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列车上水溢流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1416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列车上水溢流监测系统,包括光纤解调仪、分布式光纤、光纤槽、弹性薄膜、监控计算机和服务器。在发生溢流时,多余的水通过溢流管以及车厢另一侧的上水管溢出,并跌落在位于溢流管以及车厢另一侧的上水管正下方光纤槽的弹性薄膜上,弹性薄膜产生微小振动,并促使与其接触的分布式光纤产生应变,光纤解调仪根据分布式光纤应变产生的后向瑞利散射光对应变位置进行定位,并将位置信息通过以太网传输至中控室的监控计算机上,监控计算机根据该时刻站台停靠的车辆信息及发生溢流的位置信息判断发生溢流的车厢编号,并发送相应的关阀指令,从而及时关闭相应上水管的电磁阀,避免水资源浪费。

A Train Overflow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列车上水溢流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列车上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列车上水溢流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当前的旅客列车上水主要依靠人工实现,当上水完成后,上水工观察到列车溢水管中有水溢出,并将对应上水管的阀门关闭。这种依靠人工的上水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安全隐患大,而且实际上水过程中,一名上水工人需负责3~5节车厢的上水任务,这导致部分车厢发生溢流时,上水工还在其他车厢操作上水管,无法及时关闭对应溢流车厢的上水阀门,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当前国内专利库中关于旅客列车上水控制技术的专利不多。技术专利201310319956.3公布了一种铁路列车上水自动关闭装置,该方法包括列车蓄水箱、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列车蓄水箱上设置有注水管和溢水口,其工作原理是,当列车水箱注满后,水从水箱溢流管溢出,冲击位于溢流管正下方的跷跷板一端,使板体另一端翘起触发控制触点,使无线发射模块发射信号,关闭位于上水管上的电磁阀,停止上水[2]。该方法要求列车停靠后溢水管口正对跷跷板的一端,但实际停车过程中常存在一定偏差,且不同车型溢水口位置也不相同,难以保证每节车厢溢水管口正对跷跷板,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列车上水溢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解调仪和分布式光纤,所述分布式光纤平行到发线股道敷设于所述到发线股道两侧且位于列车溢流管及上水管正下方,所述股道两侧的分布式光纤串联后电连接到光纤解调仪且与所述光纤解调仪形成闭合的监测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列车上水溢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解调仪和分布式光纤,所述分布式光纤平行到发线股道敷设于所述到发线股道两侧且位于列车溢流管及上水管正下方,所述股道两侧的分布式光纤串联后电连接到光纤解调仪且与所述光纤解调仪形成闭合的监测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列车上水溢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纤槽,所述光纤槽平行于到发线股道敷设于所述到发线股道两侧且位于列车溢流管及上水管正下方,所述分布式光纤敷设于所述光纤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列车上水溢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纤支架,所述光纤支架安装于所述光纤槽底面上,所述分布式光纤固定安装于所述光纤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的列车上水溢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薄膜,所述弹性薄膜安装于所述光纤槽上,且所述弹性薄膜的两侧分别固定于光纤槽两侧壁,所述弹性薄膜在光纤槽中处于拉紧状态,所述弹性薄膜下表面与所述分布式光纤外表面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剑乔张志斌杜永新王忠合史义雄钟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