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25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丝安装结构,在螺丝安装结构中,板材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在板材安装孔的一侧形成突出件,突出件的高度高于板材的其他部位。通过螺丝与板材的双重结合,可以防止螺丝空转及螺丝牙顶的破损现象,进一步增加板材和固定部件之间的结合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丝安装结构,在这种安装结构中,注塑部件或铁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尤其是在注塑部件或铁板上形成安装孔时,设计成使注塑部件或铁板与螺丝形成双重结合,防止螺丝牙顶的磨损及螺丝空转现象。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以注塑部件或铁板形成的板材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即在板材上形成安装孔后,螺丝通过该孔将板材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如图1所示,传统技术下的螺丝安装结构由板材11、固定部件12、螺丝10构成。其中,板材11上形成安装孔11’。固定部件12对板材11起支撑/固定的作用。螺丝12通过板材11的安装孔11’安装在固定部件12上,使板材11固定在固定部件12上。但是,有时固定部件12和板材11之间可能需要一定的间隔。这种情况下,在固定部件12和板材11之间使用隔离垫14。隔离垫14使固定部件12和板材11之间维持一定间隔。当然,为了保持固定部件12和板材11之间的间隔,除了使用隔离垫14以外,还可以在固定部件12上形成突出部或使板材的部分位置成弯曲形态而保持他们之间的间隔。传统技术下的螺丝安装结构中,板材和固定部件之间的结合方式有两种第一是将板材直接贴在固定部件上进行固定,第二是板材和固定部件之间保持一定间隔后将板材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如图2所示,板材11和固定部件12之间不需要间隔时,在板材11上形成安装孔11’后,将该板材11紧贴在固定部件12上。接着,把螺丝10插入到安装孔11’中,使螺丝10连接到固定部件12上,使板材11固定在固定部件12上。在这里,板材11上形成安装孔11’,该安装孔11’的直径大于螺丝10牙顶10’的直径,并且小于螺丝10头的大小。螺丝10通过螺丝刀(图略)等安装工具进行转动而连接在固定部件12上。当然,在固定部件12上不用另设安装孔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板材11固定在固定部件12上。即给螺丝10施加压力而进行转动,将螺丝10直接固定在固定部件12上。如果,在板材11和固定部件12之间需要一定间隔的情况下,有两种方法使他们之间保持间隔。即,一个是弯曲板材11的一侧,保持该板材11和固定部件12之间的间隔,另外一个是没有改变板材11形状的情况下,维持板材11与固定部件12之间的间隔。更详细地说就是在板材11和固定部件12之间设置具有一定厚度的隔离垫14。但是,传统技术的螺丝安装结构中,因为在板材上只设置了安装孔,因此,可能会发生螺丝空转或重新安装时安装孔中的牙顶部分受到磨损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板材上形成安装孔时,对安装孔的形态进行改变后,使螺丝双重性结合在板材上。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丝安装结构,在螺丝安装结构中,板材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在板材安装孔的一侧形成突出件,突出件的高度高于板材的其他部位。所述的板材由铁板或注塑部件形成。所述的安装孔的内圆围面及突出件的前端是楔子形状,便于接触并安装螺丝。在板材上形成安装孔后,突出件通过模具对安装孔的冲压下而形成。在板材和固定部件之间设置一种保持间隔为目的的部件。所述的保持间隔的部件是夹在板材和固定部件之间,维持板材和固定部件之间的间隔的隔离垫。为了使安装孔螺丝连接在螺丝的牙顶部位上,所述的安装孔的大小与螺丝牙顶的直径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丝与板材的双重结合,可以防止螺丝空转及螺丝牙顶的破损现象,进一步增加板材和固定部件之间的结合度。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技术下,螺丝安装结构的断面示意图。图2是传统技术下,板材安装孔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螺丝安装结构的断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螺丝安装结构中,板材的螺丝安装部位的背面立体示意图。图中50板材;51突出件;52安装孔;55螺丝;59隔离垫;60固定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螺丝安装结构由板材50、固定部件60、螺丝55、突出件51、隔离垫59构成。其中,板材50上形成安装孔52。固定部件60对板材50起支撑/固定的作用。螺丝55通过板材50的安装孔52安装在固定部件60上,使板材50固定在固定部件60上。突出件51形成在板材50安装孔52的一侧。突出件51的作用是使螺丝55和板材50成为双重结合。这里,突出件51的高度不同于板材50的其他部位。隔离垫59夹在板材50和固定部件60之间,其作用是保持板材50和固定部件60之间的间隔。当然,还可以通过弯曲板材50一侧的方法或改变固定部件60形状的方法维持板材50和固定部件60之间的间隔。这是为了防止板材50的突出件51被固定部件60挤到外面的情况。并且,这样可以不用另设隔离垫59。一般,板材50由铁板或注塑部件形成。安装孔52的内圆围面及突出件51的前端是楔子形状,这种楔子形状便于接触并安装螺丝55。在板材50上形成安装孔52后,突出件51是通过模具对安装孔52的冲压下形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使安装孔52一侧的高度变成与其他部位不同。另外,将安装孔52的大小设置为与螺丝55牙顶的直径相同。这是为了使安装孔52连接在螺丝55的牙顶部位上。突出件51的前端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为了与螺丝55进行连接,突出件51的前端向安装孔52的中心方向突出。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螺丝安装结构来说,在固定部件和板材保持一定间隔的状态下,螺丝与板材及固定部件结合后,将板材固定在固定部件上。为了保持固定部件60和板材50的一定间隔,先把隔离垫59夹在固定部件60和板材50的中间,接着将板材50紧推到固定部件60上,最后用螺丝55进行安装。在这里,将板材50推向固定部件60的时候,突出件51要朝向固定部件60。用螺丝55进行最终安装之前,螺丝55首先要安装在板材50安装孔52内侧的边缘部位以及突出件51的前端。当然,在固定部件上60不用另设安装孔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螺丝55固定在固定部件60。这时的螺丝55转动力来自于往螺丝55施加的压力。在这里观察一下螺丝55的结合结构。首先,螺丝55的牙顶安装在板材50安装孔52内侧的边缘以及突出件51的前端。接着,将螺丝55安装在固定部件60上。这时,螺丝55通过螺丝55牙顶与固定部件60结合。这样,螺丝55同时安装在板材50与固定部件60上。从而增加了固定部件60和板材50之间的结合力。进行修理或需要重新安装时,通过将螺丝55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数回,就可以解除螺丝55和固定部件60的结合状态。一般情况下,只要转动几回螺丝55就能把螺丝55从固定部件60上卸下来。因为形成在固定部件60的安装孔与螺丝55牙顶部位的直径有差异。因此,这种情况下可以轻易地从固定部件60取出螺丝55。如果没有进行数次转动,简便地将螺丝55取出来的话,螺丝55牙顶部位可能会受到破损。因为在那个过程中螺丝55牙顶部位可能会接触到板材50的安装孔52上。本专利技术中,螺丝55不仅结合在固定部件60上,而且还结合在板材50安装孔52的边缘及突出件51的前端。因此,卸载螺丝55时,必须将螺丝55转动到该螺丝55完全脱离板材50为止。即螺丝55牙顶安装在板材50安装孔52及突出件51的状态下,通过转动脱离固定部60,防止螺丝牙顶被破损。另外,因为螺丝55牙顶在安装在板材50安装孔52及突出件51的状态下进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丝安装结构,在螺丝安装结构中,板材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其特征是在板材(50)安装孔(52)的一侧形成突出件(51),突出件(51)的高度高于板材的其他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權翼根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