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泥尾矿、由其制备的烧结砖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墙体材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泥尾矿、由其制备的烧结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煤泥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煤泥资源再利用是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每年原煤入选量约为24亿吨,产生的总煤泥量为2~3亿吨。煤泥是高岭土、泥质页岩、黏土、煤炭等矿物组成,又经过多次浮选、浸泡、搅拌、压滤,使煤与泥相互吸附完全泥化难于利用。目前,一部分煤泥用于电厂或煤矸石电厂发电,一部分煤泥重复采用了现有的设备和工艺穷尽了一切方法回收了部分煤炭,但尾矿灰分仍在50~60%,热值在7~8MJ/kg。这些尾矿用于电厂或矸石电厂发电,热值过低无法直接利用;露天堆放会污染环境,填埋又浪费资源,用于砖厂其热值超过了制砖要求的4倍,现有技术常将煤泥作为制砖辅助添加剂,占比不超过30%,现存大量煤泥无法规模化利用。我国以全黏土、页岩为烧结砖原料已被禁止或限制,目前多采用粉煤灰、煤矸石或掺配黏土、页岩等生产烧结砖。但粉煤灰、煤矸石烧结砖质量重,易泛霜、黑心、石灰爆裂、抗风化弱、抗压强度低、保温隔热的性能较差,因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泥尾矿,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尾矿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为40~55%、Al2O3为16~30%、Fe2O3为1~5%,CaO为1~5%,其余为其他元素;所述煤泥尾矿热值不大于2.5MJ/k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泥尾矿,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尾矿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为40~55%、Al2O3为16~30%、Fe2O3为1~5%,CaO为1~5%,其余为其他元素;所述煤泥尾矿热值不大于2.5MJ/k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尾矿,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尾矿烧失量为4~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尾矿,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尾矿塑性指数为11~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尾矿,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尾矿中粒径在0.045mm以下的占9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尾矿,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尾矿经分选设备分选获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尾矿,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尾矿的热值为1.25~2.5MJ/Kg。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尾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矿的含水率为22~25%。8.一种烧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砖的原料为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煤泥尾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烧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砖为标准砖、多孔砖或空心砖中的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泥尾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设备为分选柱;所述分选柱包括一个主分选柱体(100)和与主分选柱体(100)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次分选柱体(101、102),主分选柱体(100)与次分选柱体(101、102)均包括设置在其内部中上位置的矿浆多点分配器(7)、设置在其外部并且与矿浆多点分配器(7)通过管道连通的高速分散机装置(2)、设置在其顶部的泡沫捕集装置(4)、设置在泡沫捕集装置(4)上的雾化喷淋装置(5)、环绕其下部外壁位置设置若干个微泡发生器(10)、环绕设置在其外部并且通过管道与微泡发生器(10)连通的输送气管(9)、设置在其外部与其底部连通的尾矿溢流出料管(11);所述高速分散机(2)包括设置在其外部的电机(22)和与电机(22)连接的设置在其内部的分散转片(23);所述尾矿溢流出料管(11)与高速分散机装置(2)的管道上设有调节阀(111);所述输送气管(9)通过管道与储气罐(8)和空气压缩机(81)依次连接;所述储气罐(8)上设置有稳压阀和气流调节阀;所述主分选柱体(100)还包括设置在其外部并且通过管道与高速分散机装置(2)依次连通的矿浆反应箱(1)和入料口(103);所述矿浆多点分配器(7)之前的管道上设有输料泵(3);所述加药口(61)和补药口(62)均与药箱(6)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矿浆反应箱(1)包括设置在矿浆反应箱(1)内部的搅拌转片(112)和隔板(113);所述矿浆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煤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