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管廊主管线与分管线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管廊主管线与分管线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对标国际大都市,变粗放式、摊大饼城市发展模式为集约式、立体化模式,向地下要空间;突破城市土地、空气、水源、绿地、人均城市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环境总量约束;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城市看海、绿化不足、房地产财政转型、老城区活力下降等招招致命的城市病进行综合整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培育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集群。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多以大型地下交通枢纽结合商业设施和停车场、容多种交通形式于一体的地下空间综合体类型呈现。在国际上,日本和欧美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总体看,包含有多种交通方式或多种功能的地下空间综合体许多国家时有出现,但目前尚未形成地下综合管廊,地下交通网络,地下交通纵横设计以及各区域间的联合尚未形成,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连接方式促进地下空间联合发展,促进地下综合管廊网线的形成,适应国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管廊主管线与分管线连接节点 ,包括横墙(1)、纵墙(2)、纵向顶板(3)、横向顶板(4)、纵墙纵向外伸筋(5)、横墙外伸筋(6)、纵向顶板外伸筋(7)、横向顶板外伸筋(8)、纵墙横向外伸筋(9)、横向连接架(10)、横墙预留孔洞(11)、密封条(12)、防火材料(13)、钢板(14)、钢板预留孔洞(15)、防潮层(16)、螺母A(17)、螺母B(18)、维修洞(19),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顶板(3)设置在两个纵墙(2)上部,形成纵向管道,横墙(1)垂直与纵墙(2)连接,横向顶板(4)设置在横墙(1)上部,钢板(14)紧贴内壁并固定在四者的连接缝位置,将四者垂直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廊主管线与分管线连接节点,包括横墙(1)、纵墙(2)、纵向顶板(3)、横向顶板(4)、纵墙纵向外伸筋(5)、横墙外伸筋(6)、纵向顶板外伸筋(7)、横向顶板外伸筋(8)、纵墙横向外伸筋(9)、横向连接架(10)、横墙预留孔洞(11)、密封条(12)、防火材料(13)、钢板(14)、钢板预留孔洞(15)、防潮层(16)、螺母A(17)、螺母B(18)、维修洞(19),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顶板(3)设置在两个纵墙(2)上部,形成纵向管道,横墙(1)垂直与纵墙(2)连接,横向顶板(4)设置在横墙(1)上部,钢板(14)紧贴内壁并固定在四者的连接缝位置,将四者垂直连接为一个整体,纵向顶板(3)和横向顶板(4)围成的空心区域为维修洞(19);在纵墙(2)两侧,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水平设置一个纵墙横向外伸筋(9),在横墙(1)两侧,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水平设置一个横墙预留孔洞(11),在横墙(1)内部横墙预留孔洞(11)对应设有横向连接架(10),纵墙横向外伸筋(9)通过横墙预留孔洞(11)插入横墙(1)内部横向连接架(10)上的水平连接孔(10-3),并采用螺母A(17)安装紧固;纵墙横向外伸筋(9)上部紧绑有纵墙纵向外伸筋(5),纵墙纵向外伸筋(5)一端设置在纵墙(2)两侧的墙体中且与纵墙(2)墙体方向平行;横墙预留孔洞(11)上部设有横墙外伸筋(6),横墙外伸筋(6)的一端设置在横墙(1)两侧的墙体中;所述钢板(14)两侧为竖直向下的钢板,在钢板(14)两侧每隔50cm-80cm设置两排钢板预留孔洞(15),纵墙纵向外伸筋(5)和横墙外伸筋(6)的另一端穿过钢板预留孔洞(15),并通过螺母B(18)安装紧固;纵向顶板(3)的纵向两侧设有纵向顶板外伸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