3)与箱体(1)接触平面填充石棉垫(14)密封;传动轴(5)上还依次安装有叶轮Ⅰ(8)、叶轮Ⅱ(9)、叶轮Ⅲ(10),轴向靠轴用弹性挡圈(4)固定,周向靠平键(6)联接,实现三个叶轮随传动轴(5)同步转动,在轴承端盖(3)内部形成中间高压两侧低压的压力区域;所述的叶轮Ⅰ(8)由叶轮环(81)和叶轮挡块(82)组成,8个锥形叶轮挡块(82)均布焊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良林佳旭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