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多向减震保护功能的地下管廊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向减震保护功能的地下管廊结构。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的建设正在大力进行,综合管廊所到达的区域也会越来越广泛。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并且管线一起入地,减少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但是普通的综合管廊只能短期承受地面各种荷载冲击,难以达到长期抗震作用,其顶部的板片直接承受动载荷和静载荷,两侧墙体不仅要承受顶部板片的动载荷和静载荷,还要承受侧边土层的横向载荷,因此为了增强综合管廊的承载能力和抵抗地面荷载冲击的能力、防止结构失稳,墙壁需要设置的很厚,而且这种结构通过现场浇筑或者预制件制作,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建设成本高,不利于抗震型综合管廊的长期推广使用,会大大增加建设维修费用,因此,建设一种有利于消除地面对管廊荷载冲击的抗震结构,为了抵抗来自地面的动载荷和静载荷,形成完整的抗震保护结构十分重要,避免造成地面荷载对管廊造成应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多向减震保护功能的地下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地下管廊结构(1)的外层设置压注式缓冲保护层(2),在压注式缓冲保护层(2)的上端和两侧设置内部连接板(6),在内部连接板(6)的上端和两侧设置外部连接板(7),设置下部连接板(8)对内部连接板(6)和外部连接板(7)的底端进行连接,在内部连接板(6)和外部连接板(7)之间的上方设置减震耗能承载支撑体系一(11),在内部连接板(6)和外部连接板(7)之间的两侧设置减震耗能承载支撑体系二(12),在内部连接板(6)和外部连接板(7)之间的角部处设置角部位支撑杆(3)和减震耗能器(4),减震耗能器(4)设置在角部位支撑杆(3 ...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多向减震保护功能的地下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地下管廊结构(1)的外层设置压注式缓冲保护层(2),在压注式缓冲保护层(2)的上端和两侧设置内部连接板(6),在内部连接板(6)的上端和两侧设置外部连接板(7),设置下部连接板(8)对内部连接板(6)和外部连接板(7)的底端进行连接,在内部连接板(6)和外部连接板(7)之间的上方设置减震耗能承载支撑体系一(11),在内部连接板(6)和外部连接板(7)之间的两侧设置减震耗能承载支撑体系二(12),在内部连接板(6)和外部连接板(7)之间的角部处设置角部位支撑杆(3)和减震耗能器(4),减震耗能器(4)设置在角部位支撑杆(3)上,角部位支撑杆(3)的一端和外部连接板(7)连接固定,角部位支撑杆(3)的另一端和连接固定板一(13)、连接固定板四(17)连接固定,在内部连接板(6)、外部连接板(7)和下部连接板(8)围成的区域内设置高阻尼混凝土承载层(5),在减震耗能承载支撑体系一(11)的结构中,下端设置连接固定板一(13),上端设置连接固定板二(14),在连接固定板一(13)和连接固定板二(14)之间设置减震耗能承载板(15),减震耗能承载板(15)的上下两端和连接固定板一(13)、连接固定板二(14)连接固定,在减震耗能承载支撑体系二(12)的结构中,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连接固定板三(16)、连接固定板四(17),在连接固定板三(16)和连接固定板四(17)之间设置减震耗能承载板(15),减震耗能承载板(15)的左右两端和连接固定板三(16)、连接固定板四(17)连接固定,在减震耗能承载板(15)上设置内设圆孔(18),在相邻的内设圆孔(18)之间设置耗能肋(19),设置螺杆(9)对外部连接板(7)和连接固定板二(14)进行连接,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杨森,吴金国,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