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10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料机,包括:基板,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通过第一电机轴与连接组件连接;混料组件,通过支撑轴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混料组件包括:搅拌仓;搅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搅拌仓底部;搅拌叶轮,固定在搅拌轴上,可绕搅拌轴转动;第二电机,设置在搅拌仓底部,与搅拌轴的末端连接;连接组件,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混料组件连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搅拌轴及搅拌叶轮对搅拌仓内的物料进行同层搅拌,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搅拌仓进行左右摇摆,通过第三电机使得搅拌轴上下运动,带动搅拌叶轮进行上下分层搅拌,使得物料混合均匀。

A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机
本技术涉及闸片摩擦体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料机。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是由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混合通过粉末冶金烧结方法制成的新型摩擦材料。主要是由构成基体金属骨架的组元、摩擦组元、润滑组元和降噪组元组成的多元复合材料,每种组元又由若干原材料组成,每种原材料的占比相差悬殊且粒度相差悬殊。为了使不同粒度、不同成分的摩擦组元、润滑组元、降噪组元能够均匀分布于基体组元中,需要对配制完成的粉末冶金摩擦材料进行均匀混制,但目前的混料方式大都单独采用V型或双锥型混料机。即直接将配制完成的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一起倒入V型或双锥型混料机中,按照预设的时间进行混制。采用上述混制方法,会造成不同组分的混合不均匀,待粉末冶金闸片摩擦体经后续压制烧结成形后,会直接导致闸片的偏磨甚至掉块或者脱落,摩擦组元的偏聚更会导致高速列车制动时,闸片划伤制动盘形成沟痕,影响制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不同粒度、不同组分的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混合均匀,本技术提供一种混料机,包括:基板,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通过第一电机轴与连接组件连接;混料组件,通过支撑轴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混料组件包括:搅拌仓;搅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搅拌仓底部;搅拌叶轮,固定在搅拌轴上,可绕搅拌轴转动;第二电机,设置在搅拌仓底部,与搅拌轴的末端连接;连接组件,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混料组件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带动搅拌轴、搅拌叶轮转动,对搅拌仓内物料进行高速搅拌,实现物料在水平方向上的混合,同时,第一电机通过连接组件与混料组件连接,带动搅拌仓左右摆动,对搅拌仓内的物料进行翻腾实现垂直方向上的混合,增加了混料混合的均匀性,避免了物料由于粒度、成分不同造成粉末冶金材料的混合不均匀。优选地,连接组件,包括:曲柄,一端与第一电机轴连接,另一端与连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曲轴,曲轴与混料组件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行第一电机时,第一电机将动力通过第一电机轴传给曲柄,曲柄带动连杆施加给设置在混料组件上的曲轴,此方案可将曲柄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连杆往复运动,曲柄的旋转导致连杆往复拉动曲轴,使得混料组件沿支撑轴左右摆动。优选地,还包括:电机保护罩,设置在第二电机外围,与搅拌仓底部连接,通过支撑轴与第二支撑架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电机的外围设置电机保护罩,能够避免在进行搅拌时物料对第二电机的污染,同时,电机保护罩也可隔绝空气中的灰尘等进入第二电机,影响第二电机的性能,同时通过支撑轴与第二支撑架轴孔间隙配合,可实现与电机保护罩一体连接的混料组件进行左右摆动。优选地,还包括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保护罩外壁,通过第三电机轴连接凸轮,带动凸轮旋转;凸轮设置在第二电机的下方,与第二电机抵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电机运行时,带动凸轮进行转动,由于凸轮与第二电机抵接,在凸轮的带动下,使得第二电机上下往返运动,并带动搅拌轴进行上下往返运动,可将搅拌仓内位于搅拌仓底部的物料提升至搅拌仓顶部,避免了大粒度物料由于重力等原因沉于搅拌仓底部,而粒度较小的物料处于搅拌仓顶部的情况发生,实现上下分层搅拌,使物料混合更加充分。优选地,搅拌叶轮为2个,设置在搅拌轴的不同位置。优选地,搅拌叶轮为螺旋状。优选地,两搅拌叶轮的螺旋方向相同。优选地,2个搅拌叶轮在垂直方向上呈十字交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轴转动时,位于上方(或下方)的搅拌叶轮使搅拌仓内的上层(或下层)物料产生向上的倒锥形离心运动,双层甩向四周的物料在重力和中心负压作用下向下层中心补充,进而实现搅拌仓内双层物料同层搅拌上下对流,混合更加均匀。优选地,搅拌叶轮为具有共同的翼根和至少两个均布的刀翼的刀头。优选地,刀翼为4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叶轮高速转动时,带动搅拌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不同刀翼的设置能够在同一平面的不同位置对物料进行搅拌,实现物料的均匀混合。综上,本技术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搅拌轴及搅拌叶轮对搅拌仓内的物料进行高速搅拌,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搅拌仓进行左右摇摆,物料翻腾,通过第三电机使得搅拌轴带动搅拌叶轮进行上下搅拌,使得物料上下均匀一致混合,避免了团聚、偏析等混料不均匀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基板、10.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2.第一电机、20.第一电机轴;3.连接组件、30.曲柄、31.连杆、32.曲轴;4.混料组件、40.支撑轴、41.搅拌仓、42.搅拌轴、43.搅拌叶轮、44.电机保护罩;5.第二电机;6.第三电机、60.第三电机轴、61.凸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闸片的摩擦体是列车制动时的重要部件,闸片的质量将影响列车的制动效果,而摩擦体是由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制成,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是以金属及合金为基体,并添加摩擦组元、润滑组元等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成的复合材料,由于不同组元有多种占比不同、粒度不同的原材料组成,需要对粉末冶金摩擦材料进行均匀混制,若混合不均匀会造成制成后的闸片偏磨或者偏聚,影响制动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电机,带动搅拌叶轮高速轴向旋转或上下运动,带动搅拌仓左右摆动,进行不同方向搅拌,使得物料混合均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混料机,包括:基板1,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11;第一电机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10,通过第一电机轴20与连接组件3连接;混料组件4,通过支撑轴40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架11上;混料组件4包括:搅拌仓41;搅拌轴42,可转动地设置在搅拌仓41底部;搅拌叶轮43,固定在搅拌轴42上,可绕搅拌轴42转动;第二电机5,设置在搅拌仓41底部,与搅拌轴42的末端连接;连接组件3,一端与第一电机2连接,另一端与混料组件4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架10与第二支撑架11可一体设置在基板1上;搅拌仓41为一带盖密封容器,可以是圆柱形仓,也可以是锥形仓。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包括:曲柄30,一端与第一电机轴20连接,另一端与连杆31铰接,连杆31的另一端连接曲轴32,曲轴32与混料组件4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曲柄30通过销轴与连杆31实现铰接,连杆31通过孔轴配合方式与曲轴32连接。通过第一电机轴20的转动和曲柄30、连杆31、曲轴32的传动使得搅拌仓41实现摆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将动力通过曲柄带动连杆施加给设置在混料组件上的曲轴,曲柄的旋转导致连杆往复拉动曲轴,使得混料组件沿搅拌轴轴向左右摆动,对搅拌仓内的物料进行上下翻腾;第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对搅拌仓内物料进行高速搅拌,实现物料在同层水平方向上的混合,增加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n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通过第一电机轴与连接组件连接;/n混料组件,通过支撑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n所述混料组件包括:/n搅拌仓;/n搅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搅拌仓底部;/n搅拌叶轮,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可绕所述搅拌轴转动;/n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搅拌仓底部,与搅拌轴的末端连接;/n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料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
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通过第一电机轴与连接组件连接;
混料组件,通过支撑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所述混料组件包括:
搅拌仓;
搅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搅拌仓底部;
搅拌叶轮,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可绕所述搅拌轴转动;
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搅拌仓底部,与搅拌轴的末端连接;
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料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曲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轴连接,另一端与连杆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曲轴,所述曲轴与所述混料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保护罩,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外围,与所述搅拌仓底部连接,通过支撑轴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海黄启镇钟梓云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浦然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