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84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设备,包括:车体;和臂架,为伸缩式桁架臂,臂架的一端在竖直面内可俯仰转动地连接在车体上,且采用可折叠结构;其中,起重设备在作业工况下,臂架展开;在行驶工况下,臂架缩回并折叠于车体前方,且能够根据行驶路面状态调整臂架相对于车体的仰角。此种起重设备在行驶工况下,直接将臂架缩回并折叠于车体前方,转场时无需将臂架拆下,作业时无需重新安装臂架,可提高转场和作业效率,并降低整车重心,提高行驶稳定性,在行驶过程中还可根据行驶路面状态调整臂架相对于车体的仰角,以调整起重设备的重心,防止整车倾斜,可提高整车对于恶劣地面的适应性及爬坡能力,从而提高转场安全性。

Lif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起重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组装场地狭小、转场道路恶劣狭窄、崎岖不平的作业环境,例如山地风电安装施工,目前的组装式桁架臂起重机,臂架不能伸缩,需在地面上组装,占用场地大,不能适应狭小场地;伸缩式箱型臂起重机,受结构限制,臂架截面小,臂架迎风面积大,和同等臂长和性能的桁架臂相比,重量大,成本高。而且,目前的轮式起重机也不能满足转场道路恶劣的需求,市场急需一种组装场地要求小、能适应恶劣地面、爬坡能力强的起重机,以满足道路建设成本低、转场及施工安全高效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设备,能够提高起重设备对于不同路面的适应性和行驶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设备,包括:车体;和臂架,为伸缩式桁架臂,臂架的一端在竖直面内可俯仰转动地连接在车体上,且采用可折叠结构;其中,起重设备在作业工况下,臂架展开;在行驶工况下,臂架缩回并折叠于车体前方,且能够根据行驶路面状态调整臂架相对于车体的仰角。在一些实施例中,臂架包括:主臂,第一端连接在车体上;和副臂,在竖直平面内可转动地连接于主臂的第二端,在行驶工况下,副臂折叠于主臂下方,且副臂的头部与主臂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组装工况下,臂架处于缩回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臂架包括主臂,主臂可伸缩;或者臂架包括主臂和副臂,主臂和/或副臂可伸缩。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设备还包括:两个履带行走机构,分别设在车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和多个支腿,可收合地设在车体上;其中,在作业工况下,多个支腿展开并支撑于地面,两个履带行走机构脱离地面;在行驶工况下,多个支腿收回,两个履带行走机构支撑于地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的支腿之间的跨距大于两个履带行走机构之间的轨距。在一些实施例中,车体上设有支撑梁,支撑梁沿车体的左右方向延伸,两个履带行走机构可移动地设在支撑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履带行走机构的前后端距离起重设备回转中心线的距离不同,在坡道行驶时,使履带行走机构与回转中心线距离远的端部位于坡道的低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支腿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的第一端在水平面内可摆动地连接在车体上,活动部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可摆动地连接在固定部的第二端,且活动部可伸缩;在作业工况下,固定部向外摆动至车体两侧,活动部向下摆动至垂直于地面且伸出至支撑地面;在行驶工况下,固定部摆动至车体前后方,活动部向上摆动至靠近固定部且处于缩回状态;和/或固定部水平设置且可伸缩,活动部垂直于地面且可伸缩,在作业工况下,固定部和活动部均伸出,且活动部支撑地面,在行驶工况下,固定部和活动部均缩回。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重设备还包括:角度检测部件,设在车体上,用于检测起重设备行驶路面的坡度;和控制器,用于根据行驶路面的坡度计算起重设备的当前重心,并判断当前重心是否处于预设安全范围之内,如果超出预设安全范围则调整臂架的仰角。在一些实施例中,车体包括:车架;转台,可转动地设在车架上;和卷扬机构,设在转台上且位于臂架的后方,用于调整臂架相对于车体的仰角。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起重设备,在行驶工况下,直接将臂架缩回并折叠于车体前方,转场时无需将臂架拆下,作业时也无需重新安装臂架,可提高转场和作业效率;将臂架折叠于车体前方也可降低整车重心,提高了行驶稳定性,在行驶过程中还可根据行驶路面状态调整臂架相对于车体的仰角,这样在上下坡或者崎岖不平的路面行驶时,可实时调整起重设备的重心,防止整车倾斜,提高整车对于恶劣地面的适应性及爬坡能力,从而提高转场安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起重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处于作业工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起重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处于行驶工况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臂;2、副臂;3、转台;4、支腿;41、固定部;42、活动部;5、履带行走机构;51、履带架;52、履带;53、张紧轮;6、平衡重;7、桅杆;8、第一支架;9、第二支架;10、张紧绳;11、吊钩;12、车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本专利技术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顶”、“底”、“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车体和臂架。车体包括车架12和转台3,转台3可转动地设在车架12上,例如可实现整周旋转,用于安装臂架、卷扬机构、回转机构、平衡重6、发动机、操纵室等并承受和传递载荷,车架12位于转台3和行走机构之间,用于承受和传递转台3载荷,车架12和转台3也可合二为一。臂架为伸缩式桁架臂,位于转台3和吊钩11之间,是用来支撑承载重物的部件,臂架的一端在竖直面内可俯仰转动地连接在车体上,且采用可折叠结构。其中,起重设备在作业工况下,臂架展开;在行驶工况下,臂架缩回并折叠于车体前方,臂架的头部高于尾部,且能够根据行驶路面状态调整臂架相对于车体的仰角,仰角为臂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传统的轮胎式桁架臂起重机在转场行驶时,由于轮胎接地面积小,接地比压大,难以适应恶劣的行驶道路,因此,在转场时为了使各个轮胎受力均衡,需要将平衡重拆除,主臂和副臂均拆下,主臂位于车体正上方,副臂设在主臂上方,以使整车重心居中。但是这种臂架叠放方式又会造成整车重心较高,稳定性差,同时整车重心不能调整,在上下坡时重心偏移会造成各轮胎受力不均衡。与之相比,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的起重设备在行驶工况下,直接将臂架缩回并折叠于车体前方,可由平衡重6平衡起重设备的前后重量,转场时无需将臂架拆下,作业时也无需重新安装臂架,可提高转场和作业效率;将臂架折叠于车体前方也可降低整车重心,提高了行驶稳定性,在行驶过程中还可根据行驶路面状态调整臂架相对于车体的仰角,这样在上下坡或者崎岖不平的路面行驶时,可实时调整起重设备的重心,防止整车倾斜,提高整车对于恶劣地面的适应性及爬坡能力,从而提高转场安全性,并降低道路的建设成本。臂架调整至较小的仰角时,整车重心较低,稳定性高;上下坡时,可通过俯仰臂架调整整车重心的前后位置,使整车重心落在预设安全范围之内,并保证行走机构受力均衡。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设备还包括两个履带行走机构5,分别设在车体底部的左右两侧。采用履带行走结构,与地面接触稳定,承载能力大,不容易发生倾翻,能够更加适应恶劣、崎岖不平的狭窄道路。而且,行走机构与地面接触面积大且承载能力大,便于携带平衡重6,为臂架折叠于车辆前方提供了有利条件。可选地,起重设备也可采用轮胎行走机构。如图2所示,臂架包括: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臂架,为伸缩式桁架臂,所述臂架的一端在竖直面内可俯仰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车体上,且采用可折叠结构;其中,所述起重设备在作业工况下,所述臂架展开;在行驶工况下,所述臂架缩回并折叠于车体前方,且能够根据行驶路面状态调整所述臂架相对于车体的仰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臂架,为伸缩式桁架臂,所述臂架的一端在竖直面内可俯仰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车体上,且采用可折叠结构;其中,所述起重设备在作业工况下,所述臂架展开;在行驶工况下,所述臂架缩回并折叠于车体前方,且能够根据行驶路面状态调整所述臂架相对于车体的仰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包括:主臂(1),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车体上;和副臂(2),在竖直平面内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臂(1)的第二端,在行驶工况下,所述副臂(2)折叠于所述主臂(1)下方,且所述副臂(2)的头部与所述主臂(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组装工况下,所述臂架处于缩回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包括主臂(1),所述主臂(1)可伸缩;或者所述臂架包括主臂(1)和副臂(2),所述主臂(1)和/或副臂(2)可伸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履带行走机构(5),分别设在所述车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和多个支腿(4),可收合地设在车体上;其中,在所述作业工况下,所述多个支腿(4)展开并支撑于地面,所述两个履带行走机构(5)脱离地面;在所述行驶工况下,所述多个支腿(4)收回,所述两个履带行走机构(5)支撑于地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所述支腿(4)之间的跨距大于所述两个履带行走机构(5)之间的轨距。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沿所述车体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履带行走机构(5)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支撑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影陈国亮杨勇孙丽孟进军韩雷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