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454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金属陶瓷材料,按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金属基体58‑64份、陶瓷微粒22‑26份、高岭土4‑8份、结合剂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球磨机,在加工之前,利用球磨机将金属分解成小料,通过降低金属基体的颗粒直径的方式,使得金属颗粒与陶瓷微粒可以很好的接触且分布均匀,使得制备的金属陶瓷材料具有抗压强度高、抗折强度高的性能,其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过程明确,每个步骤都细化出具体操作,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程更为清晰,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的加工方法由于描述不明确导致加工效率不高的问题,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加工设备较为简单,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能够大大降低生产的成本。

A Medical Cermet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金属陶瓷是由金属和陶瓷作为原料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兼具金属和陶瓷的优点,克服了陶瓷的脆性也弥补了金属在高强、高硬、耐高温、耐磨损等方面的不足,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应用极其广泛,但是现有的一些金属陶瓷材料尤其是在医学方面,其在烧结时,金属与陶瓷颗粒不能充分的混匀,导致耐磨复合材料的金属和陶瓷相分布不均,导致复合材料的使用耐磨性较差,在后期制造医用器具的时候容易降低器具的折断度,因此如何提高复合材料内金属和陶瓷的均匀分布度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医用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金属陶瓷材料,按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金属基体58-64份、陶瓷微粒22-26份、高岭土4-8份、结合剂1-3份。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基体包括碳化钨、硅化锆、硅化钽、硼化钽、硼化铪、氧化锆、硅化铁、钴粉、镍粉、铬粉中的最少三种混合。作为优选,所述岭土包括高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金属基体58‑64份、陶瓷微粒22‑26份、高岭土4‑8份、结合剂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金属基体58-64份、陶瓷微粒22-26份、高岭土4-8份、结合剂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包括碳化钨、硅化锆、硅化钽、硼化钽、硼化铪、氧化锆、硅化铁、钴粉、镍粉、铬粉中的最少三种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金属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岭土包括高岭石、埃洛石、水云母、伊利石、蒙脱石、石英、长石中的最少两种混合。4.一种医用金属陶瓷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并进行混料处理并进行混料处理;S2,打开球磨机,将金属基体进行干法球磨,球磨得到小料;S3,将陶瓷微粒、结合剂与小料混合均匀后,在30~42℃条件下进行困料,困料时间为16~48h,困料结束后混合均匀,得到颗粒料;S4,将颗粒料放入模具中,放入烘干炉中,得到干坯;S5,将步骤S3中干坯放入到热压炉内,先将热压炉升温至750度、加压5.0MPa,并在保温烧结30分钟后,再将热压炉升温至1100-1300度,同时向其中持续注入氢气并保温烧结120分钟,最后停止注入氢气并降温至900度,待保温烧结60分钟后泄至常压,以完成高温烧结操作;S6,将热压后的金属陶瓷材料以15度/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秋点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