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间组装接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375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构件间组装接合装置,包括有支撑装置,包含有至少二柱状构件;接合装置,包含有至少一限位构件和至少一固定构件。该接合装置中的限位构件及该固定构件分别搭配在该二柱状构件上,并可在该支撑装置的相互交错之处相互接合,无须借助任何工具完成组装的动作,达到快速、安全、简单组装的功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构件间组装接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须利用任何辅助工具即可达成快速组装的装置,以达到使用者可组装简易、快速,以提高整体在组装时的安全性。
技术介绍
现在随着生活越来越便利,人们也期待着所使用的物品能越来越简便,以符合当今简单、快速及安全的要求。如图1及图2所示,为现有装置组装前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和现有装置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现有装置包括有一支撑装置10,主要由二柱状构件100、100’所构成,并呈现出交错的形状,且该二柱状构件100、100’上分别具有贯穿孔12;一螺栓11,该螺栓11具螺纹的部份可从该二柱状构件100、100’的贯穿孔12中穿设,裸露螺栓11具螺纹的部份在该二柱状构件100、100’外;一螺帽13,可与螺栓11相互螺合,用将该二柱状构件100、100’紧密接合,以完成组装,而在组装时可添加一垫片14,放在螺帽13与贯穿孔12之间,由此增加组装时的稳定性,并发挥了缓冲的作用。上述可组装物品现有装置乍看虽然简单,但在组装固定的过程中,对于一般使用者均要求使用可搭配的工具,如扳手,螺丝起子等工具,而使用者在组装时若无辅助工具的协助,不容易将该项产品组装的相当牢固,且在使用的辅助工具时若不小心使用也容易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间组装接合装置让使用者可简易及快速的组装,并无需借助工具的辅助即可达成组装,以提高整体在组装时的安全性。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构件间组装接合装置,包括一支撑装置、二柱状构件和一接合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含有至少二柱状构件;所述的接合装置,包含有至少一限位构件和至少一固定构件,该限位构件及该固定构件分别可搭配于该二柱状构件上,并相互接合于该支撑装置的相互交错处。前述的一种构件间的组装接合装置,其中,该限位构件的两端固定于其一柱状构件后,该限位构件与该柱状构件间隙形成一容置空间。前述的一种构件间的组装接合装置,其中,该固定构件的一端系固定于另一柱状构件上,该固定构件的另一端可置入于该容置空间。前述的一种构件间的组装接合装置,其中,该限位构件可为其底部开有方形口的“门”型字型形状。前述的一种构件间的组装接合装置,其中,该限位构件可为帽子形状。前述的一种构件间的组装接合装置,其中,该固定构件可为L字形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现有装置的基础上将装置间衔接处,由现有的螺丝等衔接固定工具改进为装置本身相互贯穿、固定;并由现有的辅助性工具改进为使用者可简易、快速组装,以提高整体在组装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装置组装前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现有装置组装后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4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及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组装结构示意图。由图可清楚的看出一支撑装置20,包含有二柱状构件200、200’,该二柱状构件200、200’分别搭配固定有一接合装置21的一限位构件210及一固定构件211,而该限位构件210呈现其底部开有方形口的“门”型或帽子型的形状,且该限位构件210的两端固接在其一的柱状构件200,使该限位构件210与该柱状构件200形成具有一容置空间212,该固定构件211呈现出“L”字形状,该固定构件211的一端固定在另一柱状构件200’上,该固定构件211的另一端置入在限位构件210及柱状构件200所形成的容置空间212内,即可完成组装接合的形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构件间组装接合装置,包括一支撑装置、二柱状构件和一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包含有至少二柱状构件;所述的接合装置,包含有至少一限位构件和至少一固定构件,该限位构件及该固定构件分别可搭配于该二柱状构件上,并相互接合于该支撑装置的相互交错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件间的组装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位构件的两端固定于其一柱状构件后,该限位构件与该柱状构件间隙形成一容置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件间的组装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构件的一端系固定于另一柱状构件上,该固定构件的另一端可置入于该容置空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件间的组装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位构件可为其底部开有方形口的“门”型形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件间的组装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位构件可为帽子形状。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构件间的组装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构件可为L字形状。专利摘要一种构件间组装接合装置,包括有支撑装置,包含有至少二柱状构件;接合装置,包含有至少一限位构件和至少一固定构件。该接合装置中的限位构件及该固定构件分别搭配在该二柱状构件上,并可在该支撑装置的相互交错之处相互接合,无须借助任何工具完成组装的动作,达到快速、安全、简单组装的功效。文档编号F16B12/00GK2731160SQ200420066998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宗信, 刘鑫祖, 刘祖坤 申请人:基胜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件间组装接合装置,包括一支撑装置、二柱状构件和一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撑装置,包含有至少二柱状构件;    所述的接合装置,包含有至少一限位构件和至少一固定构件,该限位构件及该固定构件分别可搭配于该二柱状构件上,并相互接合于该支撑装置的相互交错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信刘鑫祖刘祖坤
申请(专利权)人:基胜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