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调蓄与防灾功能的地下结构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095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调蓄与防灾功能的地下结构保护系统,属于地下基础设施防水和防震建设技术领域。在透水混凝土表层的两侧设置雨水收集井,在雨水收集井的上方设置透水井盖,在透水混凝土表层的下方设置砂石铺装层,在砂石铺装层的下方设置减震排水调蓄装置,在减震排水调蓄装置的下方设置地下结构体,地下结构体的上部和底板通过个连接件进行连接。有益效果是能避免地下结构外围蓄水和渗水对结构造成损害及地下结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设置的调蓄吸收缓冲棉吸水效果好,不仅能吸收路面的渗水,同时降雨过后在炎热气候下,能通过蒸发吸热起到对城市地表温度和炎热气候的调节作用,经济适用、节能环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Underground structure protection system with functions of storag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调蓄与防灾功能的地下结构保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基础设施防水和防震建设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调蓄与防灾功能的地下结构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修筑技术日渐成熟,但综合管廊修建后破坏了土体原有的水系统平衡,导致土体中的水系以综合管廊为通道汇集在一起,当含水地层与综合管廊连通,以渗水、漏水为主要因素的弊病便日渐显露。以明挖预制法这一施工方法修建的综合管廊通常采用在预制混凝土节段上铺设防水层及苯板,达到防水及保温的效果。综合管廊防水属于市政道路下方的隐蔽工程,道路竣工通车后,不能轻易地刨掘道路对其进行维修或修补,因此,防水层的成品保护也是重点。如果成品保护不善,施工不慎造成了破坏且未及时修补,容易形成渗漏点,造成地下水的渗漏,渗漏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地下建设工程的质量通病,杜绝管线长期被渗漏水浸泡现象,解决好防水问题是综合管廊建设必须考虑的技术问题之一。同时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滤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调蓄与防灾功能的地下结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透水混凝土表层(1)的两侧设置雨水收集井(2),在雨水收集井(2)的上方设置透水井盖(3),在透水混凝土表层(1)的下方设置砂石铺装层(5),在砂石铺装层(5)的下方设置减震排水调蓄装置(11),在减震排水调蓄装置(11)的下方设置地下结构体(7),地下结构体(7)的上部和底板(15)通过个连接件(8)进行连接,在砂石铺装层(5)的下方设置污水支管(10),设置防过量排水管(4),其一端和雨水收集井(2)的上部联通,另一端和污水支管(10)联通,设置底部排水管(9)对污水支管(10)和透水铺装砂(18)进行联通,在雨水收集井(2)、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调蓄与防灾功能的地下结构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透水混凝土表层(1)的两侧设置雨水收集井(2),在雨水收集井(2)的上方设置透水井盖(3),在透水混凝土表层(1)的下方设置砂石铺装层(5),在砂石铺装层(5)的下方设置减震排水调蓄装置(11),在减震排水调蓄装置(11)的下方设置地下结构体(7),地下结构体(7)的上部和底板(15)通过个连接件(8)进行连接,在砂石铺装层(5)的下方设置污水支管(10),设置防过量排水管(4),其一端和雨水收集井(2)的上部联通,另一端和污水支管(10)联通,设置底部排水管(9)对污水支管(10)和透水铺装砂(18)进行联通,在雨水收集井(2)、砂石铺装层(5)和减震排水调蓄装置(11)的下方还设置有回填夯实土(6),在减震排水调蓄装置(11)的结构中,两侧设置侧板(14),底部设置底板(15),上部设置透水板(12),在透水板(12)上设置透水孔(13),在减震排水调蓄装置(11)结构内部的下方设置透水铺装砂(18),在透水铺装砂(18)的上方设置承载抗震结构(16),在相邻的承载抗震结构(16)和承载抗震结构(16)、承载抗震结构(16)和侧板(14)之间设置调蓄吸收缓冲棉(17),设置协调连接螺栓(19)穿过侧板(14)、承载抗震结构(16)、调蓄吸收缓冲棉(17),同时在每个承载抗震结构(16)的左右两端设置固定螺母(20)进行固定,在侧板(14)的外侧设置固定螺母(20)进行固定,在承载抗震结构(16)的结构中,上下两端设置端部连接耗能板(21),左右两端设置侧部支撑耗能连接板(22),在端部连接耗能板(21)和侧部支撑耗能连接板(22)围成的结构内部设置内置减震耗能筒(25),并在侧部支撑耗能连接板(22)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杨森吴金国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