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道弯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31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槽道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槽道弯弧机,包括架体与顶板,顶板上设有一圈由若干外支架座组成的外支架座组、一圈由若干内支架座组成的内支架座组和一个弧度调整装置,各外支架座上均铰接有槽道背轮,各内支架座上均铰接有槽道正轮,各槽道正轮的中心轴的下端均贯穿顶板固定有传动齿轮,两相邻的传动齿轮之间均通过惰轮传动联接,其中,至少有一个靠近弧度调整装置的内支架座在顶板的顶部可前后移动调整,顶板上设有可供中心轴移动的条形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槽道弯弧机,能够大幅增加槽道弯曲的弧度范围,设备的通用性更强;并可对弯弧形状进行微调,极大提高了所弯弧度的精确度。

Channel arc b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槽道弯弧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槽道弯弧机,属于槽道加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槽道弯弧机,包括架体1与顶板2,顶板2上设有一圈由若干外支架座3组成的外支架座组、一圈由若干内支架座6组成的内支架座组和一个弧度调整装置7,各外支架座3上均铰接有槽道背轮4,各内支架座6上均铰接有槽道正轮5,各槽道正轮5的中心轴14的下端均贯穿顶板2固定有传动齿轮13,两相邻的传动齿轮13之间均通过惰轮12传动联接,在惰轮12的作用下可保证各传动齿轮13同步转动,传动齿轮13的转动带动各槽道正轮5转动,从而可使槽道在槽道正轮5与槽道背轮4之间运动,并在弧度调整装置7的作用下完成槽道的弯曲。但是,仅一圈外支架座组可前后移动调节的方式,导致调整的弧度只能从最大弧度向小调整,调整范围有限,制约了设备的通用性;并且,由于槽道原材料和加工等带来的制造误差,单一方向弯弧时,仍然会由于材料表面的误差造成微小直线段问题,影响了槽道所弯弧度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槽道弯曲调整范围较大、所弯弧度精确度较高的槽道弯弧机。本技术所述的槽道弯弧机,包括架体与顶板,顶板上设有一圈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槽道弯弧机,包括架体(1)与顶板(2),顶板(2)上设有一圈由若干外支架座(3)组成的外支架座组、一圈由若干内支架座(6)组成的内支架座组和一个弧度调整装置(7),各外支架座(3)上均铰接有槽道背轮(4),各内支架座(6)上均铰接有槽道正轮(5),各槽道正轮(5)的中心轴(14)的下端均贯穿顶板(2)固定有传动齿轮(13),两相邻的传动齿轮(13)之间均通过惰轮(12)传动联接,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靠近弧度调整装置(7)的内支架座(6)在顶板(2)的顶部可前后移动调整,顶板(2)上设有可供中心轴(14)移动的条形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道弯弧机,包括架体(1)与顶板(2),顶板(2)上设有一圈由若干外支架座(3)组成的外支架座组、一圈由若干内支架座(6)组成的内支架座组和一个弧度调整装置(7),各外支架座(3)上均铰接有槽道背轮(4),各内支架座(6)上均铰接有槽道正轮(5),各槽道正轮(5)的中心轴(14)的下端均贯穿顶板(2)固定有传动齿轮(13),两相邻的传动齿轮(13)之间均通过惰轮(12)传动联接,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靠近弧度调整装置(7)的内支架座(6)在顶板(2)的顶部可前后移动调整,顶板(2)上设有可供中心轴(14)移动的条形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道弯弧机,其特征在于:可前后移动调整的各内支架座(6)均是通过螺栓固定在顶板(2)上,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垚郑申申王丽娜田承营郭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芙诺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