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进制成的合成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32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进制成的合成革结构,包括第一人造革层,所述第一人造革层的顶部从下至上依次胶粘压合固定有第一网格纤维层、第一橡胶层、胶粘基层、第二橡胶层、第二网格纤维层、第二人造革层、防静电层和防刮层,所述第二橡胶层的底部以及第一橡胶层的顶部均一体设置有卡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柱、第二网格纤维层、第一网格纤维层、橡胶球、卡柱、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的设置,不仅使得合成革的层与层之间的连接效果更好,不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层与层脱落的现象,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且还能使合成革具备很好的弹性恢复力,能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满足使用者对合成革弹性恢复能力的使用需求。

The structure of synthetic leather made from graphene modified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进制成的合成革结构
本技术涉及合成革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进制成的合成革结构。
技术介绍
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属于目前较为常见的合成革,具有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真皮感强的外观,还具备耐寒性好、透气、加工方便、价格优廉等优点,是天然皮革的最为理想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鞋、箱包、家具等行业。但是,现有的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在使用的过程中层与层之间连接效果不够好,容易脱落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进制成的合成革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进制成的合成革结构,包括第一人造革层,所述第一人造革层的顶部从下至上依次胶粘压合固定有第一网格纤维层、第一橡胶层、胶粘基层、第二橡胶层、第二网格纤维层、第二人造革层、防静电层和防刮层,所述第二橡胶层的底部以及第一橡胶层的顶部均一体设置有卡柱,且胶粘基层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卡柱大小适配的第一凹槽,卡柱胶粘在对应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人造革层的底部以及第一人造革层的顶部均一体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第一人造革层顶部的连接柱远离第一人造革层的一端以及第二人造革层底部的连接柱远离第二人造革层的一端均一体设置有橡胶球,且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橡胶球大小适配的第二凹槽,橡胶球胶粘在对应的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矩形透气孔和圆形透气孔,且矩形透气孔和圆形透气孔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人造革层底部的连接柱贯穿第二网格纤维层的网孔,且第一人造革层顶部的连接柱贯穿第一网格纤维层的网孔。优选的,所述第一人造革层和第二人造革层为同种材料制成,且第一人造革层和第二人造革层均为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二网格纤维层和第一网格纤维层的各系数一致,且第二网格纤维层和第一网格纤维层的网格尺寸为宽5mm,长5mm。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大小一致,且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均为橡胶材料。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为透明的抗静电涂料,且防刮层为透明的防刮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柱、第二网格纤维层、第一网格纤维层、橡胶球、卡柱、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的设置,不仅使得合成革的层与层之间的连接效果更好,不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层与层脱落的现象,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且还能使合成革具备很好的弹性恢复力,能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满足使用者对合成革弹性恢复能力的使用需求,且合成革的抗拉能力得到了增强,使用效果好,另外,设置的防静电层和防刮层能够增强合成革的防刮伤能力和防静电能力,从而使得合成革的使用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进制成的合成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人造革层、2第一网格纤维层、3第一橡胶层、4胶粘基层、5第二橡胶层、6第二网格纤维层、7第二人造革层、8防静电层、9防刮层、10连接柱、11橡胶球、12矩形透气孔、13卡柱、14圆形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进制成的合成革结构,包括第一人造革层1,所述第一人造革层1的顶部从下至上依次胶粘压合固定有第一网格纤维层2、第一橡胶层3、胶粘基层4、第二橡胶层5、第二网格纤维层6、第二人造革层7、防静电层8和防刮层9,所述第二橡胶层5的底部以及第一橡胶层3的顶部均一体设置有卡柱13,且胶粘基层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卡柱13大小适配的第一凹槽,卡柱13胶粘在对应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人造革层7的底部以及第一人造革层1的顶部均一体设置有连接柱10,所述第一人造革层1顶部的连接柱10远离第一人造革层1的一端以及第二人造革层7底部的连接柱10远离第二人造革层7的一端均一体设置有橡胶球11,且第一橡胶层3和第二橡胶层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橡胶球11大小适配的第二凹槽,橡胶球11胶粘在对应的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橡胶层3和第二橡胶层5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矩形透气孔12和圆形透气孔14,且矩形透气孔12和圆形透气孔14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人造革层7底部的连接柱10贯穿第二网格纤维层6的网孔,且第一人造革层1顶部的连接柱10贯穿第一网格纤维层2的网孔,所述第一人造革层1和第二人造革层7为同种材料制成,且第一人造革层1和第二人造革层7均为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网格纤维层6和第一网格纤维层2的各系数一致,且第二网格纤维层6和第一网格纤维层2的网格尺寸为宽5mm,长5mm,所述第一橡胶层3和第二橡胶层5大小一致,且第一橡胶层3和第二橡胶层5均为橡胶材料,所述防静电层8为透明的抗静电涂料,且防刮层9为透明的防刮材料。本技术中,设置的连接柱10贯穿对应的第二网格纤维层6和第一网格纤维层2的网孔,且橡胶球11胶粘在对应的第二凹槽内,同时卡柱13胶粘在对应的第一凹槽内,进而能够间接的使合成革的层与层之间的连接效果更好,不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层与层脱落的现象,从而延长使用寿命,设置的第一橡胶层3和第二橡胶层5使得合成革具备很好的弹性恢复力,可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满足使用者对合成革弹性恢复能力的使用需求,设置的第二网格纤维层6和第一网格纤维层2可以使合成革具备很好的抗拉能力,设置的防静电层8和防刮层9可以增强合成革的防刮伤能力和防静电能力,从而使得合成革的使用效果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进制成的合成革结构,包括第一人造革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造革层(1)的顶部从下至上依次胶粘压合固定有第一网格纤维层(2)、第一橡胶层(3)、胶粘基层(4)、第二橡胶层(5)、第二网格纤维层(6)、第二人造革层(7)、防静电层(8)和防刮层(9),所述第二橡胶层(5)的底部以及第一橡胶层(3)的顶部均一体设置有卡柱(13),且胶粘基层(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卡柱(13)大小适配的第一凹槽,卡柱(13)胶粘在对应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人造革层(7)的底部以及第一人造革层(1)的顶部均一体设置有连接柱(10),所述第一人造革层(1)顶部的连接柱(10)远离第一人造革层(1)的一端以及第二人造革层(7)底部的连接柱(10)远离第二人造革层(7)的一端均一体设置有橡胶球(11),且第一橡胶层(3)和第二橡胶层(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橡胶球(11)大小适配的第二凹槽,橡胶球(11)胶粘在对应的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橡胶层(3)和第二橡胶层(5)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矩形透气孔(12)和圆形透气孔(14),且矩形透气孔(12)和圆形透气孔(14)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进制成的合成革结构,包括第一人造革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造革层(1)的顶部从下至上依次胶粘压合固定有第一网格纤维层(2)、第一橡胶层(3)、胶粘基层(4)、第二橡胶层(5)、第二网格纤维层(6)、第二人造革层(7)、防静电层(8)和防刮层(9),所述第二橡胶层(5)的底部以及第一橡胶层(3)的顶部均一体设置有卡柱(13),且胶粘基层(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卡柱(13)大小适配的第一凹槽,卡柱(13)胶粘在对应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人造革层(7)的底部以及第一人造革层(1)的顶部均一体设置有连接柱(10),所述第一人造革层(1)顶部的连接柱(10)远离第一人造革层(1)的一端以及第二人造革层(7)底部的连接柱(10)远离第二人造革层(7)的一端均一体设置有橡胶球(11),且第一橡胶层(3)和第二橡胶层(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橡胶球(11)大小适配的第二凹槽,橡胶球(11)胶粘在对应的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橡胶层(3)和第二橡胶层(5)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矩形透气孔(12)和圆形透气孔(14),且矩形透气孔(12)和圆形透气孔(14)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裕泰蔡天守
申请(专利权)人:天守福建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