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车闸片卡簧拆卸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53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动车闸片卡簧拆卸工装,包括,外壳,气室,活塞,第一弹簧以及卡钳;外壳前端为三角形的支撑架,支撑架前段设有螺钉孔,外壳后端为圆筒型腔体,与气室密封连接;气室的尾端设置有连接接口;活塞设置在外壳内部,活塞设置有限位台,活塞前部设有锥形开口;第一弹簧设置在外壳内部,第一弹簧一端与活塞的限位台的前端面抵接,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外壳抵接;卡钳包括卡钳头部、连接件和卡钳柄,连接件与支撑架连接,卡钳柄的末端与活塞的锥形开口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整个拆卸过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相比与人工拆卸卡簧,大大提高了拆卸效率。

A Disassembly Tool for Brake Card Spring of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车闸片卡簧拆卸工装
本技术涉及拆卸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动车闸片卡簧拆卸工装。
技术介绍
高铁和动车使用的闸片中的摩擦子通过卡簧进行固定,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摩擦子在制动过程中会产生磨耗,当磨耗到达一定程度后,要对闸片进行更换。更换下来的闸片的钢背和垫片可以重新使用,而磨损的摩擦子可以通过更换新摩擦子的方法进行翻新。目前拆卸卡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人工使用钳子对卡簧进行拆卸,另外一种是使用组合钻进行拆卸;但是这两种方式存在一些缺点,具体为,人工使用钳子进行拆卸,由于工具并不是专门为拆卸卡簧设计的,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大的问题;使用组合钻进行拆卸存在,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设备造价高昂,能源消耗高,以及工作噪音大的问题,并且,在拆卸过程卡中卡簧会高速飞出,存在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同时,组合钻的拆卸方式还需要使用到冷却液,容易造成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在拆卸卡簧时,效率低、通用性差以及现有机械拆卸工具造价高、耗能高、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动车闸片卡簧拆卸工装。本技术所述的动车闸片卡簧拆卸工装,包括:外壳,气室,活塞,第一弹簧以及卡钳;外壳前端为三角形的支撑架,支撑架前段设有螺钉孔,用于固定卡钳,外壳后端为圆筒型腔体,与气室密封连接;气室设置在外壳的末端,气室的尾端设置有连接接口,气室通过连接接口与气源连接;活塞设置在外壳内部,位于气室前方,活塞与气室的前端形成密闭空间,活塞设置有限位台,限位台与外壳间隙配合,活塞前部设有锥形开口;第一弹簧设置在外壳内部,位于活塞前方,第一弹簧一端与活塞的限位台的前端面抵接,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外壳抵接;卡钳包括卡钳头部、连接件和卡钳柄,连接件与支撑架连接,卡钳柄的末端与活塞的锥形开口抵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通过螺钉固定卡钳与外壳的相对位置,使得整体结构稳定,避免拆卸工装工作时,卡钳晃动,损坏卡簧;在卡钳头部处于闭合状态时,将卡钳头部置于卡簧相应位置,气室的进气口有气体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在气室内压缩,产生动能,推动活塞沿推动方向运动,因活塞前端设置有锥形开口,即活塞沿着与推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两个卡钳柄以连接件为圆心,在活塞内相向转动,减小两个卡钳柄之间的夹角,以使卡钳头部张开,卡钳头部张开后,推动卡簧相应部位张开,扩大开口角度后,分解的卡簧由凹槽内掉落,停止由进气口充入空气,活塞没有沿推动方向的动力,但此时活塞上设置的限位台受第一弹簧沿与推动方向相反方向的弹力,将活塞恢复到,卡钳头部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相应初始位置;拆卸工装整体结构简单,且气体的流速可调,即能够将活塞沿推动方向推动的距离可调,也就是卡钳头能够张开的角度可调,一方面避免卡钳头部张开角度过大,损坏卡簧,另一方面可结合实际卡簧的规格调整张开角度,提高装置的适用性,整个拆卸过程仅需装置,提供弹簧的弹力以及气体的推动力作为动力,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优选地,气室一侧上设置有开关,外壳上设置有与开关对应的开孔。优选地,工装还包括手柄,手柄在与开关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凸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室一侧上设置的开关与外壳上设置的开孔,二者位置对应,卡钳头部处于闭合状态时,手柄上的凸起一端悬空,未于开孔内的开关接触,从而不会有气体进入、推动活塞,可以限制活塞与气室的相对位置,避免有气体由进气口流入后,活塞移动,损坏卡簧,当需要活塞运动时,按压手柄,从而使得凸起按下开关,气体进入,有推动力的活塞才可在气体的推动下沿推动方向运动,提高装置的安全性。优选地,工装还包括吊环,手柄通过吊环与外壳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通过吊环与外壳连接,一方面,使得手柄能够以,其与外壳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具有一定的活动量,方便按压以及释放;另一方面,吊环的设置方便人工拿取和放置。优选地,卡钳还包括第二弹簧,卡钳柄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弹簧设置在卡钳柄靠近连接件的位置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卡钳柄靠近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连接,第二弹簧能给予位于第二弹簧两端的卡钳柄弹力,使得两个卡钳柄之间的夹角角度增大,从而使卡钳头部闭合。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动车闸片卡簧拆卸工装结构简单,仅由外壳、气室、活塞、第一弹簧以及卡钳等现有构件组成,且这些构件制作工艺简单造价低廉,节约装置整体的生产成本,且整个拆卸过程仅需装置,提供弹簧的弹力以及气体的推动力作为动力,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相比与人工拆卸卡簧,本装置为半自动拆卸工装,大大提高了拆卸效率,且气体的流速可调,卡钳头部张开的角度可调节,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卡钳头部闭合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卡钳头部张开时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外壳,10为支撑架,11为限位台阶,13为开孔,2为气室,20为开关,21为连接接口,3为活塞,30为限位台,4为卡钳,40为卡钳头部,41为连接件,42为卡钳柄,5为第一弹簧,6为手柄,7为第二弹簧,8为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为了解决人工在拆卸卡簧时,效率低、通用性差以及现有机械拆卸工具造价高、耗能高、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动车闸片卡簧拆卸工装。本技术所述动车闸片卡簧拆卸工装,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气室2,活塞3,第一弹簧5以及卡钳4;外壳1的前端为三角形的支撑架10,支撑架10前段设有螺钉孔,用于固定卡钳4,外壳1的后端为圆筒型腔体,与气室2密封连接;气室2设置在外壳1的末端,气室2的尾端设置有连接接口21,气室2通过连接接口21与气源连接;活塞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位于气室2前方,活塞3与气室2的前端形成密闭空间,活塞3设置有限位台30,限位台30与外壳1间隙配合,活塞3前部设有锥形开口;第一弹簧5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位于活塞3前方,第一弹簧5的一端与活塞3的限位台30的前端面抵接,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外壳1抵接;卡钳4包括卡钳头部40、连接件41和卡钳柄42,连接件41与支撑架10连接,卡钳柄42的末端与活塞3的锥形开口抵接。本实施例中,气室2通过连接接口21与气源连接,气源的气体流速可调节;活塞3为中空结构,且前部设有锥形开口,即活塞3沿着与推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卡钳柄42的末端与活塞3的锥形开口抵接,两个卡钳柄42可在活塞3内相对张开或闭合;活塞3外侧壁的周向设置有限位台30,其具体位置结合活塞3的行程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通过螺钉固定卡钳与外壳的相对位置,使得整体结构稳定,避免拆卸工装工作时,卡钳晃动,损坏卡簧;在卡钳头部处于闭合状态时,将卡钳头部置于卡簧相应位置,气室的进气口有气体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在气室内压缩,产生动能,推动活塞沿推动方向运动,因活塞前端设置有锥形开口,即活塞沿着与推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两个卡钳柄以连接件为圆心,在活塞内相向转动,减小两个卡钳柄之间的夹角,以使卡钳头部张开,卡钳头部张开后,推动卡簧相应部位张开,扩大开口角度后,分解的卡簧由凹槽内掉落,停止由进气口充入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车闸片卡簧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气室,活塞,第一弹簧以及卡钳;所述外壳前端为三角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前段设有螺钉孔,用于固定所述卡钳,所述外壳后端为圆筒型腔体,与所述气室密封连接;所述气室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末端,所述气室的尾端设置有连接接口,所述气室通过所述连接接口与气源连接;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位于所述气室前方,所述活塞与所述气室的前端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活塞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所述外壳间隙配合,所述活塞前部设有锥形开口;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位于所述活塞前方,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活塞的限位台的前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外壳抵接;所述卡钳包括卡钳头部、连接件和卡钳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卡钳柄的末端与所述活塞的所述锥形开口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车闸片卡簧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气室,活塞,第一弹簧以及卡钳;所述外壳前端为三角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前段设有螺钉孔,用于固定所述卡钳,所述外壳后端为圆筒型腔体,与所述气室密封连接;所述气室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末端,所述气室的尾端设置有连接接口,所述气室通过所述连接接口与气源连接;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位于所述气室前方,所述活塞与所述气室的前端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活塞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所述外壳间隙配合,所述活塞前部设有锥形开口;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位于所述活塞前方,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活塞的限位台的前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梓云孙青黄启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浦然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