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沉淀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07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沉淀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搅拌池、助凝搅拌池、反应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混凝搅拌池、所述助凝搅拌池、所述反应沉淀池与所述清水池依次设于同一箱体内并通过隔板隔离,且相邻的池体通过开设于相邻所述池体间的所述隔板的过水洞连通;所述混凝搅拌池设有进水孔,所述清水池设有出水孔,以便污水通过进水孔进入箱体,依次反应沉淀后形成清水经所述出水孔排出。上述混凝沉淀装置通过依次连通且位于同一箱体内的各工作池对无水进行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且混凝沉淀效果好,操作简单。

A Coag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Rea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沉淀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沉淀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沉淀是工业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最基本的处理过程,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与水体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的絮凝体。絮凝体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而下沉。在混凝剂的作用下,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分离除去絮凝体。混凝沉淀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浊度、色度等水质的感观指标,又可以去除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目前,应用在水处理的混凝投药反应装置,由多套单元组成,需要多次提升、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等缺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污水混凝沉淀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沉淀反应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方便,且污水净化效果较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沉淀反应装置,包括混凝搅拌池、与所述混凝搅拌池连通的助凝搅拌池和与所述助凝搅拌池连通、用以使杂质沉淀的反应沉淀池,还包括与所述反应沉淀池连通的用以容纳反应沉淀后的清水的清水池;所述混凝搅拌池、所述助凝搅拌池、所述反应沉淀池与所述清水池依次设于同一箱体内并通过隔板隔离,且相邻的池体通过开设于相邻所述池体间的所述隔板的过水洞连通;所述混凝搅拌池设有进水孔,所述清水池设有出水孔,以便污水通过进水孔进入箱体,依次反应沉淀后形成清水经所述出水孔排出。优选地,所述进水孔开设于所述混凝搅拌池的顶板,且通过管道延伸至所述混凝搅拌池的底部。优选地,所述过水孔洞具体包括开设于所述混凝搅拌池与所述助凝搅拌池间的隔板顶部的第一过水洞、开设于所述助凝搅拌池与所述反应沉淀池间的隔板底部的第二过水洞,以及开设于所述反应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间的隔板的第三过水洞。优选地,所述混凝搅拌池、所述助凝搅拌池和所述清水池的底板均设有用以排出沉淀杂质的维修排孔,所述反应沉淀池设有用以运行时排污的排污管道。优选地,所述排污管道包括设于所述反应沉淀池中间且沿所述反应沉淀池长度方向延伸的横向排污管和垂直所述横向排污管设置的纵向排污管;所述纵向排污管一端连通所述横向排污管,另一端延伸至箱体外以实现排污,所述横向排污管还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于其管壁的槽孔。优选地,还包括沿所述反应沉淀池长度方向、相对所述箱体的侧壁倾斜设置的用以使杂质汇集沉淀至所述横向排污管的泥板。优选地,所述混凝搅拌池还设有固定于其顶板的第一搅拌器,和/或,所述助凝搅拌池还设有固定于其顶板的第二搅拌器。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污管上方用以加速所述反应沉淀池内杂质沉淀的斜管。优选地,所述反应沉淀池内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连通所述第三过水洞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沿其长度方向的管壁上开设多个集水孔。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混凝沉淀反应装置通过设置依次连通的混凝搅拌池、助凝搅拌池、反应沉淀池和清水池四个工作池取代传统的多套工作单元,且四个工作池设于一个反应箱体内,结构简单紧凑,大幅降低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混凝沉淀反应装置工作时,只需将污水通过进水孔泵入箱体,在对应的工作池添加适当的药剂,必要时进行搅拌,即可对污水进行混凝沉淀净化,多个工作池体依次连接,依据连通器原理即能实现各工作池体内的水体流动,避免了多次提升,操作简单方便,且通过各池体的依次沉淀净化,污水处理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沉淀反应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混凝沉淀反应装置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混凝沉淀反应装置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中排污管道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集水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沉淀反应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混凝沉淀反应装置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混凝沉淀反应装置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中排污管道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集水管的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混凝沉淀反应装置包括设于同一箱体内的混凝搅拌池1、助凝搅拌池2、反应沉淀池3和清水池4四个工作池,箱体由隔板隔开形成四个独立的工作空间,且相邻的工作池通过开设于相邻池体间的隔板的过水洞连通。进水孔8设于混凝搅拌池1,混凝搅拌池1连通助凝搅拌池2,污水在混凝搅拌池1中初步沉淀后流入助凝搅拌池2;助凝搅拌池2连通反应沉淀池3,污水在助凝搅拌池2进一步絮凝沉淀后流入反应沉淀池3,污水中的杂质在反应沉淀中再次沉淀,输送至清水池4,清水池4用以储存并通过设于清水池4的出水孔9排出混凝沉淀反应后的清水。混凝搅拌池1的作用在于通过某种方法(如添加混凝剂并搅拌)使水中胶体离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助凝搅拌池2作用则是使混凝后的聚集物进一步集聚变大形成絮状物以加速沉淀,反应沉淀池3则为小颗粒杂质提供再次沉淀的反应空间。上述混凝沉淀反应装置通过设于一个箱体内的四个工作池取代原来的多个工作单元,结构简单紧凑,减少了占地面积;另一方面,避免了多个单元间水体流动多次提升的过程,水流通过进水孔8泵入该装置后依靠连通器原理即能实现在四个工作池间的流动,操作简单方便;且在四个工作池间多次反应沉淀,污水处理效果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混凝沉淀反应装置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请参考图1,其中,图1中的箭头方向表示水流的方向,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混凝沉淀反应装置为长方体状的箱体,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箱体间通过隔板隔开形成四个工作池:混凝搅拌池1、助凝搅拌池2、反应沉淀池3和清水池4;其中混凝搅拌池1和助凝搅拌池2并列设置,二者的宽度之和等于反应沉淀池3的宽度,混凝搅拌池1、助凝搅拌池2与清水池4分别设在反应沉淀池3的两端,混凝搅拌池1连通至助凝搅拌池2,反应沉淀池3则分别连通助凝搅拌池2和清水池4;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布置方式如四个工作池等宽设置并依次连通,形成结构紧凑的箱体。其中,在混凝搅拌池1上开有进水孔8,污水通过进水孔8泵入该混凝沉淀反应装置,并依次流经混凝搅拌池1、助凝搅拌池2、反应沉淀池3和清水池4,并通过开设于清水池4的出水孔9排出。请参考图1和图3,进水孔8通常开设于混凝搅拌池1的上方,并通过管道延伸池混凝搅拌池1的底部,从而实现防止污水在泵入过程中飞溅导致混凝沉淀时间延长。相邻的池体间通过开设于相邻池体间的隔板上的过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沉淀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搅拌池(1)、与所述混凝搅拌池(1)连通的助凝搅拌池(2)和与所述助凝搅拌池(2)连通、用以使杂质沉淀的反应沉淀池(3),还包括与所述反应沉淀池(3)连通的用以容纳反应沉淀后的清水的清水池(4);所述混凝搅拌池(1)、所述助凝搅拌池(2)、所述反应沉淀池(3)与所述清水池(4)依次设于同一箱体内并通过隔板隔离,且相邻的池体通过开设于相邻所述池体间的所述隔板的过水洞连通;所述混凝搅拌池(1)设有进水孔(8),所述清水池(4)设有出水孔(9),以便污水通过进水孔(8)进入箱体,依次反应沉淀后形成清水经所述出水孔(9)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沉淀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搅拌池(1)、与所述混凝搅拌池(1)连通的助凝搅拌池(2)和与所述助凝搅拌池(2)连通、用以使杂质沉淀的反应沉淀池(3),还包括与所述反应沉淀池(3)连通的用以容纳反应沉淀后的清水的清水池(4);所述混凝搅拌池(1)、所述助凝搅拌池(2)、所述反应沉淀池(3)与所述清水池(4)依次设于同一箱体内并通过隔板隔离,且相邻的池体通过开设于相邻所述池体间的所述隔板的过水洞连通;所述混凝搅拌池(1)设有进水孔(8),所述清水池(4)设有出水孔(9),以便污水通过进水孔(8)进入箱体,依次反应沉淀后形成清水经所述出水孔(9)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沉淀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8)开设于所述混凝搅拌池(1)的顶板,且通过管道延伸至所述混凝搅拌池(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沉淀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洞具体包括开设于所述混凝搅拌池(1)与所述助凝搅拌池(2)间的隔板顶部的第一过水洞(5)、开设于所述助凝搅拌池(2)与所述反应沉淀池(3)间的隔板底部的第二过水洞(6),以及开设于所述反应沉淀池(3)和所述清水池(4)间的隔板的第三过水洞(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沉淀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搅拌池(1)、所述助凝搅拌池(2)和所述清水池(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林杨爱莲王德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满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