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明基专利>正文

防松动自锁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256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松动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防松动自锁垫圈为上、下两面带有齿形,一面为大齿形,齿数为8~30个,每一个齿的角度α大于相对于螺栓螺纹的β角;另一面为小齿形,齿数为20~100个。(*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连接紧固机械零件、涉及一种五金产品防松动自锁垫圈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传统使用的金属连接紧固机械零件是螺栓、螺母及垫圈组件,通过螺栓穿入连接件中,通过普通的圆垫圈或开口弹簧垫圈配以螺母拧紧固定而构成,垫圈的作用是防止螺栓与螺母松脱。这种紧固结构组件在高温、高频振动冲击的情况下,极易导致紧固结构中的螺栓、螺母松脱,产生设备损坏及事故的发生,或带来维修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金属连接紧固机械设备提供一种可在高频振动冲击的情况下不发生松动,可反复拆装使用的一种防松动自锁垫圈。本技术防松动自锁垫圈内容简述本技术防松动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防松动自锁垫圈为上、下两面带有齿形,一面为大齿形,齿数为8~30个,每一个齿的角度α大于相对于螺栓螺纹的β角;另一面为小齿形,齿数为20~100个。本技术防松动自锁垫圈由于在使用时相同的两件组成一套,将两个大齿形面相对啮合,两个小齿形面与螺栓(或螺母)及与被紧固的连接件接触,拧紧螺栓(或螺母)紧固连接件,当出现振动时两个大齿形面间相对转动,由于α角大于β角使该套垫圈产生胀力锁住螺栓(或螺母)使之不能松动,确保了紧固连接件抗振防松紧固效果。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以与传统的螺栓、螺母配套使用适用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防松动自锁垫圈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松动自锁垫圈大齿形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防松动自锁垫圈小齿形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防松动自锁垫圈、2为防松动自锁垫圈大齿形面、3为防松动自锁垫圈小齿形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防松动自锁垫圈是这样实现的,见图1、防松动自锁垫圈1为上、下两面,两面上个带有齿形。见图2,防松动自锁垫圈的大齿形面2,防松动自锁垫圈的内孔直径φ=10mm,齿数为12个,每一个齿的角度α大于相对于螺栓螺纹的β角。见图3,为小齿形面3,齿数为48个。在使用时相同的两件组成一套,将两个大齿形面相对啮合,两个小齿形面与螺栓(或螺母)及与被紧固的连接件接触,拧紧螺栓(或螺母)紧固连接件,当出现振动时两个大齿形面间相对转动,由于α角大于β角使该套垫圈产生胀力锁住螺栓(或螺母)使之不能松动,确保了紧固连接件抗振防松紧固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防松动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防松动自锁垫圈为上、下两面带有齿形,一面为大齿形,齿数为8~30个,每一个齿的角度α大于相对于螺栓螺纹的β角;另一面为小齿形,齿数为20~100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金属连接紧固机械零件、涉及一种五金产品防松动自锁垫圈。其特征在于防松动自锁垫圈为上、下两面带有齿形,一面为大齿形,齿数为8~30个,每一个齿的角度α大于相对于螺栓螺纹的β角;另一面为小齿形,齿数为20~100个。本技术由于在使用时相同的两件组成一套,将两个大齿形面相对啮合,两个小齿形面与螺栓(或螺母)及与被紧固的连接件接触,拧紧螺栓(或螺母)紧固连接件,当出现振动时两个大齿形面间相对转动,由于α角大于β角使该套垫圈产生胀力锁住螺栓(或螺母)使之不能松动,确保了紧固连接件抗振防松紧固效果。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以与传统的螺栓、螺母配套使用适用广泛。文档编号F16B39/24GK2559823SQ0227447公开日2003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朴明基 申请人:朴明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明基
申请(专利权)人:朴明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