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30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4:36
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垫圈和套筒,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向内凹进形成与连接孔连通的空腔,所述第一钢筋穿过所述套筒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钢筋位于所述套筒内的一端设有端部,所述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筋的直径,所述垫圈位于空腔内且被所述第一钢筋穿过,所述空腔远离连接孔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段,所述第二钢筋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头,所述螺纹连接头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固,可以高效、方便完成连接,连接的质量高,且在连接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钢筋转换连接。

A Connecting Device for Steel Bar Conver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发展,建筑规模的扩大,钢筋之间的连接机构已成为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施工速度与经济效益。目前不同型号的钢筋连接,传统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焊接,该方法不仅操作麻烦,质量无法控制,而且产生大量的光化学污染,废料废渣无法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垫圈和套筒,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向内凹进形成与连接孔连通的空腔,所述第一钢筋穿过所述套筒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钢筋位于所述套筒内的一端设有端部,所述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筋的直径,所述垫圈位于空腔内且被所述第一钢筋穿过,所述空腔远离连接孔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段,所述第二钢筋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头,所述螺纹连接头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空腔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空腔的直径,所述空腔朝向连接孔延伸设有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连接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向外端面还设有第二倾斜段。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远离空腔的端面向外延伸设有第三倾斜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垫圈和套筒,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向内凹进形成与连接孔连通的空腔,所述第一钢筋穿过所述套筒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钢筋位于所述套筒内的一端设有端部,所述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筋的直径,所述垫圈位于空腔内且被所述第一钢筋穿过,所述空腔远离连接孔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段,所述第二钢筋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头,所述螺纹连接头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本技术结构稳固,可以高效、方便完成连接,连接的质量高,且在连接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钢筋转换连接。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的第一钢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的第二钢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的套筒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的垫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5,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钢筋10、第二钢筋11、垫圈12和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第一端面开设有连接孔111,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向内凹进形成与连接孔111连通的空腔112,所述第一钢筋10穿过所述套筒13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钢筋10位于所述套筒13内的一端设有端部115,所述端部11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筋10的直径,所述垫圈12位于空腔112内且被所述第一钢筋10穿过,所述空腔112远离连接孔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段,所述第二钢筋11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头116,所述螺纹连接头116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空腔112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连接孔111的直径小于所述空腔112的直径,所述空腔112朝向连接孔111延伸设有第一倾斜段121,所述第一倾斜段121与连接孔111连接。所述第一钢筋10的直径小于第二钢筋11的直径,所述第一钢筋10穿过连接孔111与垫圈12和套筒13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空腔112的向外端面还设有第二倾斜段122。方便钢筋的螺旋拧入。所述连接孔111远离空腔112的端面向外延伸设有第三倾斜段123。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钢筋10的直径小于第二钢筋11的直径,将第一钢筋10的一端镦粗形成端部115,端部11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筋10的直径,所述垫圈12套设在第一钢筋10上,且与端部115抵接,此时第一钢筋10、垫圈12和套筒13形成一个整体,另一头,第二钢筋11通过螺纹连接头116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拧入,完成不同型号的钢筋转换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钢筋10、第二钢筋11、垫圈12和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第一端面开设有连接孔111,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向内凹进形成与连接孔111连通的空腔112,所述第一钢筋10穿过所述套筒13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钢筋10位于所述套筒13内的一端设有端部115,所述端部11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筋10的直径,所述垫圈12位于空腔112内且被所述第一钢筋10穿过,所述空腔112远离连接孔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段,所述第二钢筋11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头116,所述螺纹连接头116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本技术结构稳固,可以高效、方便完成连接,连接的质量高,且在连接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钢筋转换连接。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技术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筋(10)、第二钢筋(11)、垫圈(12)和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第一端面开设有连接孔(111),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向内凹进形成与连接孔(111)连通的空腔(112),所述第一钢筋(10)穿过所述套筒(13)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钢筋(10)位于所述套筒(13)内的一端设有端部(115),所述端部(11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筋(10)的直径,所述垫圈(12)位于空腔(112)内且被所述第一钢筋(10)穿过,所述空腔(112)远离连接孔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段,所述第二钢筋(11)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头(116),所述螺纹连接头(116)与内螺纹段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转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筋(10)、第二钢筋(11)、垫圈(12)和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第一端面开设有连接孔(111),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向内凹进形成与连接孔(111)连通的空腔(112),所述第一钢筋(10)穿过所述套筒(13)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钢筋(10)位于所述套筒(13)内的一端设有端部(115),所述端部(11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筋(10)的直径,所述垫圈(12)位于空腔(112)内且被所述第一钢筋(10)穿过,所述空腔(112)远离连接孔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段,所述第二钢筋(11)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华许顺良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欣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