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265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及其制造方法,该饲料添加剂内成份按重量份包括:耐盐碱改性竹叶提取物的油酸溶液105份‑120份、螺旋藻粉末1份‑2份、过氧碳酸钠粉末3份‑5份、蜜麸炒制的地龙粉末3份‑5份、蝉蜕粉末1份‑2份、荆芥粉末2份‑3份、厄他培南药片粉末0.00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高品质南美对虾,通过将特殊提取的竹叶提取物针对性改性处理,然后合理搭配并恰当应用,获得耐盐碱、提升肉质、提高南美对虾营养价值、同时适应围海散养的先进饲料添加剂,弥补了行业空白,同时对绿色环保的生态南美对虾养殖具有重大意义。

A Feed Additive for Penaeus vannamei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本文中的南美对虾主要指对虾和基围虾,无论是哪种虾,其自然生长的环境都需要栖于沿岸浅海,常潜入沙底内并进行一定范围的移动和洄游。海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现有的海虾养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引流海水入内陆喂养,一种是围海散养。内陆喂养首先养殖池的成本较高、维护困难,同时对虾的品种要求高(必须是活动范围较小的种类),而且由于缺乏运动,这种虾的口感其实是次于散养海虾的。而现有技术中的散养海虾,由于是围海养殖,海水流动性强,因此投食时一般不能全面积铺撒,仅能在靠岸处挥撒待饲料自然移动,且不能使用流体类或粉末类的易于吸收的饲料,因为这类饲料虽然易于吸收,但大部分均会被海流冲走。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耐盐碱、提升肉质、提高南美对虾营养价值、同时适应围海散养的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耐盐碱、提升肉质、提高南美对虾营养价值、同时适应围海散养的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及其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前准备①竹叶提取物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新鲜干净的竹叶100份;②提取工艺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油酸100份、足量质量分数1%的纤维素酶水溶液、足量质量分数1%的果胶酶水溶液、足量质量分数1%的蛋白酶水溶液;③改性工艺材料准备:按重量计准备硝酸铵3份-5份、磺酸1份-2份、磺酸盐扩链剂1份-2份、足量丙酮、足量海底淤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1%的氢氧化钙水溶液;④配伍物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螺旋藻粉末1份-2份、过氧碳酸钠粉末3份-5份、蜜麸炒制的地龙粉末3份-5份、蝉蜕粉末1份-2份、荆芥粉末2份-3份、厄他培南药片粉末0.001份;2)竹叶活性成份提取①将竹叶机械切碎至1mm-2mm碎末,获得叶末;②将1)中步骤②准备的油酸与纯净水按体积比1:1混溶并震荡成悬浊液;③将步骤①获得的叶末放入步骤②获得的悬浊液中,并保持悬浊液持续震荡,获得混合液;④在混合液内按1:1:1的质量配比混合滴加1)中步骤②准备的纤维素酶水溶液、果胶酶水溶液和蛋白酶水溶液组成的混合酶溶液,混合酶溶液滴加体积为混合液总体积的1.0%-1.5%,获得含酶混合液;⑤将含酶混合液加热至25℃-30℃并保持持续震荡,维持20min-30min,获得初步提取混溶液,然后停止震荡,获得竹叶活性成份;3)竹叶活性成份耐盐碱改性①在阶段2)获得的竹叶活性成份内加入该竹叶活性成份总体积1/2的丙酮,然后震荡至完全混溶,获得丙酮混溶液;②在丙酮混溶液内加入1)中步骤③准备的硝酸铵、磺酸、磺酸盐扩链剂,获得预制丙酮混溶液;③将预制丙酮混溶液加热至45℃-55℃反应,获得反应丙酮混溶液;④在反应丙酮混溶液滴加1)中步骤③准备的氢氧化钙水溶液至混溶液PH值8-8.5,然后完全蒸离丙酮及水,即完成竹叶活性成份耐盐碱改性处理;4)配伍①在阶段3)获得的完成耐盐碱改性处理的竹叶活性成份内加入1)中步骤④准备的螺旋藻粉末、过氧碳酸钠粉末、蜜麸炒制的地龙粉末、蝉蜕粉末、荆芥粉末、厄他培南药片粉末,获得预制混合物;②将预制混合物持续焖焙待其自然发酵,控制温度40℃-50℃,1-2天后,即获得所需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的功能成份;③将步骤②获得的功能成份加入其总质量20倍的海底淤泥中,即获得所需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采用上所述方法制造的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其内成份按重量份包括:耐盐碱改性竹叶提取物的油酸溶液105份-120份、螺旋藻粉末1份-2份、过氧碳酸钠粉末3份-5份、蜜麸炒制的地龙粉末3份-5份、蝉蜕粉末1份-2份、荆芥粉末2份-3份、厄他培南药片粉末0.001份。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竹叶提取物很少用于海产养殖,虽然它有成本低、营养效果好、虾适口性强的优点,但其核心营养成份(改善肉质、促进生长的黄酮类物质和提升免疫力的多酚类物质)在高盐及偏碱性(海水PH一般在8左右)环境内会失去活性,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硝酸铵(一种强氧化剂,易与抗氧化剂的黄酮发生发应,使酯溶性的黄酮在保持功能的同时具备水溶性,同时不再受海内盐质的影响)对竹叶黄酮进行改性,但改性后黄酮的活性会有所降低,再通过磺酸及磺酸盐扩链剂对竹叶黄酮和竹叶多酚进行磺酸化聚合改性,恢复其活性。(2)采用的是非水介质酶提取技术,通过水与油酸震荡混溶后添加三种酶使其生效,又蒸离水份,将酯溶性的功能产物完全溶于对动物体有益的油酸中,使本专利技术具备了更高的饲料价值,该提取原理在于:常规技术中,由于极性有机溶剂(如乙醇等)会强行抽离酶内必须水,灭除酶的活性,而非极性溶剂(如己烷等)又是具有毒性且自然环境很难分解的污染物,因此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油酸是介于极性与非极性中间的介质,酶组可以发挥他们的正常作用,又可以直接溶解酯溶性(黄酮)、中性(多酚)和水溶性(多糖)等物质,避免了多次分离的不必要浪费。(3)添加氢氧化钙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作用一是调节整个产物的PH值,增加耐盐碱驯化效果并使之更与海水溶洽;作用二是与竹叶提取物中的部分成份发生反应形成有机钙(有研究表明,动物体对无机矿物质较难吸收,对有机矿物质吸收率高且利用效果好),而钙是甲壳类生物虾最必要的生命矿物元素,还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虾体中有机活性钙的含量,提升其营养价值。(4)由于南美对虾也是海水虾的一种,因此本专利技术与同时申请的另一份广谱海水虾申请内容相近,但由于南美对虾作为世界三大高产虾之一,具有其特殊性:一是虾苗昂贵、风险相较于普通海水虾高,二是由于生长速度极快,耗氧量大,三是无法自生繁殖(易发生种质退化),只能购苗后养殖一代,四是生长所需氨基酸含量巨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饲料在通过非常规方法获得适应南美对虾养殖自然环境的营养成份外,还针对虾的品质及其局限性做了针对性改良(主要在于一是没有除去添加剂中的水份,即却除了原阶段2)中步骤⑥,虽然为生产带来了麻烦,但保全了被蛋白酶分解获得的17种主要水溶性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二是添加了无害的化学增氧剂过氧碳酸钠,这种增氧剂是一种成本低,溶解性好,兼有漂白、杀菌、消毒等作用的室温下缓释增氧剂,很适用于高成本高风险的南美对虾养殖;三是极微量地添加了广谱抗菌素厄他培南,这种抗菌素可以随时间推移被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金属酶分解而无害,但在其作用期间,对虾有害的几乎所有有害菌均可被有效抑制,是降低南美对虾大面积感染死亡风险的重要手段,对实现南美对虾的低风险无公害大规模养殖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虾肉中,由于相对于人体而言的易过敏蛋白含量高,因此因虾过敏的报道屡见不鲜,本专利技术通过虾喜爱的虫体粉末及适口藻、草类粉末营养的添加,一方面增加虾的适口性,使其更易接受及生长,另一方面降低虾肉内分子量为35ku左右的主要过敏原蛋白的原料来源,同时抑制其活性,使人体食用时更加不易过敏(这其中蜜麸地龙作为虾喜爱的优先蛋白原料可以挤占海浮游生物占食物比例;荆芥粉末可以抑制过敏原蛋白的活性,同时也是虾的适口素食;蝉蜕可以促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前准备①竹叶提取物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新鲜干净的竹叶100份;②提取工艺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油酸100份、足量质量分数1%的纤维素酶水溶液、足量质量分数1%的果胶酶水溶液、足量质量分数1%的蛋白酶水溶液;③改性工艺材料准备:按重量计准备硝酸铵3份‑5份、磺酸1份‑2份、磺酸盐扩链剂1份‑2份、足量丙酮、足量海底淤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1%的氢氧化钙水溶液;④配伍物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螺旋藻粉末1份‑2份、过氧碳酸钠粉末3份‑5份、蜜麸炒制的地龙粉末3份‑5份、蝉蜕粉末1份‑2份、荆芥粉末2份‑3份、厄他培南药片粉末0.001份;2)竹叶活性成份提取①将竹叶机械切碎至1mm‑2mm碎末,获得叶末;②将1)中步骤②准备的油酸与纯净水按体积比1:1混溶并震荡成悬浊液;③将步骤①获得的叶末放入步骤②获得的悬浊液中,并保持悬浊液持续震荡,获得混合液;④在混合液内按1:1:1的质量配比混合滴加1)中步骤②准备的纤维素酶水溶液、果胶酶水溶液和蛋白酶水溶液组成的混合酶溶液,混合酶溶液滴加体积为混合液总体积的1.0%‑1.5%,获得含酶混合液;⑤将含酶混合液加热至25℃‑30℃并保持持续震荡,维持20min‑30min,获得初步提取混溶液,然后停止震荡,获得竹叶活性成份;3)竹叶活性成份耐盐碱改性①在阶段2)获得的竹叶活性成份内加入该竹叶活性成份总体积1/2的丙酮,然后震荡至完全混溶,获得丙酮混溶液;②在丙酮混溶液内加入1)中步骤③准备的硝酸铵、磺酸、磺酸盐扩链剂,获得预制丙酮混溶液;③将预制丙酮混溶液加热至45℃‑55℃反应,获得反应丙酮混溶液;④在反应丙酮混溶液滴加1)中步骤③准备的氢氧化钙水溶液至混溶液PH值8‑8.5,然后完全蒸离丙酮及水,即完成竹叶活性成份耐盐碱改性处理;4)配伍①在阶段3)获得的完成耐盐碱改性处理的竹叶活性成份内加入1)中步骤④准备的螺旋藻粉末、过氧碳酸钠粉末、蜜麸炒制的地龙粉末、蝉蜕粉末、荆芥粉末、厄他培南药片粉末;②将预制混合物持续焖焙待其自然发酵,控制温度40℃‑50℃,1‑2天后,即获得所需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的功能成份;③将步骤②获得的功能成份加入其总质量20倍的海底淤泥中,即获得所需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美对虾用饲料添加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前准备①竹叶提取物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新鲜干净的竹叶100份;②提取工艺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油酸100份、足量质量分数1%的纤维素酶水溶液、足量质量分数1%的果胶酶水溶液、足量质量分数1%的蛋白酶水溶液;③改性工艺材料准备:按重量计准备硝酸铵3份-5份、磺酸1份-2份、磺酸盐扩链剂1份-2份、足量丙酮、足量海底淤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1%的氢氧化钙水溶液;④配伍物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螺旋藻粉末1份-2份、过氧碳酸钠粉末3份-5份、蜜麸炒制的地龙粉末3份-5份、蝉蜕粉末1份-2份、荆芥粉末2份-3份、厄他培南药片粉末0.001份;2)竹叶活性成份提取①将竹叶机械切碎至1mm-2mm碎末,获得叶末;②将1)中步骤②准备的油酸与纯净水按体积比1:1混溶并震荡成悬浊液;③将步骤①获得的叶末放入步骤②获得的悬浊液中,并保持悬浊液持续震荡,获得混合液;④在混合液内按1:1:1的质量配比混合滴加1)中步骤②准备的纤维素酶水溶液、果胶酶水溶液和蛋白酶水溶液组成的混合酶溶液,混合酶溶液滴加体积为混合液总体积的1.0%-1.5%,获得含酶混合液;⑤将含酶混合液加热至25℃-30℃并保持持续震荡,维持20min-30min,获得初步提取混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哲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