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负荷由一个构件传递给另一构件的建筑构件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一个连接本体,其包含被连接构件放置在其中的多个连接槽和插入在连接本体与被连接构件之间的空间中的楔块。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能够利用外力下的楔固作用,将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防止构件从连接本体处滑出,楔块与被连接构件接触的表面经过加工,比楔块与连接本体接触的表面具有更高的磨擦系数。然而,螺栓连接需要在被连接构件以及搭接板上钻出许多孔,这引起在孔的周围出现诸如凹槽或应力集中等问题。此外,由于所钻的孔要大于螺栓直径以满足安装时的尺寸公差,当连接处在承受如图2所示的反复逆转的负荷时,连接就可能出现滑动,导致不希望的后果。为防止滑动发生,摩擦式连接被加以利用。在摩擦式连接中,通过充分拧紧螺母产生强大的夹持力,使连接能借助被连接构件与搭接板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抗负荷。然而,这种预紧力不易获得,并且螺栓安装增加了工程费用。为提高螺栓连接性能,韩国公开专利No.1999-76051(申请号No.10-1998-10689)披露了一种连接技术,其中在被连接构件10与搭接板12之间设有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接构件的连接装置,其包括设有连接槽的连接本体,被连接构件置入其中;及插在连接本体及构件之间的空间中的楔块;楔块与构件接触的表面(底面)的摩擦系数比其与所述连接本体接触的表面(斜面)的摩擦系数高。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钟圆,黄仁奎,
申请(专利权)人:朴钟圆,黄仁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