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转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84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转角结构,包括:第一人行道路;第二人行道路,其中第一人行道路和第二人行道路形成有至少一夹角;转角区域,设置在至少一夹角中;其中,第一人行道路包括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人行道路包括第二硬质材料层、转角区域包括有第三硬质材料层,且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硬质材料层和第三硬质材料层由相同的硬质材料构成。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道路转角结构通过在人行道路的转角处设置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转角区域,使得人行道路的转角处可以行走,从而不会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

A Roadway Corn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转角结构
本技术涉及园林
,特别涉及一种道路转角结构。
技术介绍
在园林景观工程项目中,对于住宅类、公建类项目,会建造园林景观,一般情况下,园林景观包括有花草树木及雕刻等,而为了便于人们观赏,都会建造有人行道路,并在人行道路的两边分别建造有花草等。然而,对于人行道路的转角处,一般是不允许行走的,但是许多人走到人行道路的转角处时,为了方便,直接踩踏在转角处的花草中,从而践踏踩死花草,时间一久后,转角处会露出泥土,严重影响美观,且在下雨天时,更是会将泥泞等雨水践踏到人行道路上,大大影响了园林景观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转角结构,通过在人行道路的转角处设置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转角区域,使得人行道路的转角处可以行走,从而不会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道路转角结构,包括:第一人行道路;第二人行道路,其中第一人行道路和第二人行道路形成有至少一夹角;转角区域,设置在至少一夹角中;其中,第一人行道路包括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人行道路包括第二硬质材料层、转角区域包括有第三硬质材料层,且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硬质材料层和第三硬质材料层由相同的硬质材料构成。其中,转角区域呈扇形状或多边形状。其中,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硬质材料层和第三硬质材料层为瓷砖层、水泥层或木板层。其中,第三硬质材料层中间隔设置有多个排水通孔。其中,转角区域还包括:种植土层,设置在第三硬质材料层的下方;排水板层,设置在种植土层的下方;碎石滤水层,设置在排水板层的下方。其中,转角区域还包括:粗砂缓冲层,设置在种植土层和排水板层之间。其中,粗砂缓冲层内设有用于收容水的收容腔体,且粗砂缓冲层的收容腔体的顶部设有隔板,且隔板中间隔设置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多个通孔。其中,还包括:浇筑混凝土垫层,设置在碎石滤水层、第一人行道路和第二人行道路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道路转角结构包括:第一人行道路;第二人行道路,其中第一人行道路和第二人行道路形成有至少一夹角;转角区域,设置在至少一夹角中;其中,第一人行道路包括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人行道路包括第二硬质材料层、转角区域包括有第三硬质材料层,且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硬质材料层和第三硬质材料层由相同的硬质材料构成。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道路转角结构通过在人行道路的转角处设置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转角区域,不再在转角处种植花草,使得人行道路的转角处可以行走,即使下雨天人们走在转角处也不会将泥泞等雨水践踏到人行道路上,从而不会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道路转角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道路转角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道路转角结构的A-A方向的第一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道路转角结构的A-A方向的第二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该道路转角结构包括第一人行道路11、第二人行道路12和转角区域13。应理解,第一人行道路11和第二人行道路12可以是设置有花草区域10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人行道路11和第二人行道路12形成有至少一夹角。也就是说,第一人行道路11和第二人行道路12可以形成有一个夹角,也可以设置有两个夹角、三个夹角和四个夹角。优选地,夹角的角度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转角区域13设置在至少一夹角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人行道路11包括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人行道路12包括第二硬质材料层、转角区域13包括有第三硬质材料层131。应理解,由于在转角区域13设置有第三硬质材料层131,因此可以使得人可以在转角区域13上行走,则转角区域13不再种植花草,有效避免因花草死掉露出泥土的现象发现,即使下雨天人们走在转角处也不会会将泥泞等雨水践踏到人行道路上,有效地保证了园林景观的美观。优选地,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硬质材料层和第三硬质材料层131由相同的硬质材料构成。也就是说,第一人行道路11、第二人行道路12和转角区域13的表面能够保持同一种颜色或材料,使得第一人行道路11、第二人行道路12和转角区域13三者的色彩及外观统一,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在本实施例中,转角区域13呈扇形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角区域13还可呈其他形状,如多边形状。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多边形状优选包括三角形状。优选地,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硬质材料层和第三硬质材料层131为瓷砖层、水泥层或木板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硬质材料层131中间隔设置有多个排水通孔1311,以通过多个排水通孔1311排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该转角区域还包括种植土层132、粗砂缓冲层133、排水板层134和碎石滤水层135。其中植土层132设置在第三硬质材料层131的下方,可通过在种植土层132种植花草,使花草可通过多个排水通孔1311生长并延伸至第三硬质材料层131外,使得转角区域13即可让人行走,也可以种植花草,更实用,也更美观。排水板层134设置在种植土层132的下方,可通过排水板层134排水。碎石滤水层135设置在排水板层134的下方。进一步的,粗砂缓冲层133设置在种植土层132和排水板层134之间。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粗砂缓冲层133内设有用于收容水的收容腔体1331,以通过收容腔体1331收集从种植土层132所渗下来的水。应理解,收容腔体1331的底部及侧壁是密封的,水能够长期存留在收容腔体1331内以为种植土层132提供水分,使得种植土层132保持有足够的水分为花草提供水分。优选地,粗砂缓冲层133的收容腔体1331的顶部设有隔板1332,且隔板1332中间隔设置有与收容腔体1331连通的多个通孔1333。应理解,设置隔板1332是阻止种植土层132中的泥土掉入收容腔体1331内,而设置多个通孔1333是让收容腔体1331内的水分能够通过多个通孔1333挥发进入种植土层132内。应理解,在本实施例中,该道路转角结构还包括浇筑混凝土垫层136,其中浇筑混凝土垫层136设置在碎石滤水层135、第一人行道路11和第二人行道路12的下方,以通过浇筑混凝土垫层136支撑转角区域13、第一人行道路11和第二人行道路12。应理解,浇筑混凝土垫层136硬度大,能够支撑转角区域13、第一人行道路11和第二人行道路12使转角区域13、第一人行道路11和第二人行道路12三者中不会出现塌裂现象。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角区域13、第一人行道路11和第二人行道路12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转角区域13、第一人行道路11和第二人行道路12的表面所在的水平面均比花草区域10的表面所在的水平面高。综上,本技术所公开的道路转角结构包括:第一人行道路;第二人行道路,其中第一人行道路和第二人行道路形成有至少一夹角;转角区域,设置在至少一夹角中;其中,第一人行道路包括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人行道路包括第二硬质材料层、转角区域包括有第三硬质材料层,且第一硬质材料层、第二硬质材料层和第三硬质材料层由相同的硬质材料构成。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道路转角结构通过在人行道路的转角处设置由硬质材料构成的转角区域,不再在转角处种植花草,使得人行道路的转角处可以行走,即使下雨天人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人行道路;第二人行道路,其中所述第一人行道路和所述第二人行道路形成有至少一夹角;转角区域,设置在所述至少一夹角中;其中,所述第一人行道路包括第一硬质材料层,所述第二人行道路包括第二硬质材料层、所述转角区域包括有第三硬质材料层,且所述第一硬质材料层、所述第二硬质材料层和所述第三硬质材料层由相同的硬质材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人行道路;第二人行道路,其中所述第一人行道路和所述第二人行道路形成有至少一夹角;转角区域,设置在所述至少一夹角中;其中,所述第一人行道路包括第一硬质材料层,所述第二人行道路包括第二硬质材料层、所述转角区域包括有第三硬质材料层,且所述第一硬质材料层、所述第二硬质材料层和所述第三硬质材料层由相同的硬质材料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区域呈扇形状或多边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材料层、所述第二硬质材料层和所述第三硬质材料层为瓷砖层、水泥层或木板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转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硬质材料层中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宝山黄耀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维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