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锁开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35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自锁开关结构,包括有底座、盖板、按杆、动触片和静触片,所述按杆穿过盖板进入至底座内;在按杆的上端部设有按键帽,在按键帽与盖板之间设有塔簧,在按杆的下端部设有推头,所述推头在按杆下压后推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导电;在按杆的中部设有心型槽,在心型槽的中部凸起有凸起芯,所述凸起芯的顶部为第一锁止点,所述心型槽的槽底为第二锁止点;在盖板与心型槽之间设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的上端设置于塔簧和盖板之间,其下端设置于心型槽内且随着按杆的下压于心型槽的槽缘游走后落于第一锁止点/第二锁止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心型槽、凸起芯和锁止件的配合实现自锁或断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A New Self-locking Switch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锁开关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
,尤其是指一种新型自锁开关结构。
技术介绍
自锁开关,是一种常见的按钮开关。在开关按钮第一次按时,开关接通并保持,即自锁,在开关按钮第二次按时,开关断开,同时开关按钮弹出来。开关从操作方式来说分旋钮式、板动式(包括纽子开关、船形开关)、按钮式。在专利号为201611013285.8、专利名称为自锁开关的专利中,就披露了自锁开关的结构,详细阐述了其如何实现自锁和断开的过程,申请人在多年从事开关生产和开发过程中发现,上述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自锁开关结构。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锁开关结构,包括有底座和盖板,盖板卡装于底座上,在所述盖板上设有按杆,所述按杆穿过盖板进入至底座内;在按杆的上端部设有按键帽,在按键帽与盖板之间设有塔簧,在按杆的下端部设有推头,在所述底座内设有动触片和静触片,所述推头在按杆下压后推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导电;在按杆的中部设有心型槽,在心型槽的中部凸起有凸起芯,所述凸起芯的顶部为第一锁止点,所述心型槽的槽底为第二锁止点;在所述盖板与心型槽之间设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的上端设置于塔簧和盖板之间,其下端设置于心型槽内且随着按杆的下压于心型槽的槽缘游走后落于第一锁止点/第二锁止点上。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锁止件为折-竖-折结构,其包括有横向搭扣于盖板上表面的上顶部、横向伸入至心型槽内的锁止部,以及竖直设置于底座内连接上顶部和锁止部的竖直连接部。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凸起芯的横截面为心型。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心型槽的中心线与凸起芯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心型槽的顶部以其中心线为界划分为左侧的第一槽顶段和右侧的第二槽顶段;所述第一槽顶段偏移超过凸起芯的中心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按压按杆,使得心型槽上下移动,使得锁止件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沿心型槽的周边槽缘游移,并落于第一锁止点上实现自锁,使得按杆最大限度下压以推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导电,或者落于第二锁止点上,使得按杆最大限度上移,实现断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按杆的立体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按杆的立体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说明书及附图中所表示出的具有实体形状部件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是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铸造、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和制作工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自锁开关结构,如图1至4所示,包括有底座10和盖板20,盖板20卡装于底座10上,在所述盖板20上设有按杆30,所述按杆30穿过盖板20进入至底座10内;在按杆30的上端部设有按键帽40,在按键帽40与盖板20之间设有塔簧50,在按杆30的下端部设有推头,在所述底座10内设有动触片和静触片,所述推头在按杆下压后推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导电;在按杆30的中部设有心型槽60,在心型槽60的中部凸起有凸起芯70,所述凸起芯70的顶部为第一锁止点80,所述心型槽60的槽底为第二锁止点90;在所述盖板20与心型槽60之间设有锁止件100,所述锁止件100的上端设置于塔簧50和盖板20之间,其下端设置于心型槽60内且随着按杆30的下压于心型槽60的槽缘游走后落于第一锁止点80/第二锁止点90上。本技术通过按压按杆30,使得心型槽60上下移动,锁止件100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沿心型槽60的周边槽缘游移,并落于第一锁止80点上实现自锁,使得按杆30最大限度下压以推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导电,或者落于第二锁止点90上,使得按杆30最大限度上移,实现断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锁止件100为折-竖-折结构,其包括有横向搭扣于盖板20上表面的上顶部101、横向伸入至心型槽60内的锁止部102,以及竖直设置于底座10内连接上顶部101和锁止部102的竖直连接部103。在实施例中,如图1、2、3、4所示,所述凸起芯70的横截面为心型。在实施例中,如图1、2、3、4所示,所述心型槽60的中心线与凸起芯70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心型槽60的顶部以其中心线为界划分为左侧的第一槽顶段61和右侧的第二槽顶段62;所述第一槽顶段61偏移超过凸起芯70的中心线,这样锁止部102落于第一锁止点80上后,再次按压按杆30,锁止部102就无法从原路返回,只能继续朝同一方向游移,直至落到第二锁止点90上。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技术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锁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和盖板,盖板卡装于底座上,在所述盖板上设有按杆,所述按杆穿过盖板进入至底座内;在按杆的上端部设有按键帽,在按键帽与盖板之间设有塔簧,在按杆的下端部设有推头,在所述底座内设有动触片和静触片,所述推头在按杆下压后推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导电;在按杆的中部设有心型槽,在心型槽的中部凸起有凸起芯,所述凸起芯的顶部为第一锁止点,所述心型槽的槽底为第二锁止点;在所述盖板与心型槽之间设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的上端设置于塔簧和盖板之间,其下端设置于心型槽内且随着按杆的下压于心型槽的槽缘游走后落于第一锁止点/第二锁止点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锁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和盖板,盖板卡装于底座上,在所述盖板上设有按杆,所述按杆穿过盖板进入至底座内;在按杆的上端部设有按键帽,在按键帽与盖板之间设有塔簧,在按杆的下端部设有推头,在所述底座内设有动触片和静触片,所述推头在按杆下压后推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触导电;在按杆的中部设有心型槽,在心型槽的中部凸起有凸起芯,所述凸起芯的顶部为第一锁止点,所述心型槽的槽底为第二锁止点;在所述盖板与心型槽之间设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的上端设置于塔簧和盖板之间,其下端设置于心型槽内且随着按杆的下压于心型槽的槽缘游走后落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栋钟富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奥克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