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94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由抗滑桩、挡土板,弯折钢筋、L型固定块、固定块和植被组成,其施工包括土体开挖;施工抗滑桩,并在抗滑桩的侧面埋设连接筋;回填回填土至设计的地面标高;制作L型固定块和固定块,将L型固定块和固定块固定在抗滑桩上;制作挡土板,挡土板由竖直部分和弯折部分组成,逐层安装挡土板,每安装一层挡土板,立即填筑回填土至该层挡土板顶面标高,上下相邻两层挡土板的弯折部分和竖直部分之间形成种植区;在种植区内进行绿化施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方法施工所得的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结构可靠,施工方便高效,彻底解决了挡墙后排水问题,自然美观,与环境相协调。

A New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ile-sheet Ecological Retain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挡墙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适用于路肩桩板墙、路堤桩板墙及路堑桩板墙等的施工。
技术介绍
桩板式挡土墙作为一种轻型支挡结构,是铁路、公路、市政等工程边坡常用的一种加固形式,特别是在铁路、公路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对地面横坡较陡或受条件限制需要收坡地段效果良好。常用的抗滑桩板墙为桩后挂板形式将挡土板置于桩背,由于挂板形式简单,设计人员易于接受采用。但传统的桩板墙的设计方式必然导致抗滑桩桩位外移,抗滑桩长度、截面积增加,工程量增加较多。传统的桩板墙施工完成后,墙土接触层需要设置反滤层,避免桩板墙后地下水从挡土板间自由渗出,且桩板墙表面与周围生态无法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桩板墙挡土板置于桩后导致施工成本增加,板土接触层易渗水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土体开挖;步骤2、施工抗滑桩,并在抗滑桩的侧面埋设连接筋;步骤3、回填回填土至设计的地面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土体开挖;步骤2、施工抗滑桩(1),并在抗滑桩(1)的侧面埋设连接筋(2);步骤3、回填回填土(8)至设计的地面标高;步骤4、制作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并通过连接筋(2)将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固定在抗滑桩(1)上;步骤5、制作挡土板(3),挡土板(3)由竖直部分(31)和弯折部分(32)组成,逐层安装挡土板(3),每安装一层挡土板(3),立即填筑回填土(8)至该层挡土板(3)顶面标高,上下相邻两层挡土板(3)的弯折部分(32)和竖直部分(31)之间形成种植区;步骤6、在种植区内进行绿化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土体开挖;步骤2、施工抗滑桩(1),并在抗滑桩(1)的侧面埋设连接筋(2);步骤3、回填回填土(8)至设计的地面标高;步骤4、制作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并通过连接筋(2)将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固定在抗滑桩(1)上;步骤5、制作挡土板(3),挡土板(3)由竖直部分(31)和弯折部分(32)组成,逐层安装挡土板(3),每安装一层挡土板(3),立即填筑回填土(8)至该层挡土板(3)顶面标高,上下相邻两层挡土板(3)的弯折部分(32)和竖直部分(31)之间形成种植区;步骤6、在种植区内进行绿化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桩板式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施工步骤包括:步骤4.1:工厂制作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的侧面设置多个固定孔(7),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内均设有多个半灌浆套筒(601),固定孔(7)与对应的半灌浆套筒(601)连通,半灌浆套筒(601)对应于固定孔(7)的位置设置两个定位螺孔(602),每个半灌浆套筒(601)的下方均设有注浆孔(603),下方均设有出浆孔(604);步骤4.2:现场逐层安装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将L型固定块(4)和固定块(5)的固定孔(7)分别对准连接筋(2),连接筋(2)沿着定位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林朱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悦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