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69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包括三角形底座和设置在三角形底座上的吊索导向部,在吊装过程中吊索一端固定在吊索导向部,另一端依次绕过节能型预制件和顶部吊索导向部,与起吊装置连接,从而吊起节能型预制件;吊索导向部能够有效控制吊索,确避免吊索的滑动,提高吊索的使用寿命,在拱形的底部受力杆内凹面设置有防滑纹,在吊装作业时防滑纹压在节能型预制件外表面,增大接触面积,避免了节能型预制件的滑动脱落,提高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简单的结构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确保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开放式的设计,方便安装时的安装和拆卸,节约了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节能型预制构件的吊装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Triangular hanger for energy-saving prefabricated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
本技术属于设备吊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
技术介绍
现有吊具在单吊钩吊装较短的成捆或单件棒型材料时,通常采用单根“8”字形头部的钢丝绳或“8”字形头部的尼龙吊装带进行吊装,在吊装过程中,吊装带一端套入另一端的绳套内从而形成一个绳圈,绳圈将棒材的中部固定,进而进行吊装作业;在吊装过长的节能型预制件时,采用两条吊装带,两条吊装带分别将节能型预制件的两端固定进行吊装。实际吊装的过程中,钢丝绳或尼龙吊装带在锁紧节能型预制件的过程中会在正上方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空腔区域。如果空腔过大,会造成节能型预制件无法锁紧,从而发生节能型预制件的滑动脱落,造成高空坠物伤害,非常危险;如果空腔过小,采用钢丝绳在起吊的过程中,钢丝绳在交点处会突然滑动,造成钢丝绳的突然回弹,节能型预制件在空中会剧烈抖动,不利于节能型预制件的稳固,严重时会造成钢丝绳的断裂,十分危险,采用尼龙吊装带吊装节能型预制件过程中不会剧烈抖动,但在吊装带的结合处会缓慢的滑动,频繁的吊装节能型预制件会造成局部的剧烈磨损,降低吊装带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吊装过程中的安全。且单吊钩配合吊装带或尼龙吊装带的使用方法,需要频繁的进行吊钩的升降、吊索的摘钩和挂钩操作,影响吊装速度;采用钢板结合吊索导向柱等生产的吊具需要车床等一系列加工工具进行加工,生产工序复杂,成本较高,不太容易推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以至少解决目前吊装工作时节能型预制件无法锁紧导致的棒材滑动脱落,吊装钢丝绳回弹导致的节能型预制件剧烈抖动,尼龙吊装带结合处磨损剧烈、使用寿命低,吊具制造复杂,反复摘钩导致吊装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包括:吊装底座,所述吊装底座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吊装底座位于吊索与节能型预制件之间所围成的三角空腔内,用于承重和承载吊索导向部;所述吊装底座包括第一受力杆、第二受力杆和底部受力杆;所述底部受力杆为开口向下的拱形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和所述第二受力杆均为直杆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的一端和第二受力杆的一端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V型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的另一端和第二受力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底部受力杆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受力杆、第二受力杆和底部受力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底部受力杆为吊装底座的三角形结构的底边;吊索导向部,所述吊索导向部装配于吊装底座上,所述吊索导向部包括导向弧和防脱柱,所述导向弧为半圆弧结构,所述防脱柱为一个直杆结构;所述防脱柱与所述导向弧的一端连接,形成J型结构的吊索导向部;所述吊索导向部设置有两个,分别为顶部吊索导向部和底部吊索导向部,所述顶部吊索导向部的圆弧端与第一受力杆的顶端连接,第一受力杆与顶部吊索导向部形成U型结构;所述底部吊索导向部的圆弧端与底部受力杆的一端连接,底部受力杆与底部吊索导向部形成U型结构;吊索的一端固定在底部吊索导向部,吊索的另一端依次绕过节能型预制件和顶部吊索导向部后与起吊装置连接,通过吊装底座的底部受力杆抵靠在节能型预制件的外侧壁上,从而吊起节能型预制件。如上所述的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优选,所述底部受力杆在拱形的两端接近端点处为直杆结构,所述直杆结构与拱形在连接处相切。如上所述的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优选,所述吊索导向部所在的平面与吊装底座所在的平面垂直。如上所述的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优选,所述底部吊索导向部设置有吊索防脱器。如上所述的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优选,所述底部受力杆的内凹面设置有防滑纹。如上所述的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优选,所述第一受力杆与所述第二受力杆的长度相同。如上所述的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优选,所述三角吊具为一体成型的铸造件。如上所述的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优选,所述第一受力杆、第二受力杆和底部连接杆为焊接连接。如上所述的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优选,所述底部受力杆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底部受力杆与所述V型结构的对称线重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异效果:本技术采用轻量化的简易三角形结构,在吊装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填充节能型预制件上方吊索形成的三角形空腔,将设置有防滑纹的受力杆压在节能型预制件上,产生摩擦力,避免了节能型预制件的滑动脱落,大大提高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在吊装过程中吊索导向部有效的增大了吊索与节能型预制件之间的接触长度,不仅能够确保节能型预制件更加稳定,而且能够有效控制吊索,确保吊索的稳定,有效提高吊索的使用寿命,轻量化的吊具设计,制造工艺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推广使用;在吊装作业时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节约了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节能型预制件的吊装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吊装底座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圆棒形节能型预制件的吊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矩形节能型预制件的吊装示意图。图中:1、第一受力杆;2、第二受力杆;3、底部受力杆;4、顶部吊索导向部;5、底部吊索导向部;6、导向弧;7、防脱柱;8、吊索;9、吊索防脱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包括:吊装底座,吊装底座为三角形结构,吊装底座位于吊索8与节能型预制件之间所围成的三角空腔内,用于承重和承载吊索导向部;吊装底座包括第一受力杆1、第二受力杆2和底部受力杆3;底部受力杆3为开口向下的拱形结构,底部受力杆3在拱形的两端接近端点处为直杆结构,直杆结构与拱形在连接处相切;底部受力杆3的内凹面设置有防滑纹,在吊装作业时,底部受力杆3的内凹面抵靠在节能型预制件外表面,通过设置防滑纹可以很好的防止吊装底座与节能型预制件的相对滑动。第一受力杆1和第二受力杆2均为直杆结构,第一受力杆1的一端和第二受力杆2的一端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V型结构,第一受力杆1的另一端和第二受力杆2的另一端分别与底部受力杆3相连接,且第一受力杆1、第二受力杆2和底部受力杆3位于同一平面;底部受力杆3为三角形结构的吊装底座的底边;底部受力杆3为左右对称结构,底部受力杆3与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吊具包括:吊装底座,所述吊装底座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吊装底座位于吊索与节能型预制件之间所围成的三角空腔内,用于承重和承载吊索导向部;所述吊装底座包括第一受力杆、第二受力杆和底部受力杆;所述底部受力杆为开口向下的拱形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和所述第二受力杆均为直杆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的一端和第二受力杆的一端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V型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的另一端和第二受力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底部受力杆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受力杆、第二受力杆和底部受力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底部受力杆为吊装底座的三角形结构的底边;吊索导向部,所述吊索导向部装配于吊装底座上,所述吊索导向部包括导向弧和防脱柱,所述导向弧为半圆弧结构,所述防脱柱为一个直杆结构;所述防脱柱与所述导向弧的一端连接,形成J型结构的吊索导向部;所述吊索导向部设置有两个,分别为顶部吊索导向部和底部吊索导向部,所述顶部吊索导向部的圆弧端与第一受力杆的顶端连接,第一受力杆与顶部吊索导向部形成U型结构;所述底部吊索导向部的圆弧端与底部受力杆的一端连接,底部受力杆与底部吊索导向部形成U型结构;吊索的一端固定在底部吊索导向部,吊索的另一端依次绕过节能型预制件和顶部吊索导向部后与起吊装置连接,通过吊装底座的底部受力杆抵靠在节能型预制件的外侧壁上,从而吊起节能型预制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预制件用三角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吊具包括:吊装底座,所述吊装底座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吊装底座位于吊索与节能型预制件之间所围成的三角空腔内,用于承重和承载吊索导向部;所述吊装底座包括第一受力杆、第二受力杆和底部受力杆;所述底部受力杆为开口向下的拱形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和所述第二受力杆均为直杆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的一端和第二受力杆的一端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V型结构所述第一受力杆的另一端和第二受力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底部受力杆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受力杆、第二受力杆和底部受力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底部受力杆为吊装底座的三角形结构的底边;吊索导向部,所述吊索导向部装配于吊装底座上,所述吊索导向部包括导向弧和防脱柱,所述导向弧为半圆弧结构,所述防脱柱为一个直杆结构;所述防脱柱与所述导向弧的一端连接,形成J型结构的吊索导向部;所述吊索导向部设置有两个,分别为顶部吊索导向部和底部吊索导向部,所述顶部吊索导向部的圆弧端与第一受力杆的顶端连接,第一受力杆与顶部吊索导向部形成U型结构;所述底部吊索导向部的圆弧端与底部受力杆的一端连接,底部受力杆与底部吊索导向部形成U型结构;吊索的一端固定在底部吊索导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超董明利牛迎军张柯杰崔国庆付林林秦若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安征信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