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聚吡咯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压阻材料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铜@聚吡咯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铜@聚吡咯纳米线制备得到的压阻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触觉是生物体感知客观世界的重要知觉形式,也是直接获取环境信息的重要媒介,在物理特征与状态的辨识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虚拟环境下“人机交互”智能感知、操控等技术的发展,力敏传感器作为触觉信息的采集、转换、传输和处理的功能器件,已经成为工业设计、医疗康复以及安全监测等领域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力敏传感器根据信号转换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等多种类型。其中,通过改变材料导电通路影响电阻值方式感知施力的压阻传感器,凭借其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和低功耗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传统金属、半导体压阻材料的固有特性,该类传感器普遍存在着机械柔韧性差和温度漂移等问题,无法贴敷于复杂曲面实现准确的信息感知。通过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的组合式柔性传感阵列结构设计(结构引入柔性)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敏感元件整体的抗弯折拉伸性能,却难以减免物理沉积、激光刻蚀等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聚吡咯纳米线,其特征在于,该铜@聚吡咯纳米线包括作为内核的铜纳米线和包裹在该铜纳米线上的作为壳层的聚吡咯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聚吡咯纳米线,其特征在于,该铜@聚吡咯纳米线包括作为内核的铜纳米线和包裹在该铜纳米线上的作为壳层的聚吡咯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聚吡咯纳米线,其中,所述铜纳米线的直径为30-70nm,长度为5-8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聚吡咯纳米线,其中,所述聚吡咯层的厚度为5-50nm。4.一种铜@聚吡咯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铜纳米线的步骤;2)在步骤1)得到的铜纳米线上形成聚吡咯层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为,使一价态无机铜盐与碳原子数为12-18的脂肪族胺的混合物进行歧化反应;优选地,所述歧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的温度为170-200℃,反应的时间为2-10小时;优选地,一价态无机铜盐与碳原子数为12-18的脂肪族胺的混合物中一价态无机铜盐的浓度为0.1-0.4mol/L;优选地,所述一价态无机铜盐为氯化亚铜、硫酸亚铜、溴化亚铜、亚硝酸亚铜和碳酸亚铜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碳原子数为12-18的烷基胺为十二烷基胺、十三烷基胺、十四烷基胺、十五烷基胺、十六烷基胺、十八烷基胺、十八碳烯胺、十八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为,将步骤1)得到的铜纳米线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鑫,张树才,牟善军,刘全桢,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