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236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59
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相邻设置的TFT基板和有机发光层,所述TFT基板上形成有可对有机发光层的发射光线进行扩散的微结构,所述有机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微结构背离有机发光层一侧的反射层。通过在TFT基板上设置可对发射光线进行扩散的微结构,从而光线穿过TFT基板时,可在微结构内发生折射,并将光线扩散,进而再通过反射层将光线反射出去,从而可防止有机发光装置的背部出光,并且可使得光线更加均匀,增加了有机发光装置的光学均匀性。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装置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器
,特别是一种可以提高OLED屏幕出光效率的有机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OLED)作为新一代的显示器件具有很多优点,在手机、数码相机、车载显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手机中,为了扩大屏幕的占屏比,OLED屏幕通常是做的越来越大,但是为了避让手机摄像头、听筒,屏幕上必须制作异形开槽以对摄像头、听筒等进行避让。但是,由于OLED屏幕的材料是半透明材质,因而摄像头等处LED发出的光线会穿透到OLED屏幕的正面,影响异型开槽处的显示效果。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4201190中揭示了一种有机发光装置,该有机发光装置包括透明基板、多个发光装置、浅膜晶体管及金属反射层,所述金属反射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个表面,多个发光装置、浅膜晶体管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另一个表面,从而金属反射层可将进入的光反射出去,以提高OLED的出光效率。但是上述专利申请中,虽然在透明基板上设置有反射层,但是单依靠反射层反射效率较低,因此,必须设计一种具有较好反射效率的有机发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相邻设置的TFT基板和有机发光层,所述TFT基板上形成有可对有机发光层的发射光线进行扩散的微结构,所述有机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微结构背离有机发光层一侧的反射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TFT基板包括贴靠所述反射层的第一表面以及贴靠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第二表面,所述微结构设置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结构包括自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及填充于所述凹槽内的填充物,所述凹槽的深度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浅,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大于所述TFT基板的折射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结构包括自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及填充于所述凹槽内的填充物,所述凹槽的深度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深,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小于所述TFT基板的折射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结构包括自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及填充于所述凹槽内的填充物,所述凹槽的深度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浅,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大于所述TFT基板的折射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结构包括自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及填充于所述凹槽内的填充物,所述凹槽的深度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深,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小于所述TFT基板的折射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结构内的填充物为空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内壁面形成为使有机发光层的发射光线进行扩散的折射面,所述折射面呈平滑的弧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在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的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围为1μm至10μm,直径范围为5μm至100μ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层的材料为Ag或TiO2或有机全光反射膜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TFT基板上设置可对发射光线进行扩散的微结构,并且在微结构背离有机发光层的一侧设置有反射层,从而当光线穿过TFT基板时,光线可在穿过微结构时发生扩散,以使得光线更加均匀;同时通过设置反射层将光线反射,从而可有效防止了有机发光装置的背部出光,增加了有机发光装置的光学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有机发光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有机发光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有机发光装置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有机发光装置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00-有机发光装置;1-反射层;2-TFT基板;3-有机发光层;21-微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技术,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或结构之间具有任何关联性。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装置100,所述有机发光装置100包括相邻设置的TFT基板2和有机发光层3,所述TFT基板2上形成有可对有机发光层3的发射光进行扩散的微结构21,所述有机发光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微结构21背离有机发光层3一侧的反射层1。从而当光线向TFT基板2方向发射时,微结构21可对光线进行折射并发散,以将光线均匀化。同时反射层1又可将均匀化后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解决了有机发光装置100背部漏光的问题。所述TFT基板2为透明的玻璃基板,并且所述TFT基板2上制作有呈阵列排布的TFT结构。所述TFT为ThinFilmTransistor的缩写,即为浅膜晶体管。在本技术中,为了方便描述,将所述TFT基板2贴靠所述反射层1的一面记为第一表面,将所述TFT基板2贴靠所述有机发光层3的一面记为第二表面,所述微结构21依次排列设置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所述微结构21包括自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及填充于所述凹槽内的填充物,所述凹槽的深度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浅,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大于所述TFT基板2的折射率。众所周知,光在穿过不同透明介质的时候会发生折射,从而光从折射率较小的介质传播至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时,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在本第一种实施例中,由于凹槽内的填充物的折射率大于TFT基板2的折射率,从而光从TFT基板2传播至微结构21内时,光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并由于本第一种实施例中凹槽的深度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浅,从而对光线产生扩散的效果。因此,当光线自TFT基板2传播至微结构21内时,可使得入射光线扩散,从而可使得光线更加均匀。在本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的填充物的折射率相比TFT基板2更大,所述填充物可为空气。当然若所述填充物为其他材料,例如TiO2、H4、Ti3O5、LaTiO3、La2Ti2O7、PPS(聚苯硫醚)、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高分子材料,只要是能满足折射率大于TFT基板2的透明材质,则即可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所述高分子材料通过印刷至凹槽内。所述凹槽在第一表面上的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围为1μm至10μm,直径范围为5μm至100μm。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3μm,直径为20μm。当然,若所述凹槽呈其他结构,只要满足其深深度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浅,即可达到本技术的目的。由于所述凹槽的尺寸均为微米级,因而肉眼不可见,只能在显微镜下观测,从而满足本技术中有机发光装置100的尺寸要求。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所述微结构21包括自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及填充于所述凹槽内的填充物,所述凹槽的深度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深,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小于所述TFT基板2的折射率。因此,当光线向TFT基板2传播至微结构21内时,光的折射角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相邻设置的TFT基板和有机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TFT基板上形成有可对有机发光层的发射光线进行扩散的微结构,所述有机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微结构背离有机发光层一侧的反射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相邻设置的TFT基板和有机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TFT基板上形成有可对有机发光层的发射光线进行扩散的微结构,所述有机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微结构背离有机发光层一侧的反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FT基板包括贴靠所述反射层的第一表面以及贴靠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第二表面,所述微结构设置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自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及填充于所述凹槽内的填充物,所述凹槽的深度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浅,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大于所述TFT基板的折射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自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及填充于所述凹槽内的填充物,所述凹槽的深度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变深,所述填充物的折射率小于所述TFT基板的折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自第二表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水浒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