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装配式支挡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561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装配式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基础底座(2)、挡土板(3)、端板(4)和箱内填料(5);两个独立的挡土板(3)朝向对方设置、两个独立的端板(4)背向对方设置,四者组装为一节箱形单元,该箱形单元的底部设置所述基础底座(2),内部填筑所述箱内填料(5);所述箱形单元沿线路方向两端装配出向箱内凹陷的、与所述桩体(1)配合的箱形单元凹口,同一个独立的所述桩体(1)的两侧分别卡设在相邻两所述箱形单元的两个相对的所述箱形单元凹口中形成限制性连接结构,多节所述箱形单元和多个所述桩体(1)沿线路方向依次拼装成连续的挡土墙。以此组合装配式构造,可实现快速拼装施工等。

A Composite Assembled Suppor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装配式支挡构造
本技术属于支挡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挖方收坡,也可用于填方收坡的组合装配式支挡结构。
技术介绍
重力式挡土墙是目前土木工程中挖方地段较为常见的一种支挡结构形式。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人工挖孔桩,也称为锚固桩或抗滑桩。重力式挡土墙依靠自身重力抵抗墙背土压力,可分为仰斜式、直立式和俯斜式,通常为素混凝土结构。人工挖孔桩的适用性稍差,地下水较为丰富地段需采用人工降水措施,砂土地段宜出现塌孔、流砂等病害,干燥的粘性土地段易出现粉尘污染,同时有的地段存在瓦斯、沼气等风险,对桩井开挖的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重力式挡土墙往往承受较大的土压力,特别是土质路堑地段,墙身通常需要采用较大结构尺寸和结构自重来确保挡墙的抗滑移或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而此时墙身截面强度发挥作用不到10%,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人工挖孔桩和重力式挡土墙均采用现浇施工,具有工序较为复杂,工期较长,受外部环境因素干扰大(如雨季、冬季),易出现坍塌工程事故,施工质量不宜控制和检测等缺点。土工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桩间重力式挡土墙体积较大,目前通常采用墙顶平台小花坛的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装配式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基础底座(2)、挡土板(3)、端板(4)和箱内填料(5);两个独立的挡土板(3)朝向对方设置、两个独立的端板(4)背向对方设置,四者组装为一节箱形单元,该箱形单元的底部设置所述基础底座(2),内部填筑所述箱内填料(5);所述箱形单元沿线路方向两端装配出向箱内凹陷的、与所述桩体(1)配合的箱形单元凹口,同一个独立的所述桩体(1)的两侧分别卡设在相邻两所述箱形单元的两个相对的所述箱形单元凹口中形成限制性连接结构,多节所述箱形单元和多个所述桩体(1)沿线路方向依次拼装成连续的挡土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装配式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基础底座(2)、挡土板(3)、端板(4)和箱内填料(5);两个独立的挡土板(3)朝向对方设置、两个独立的端板(4)背向对方设置,四者组装为一节箱形单元,该箱形单元的底部设置所述基础底座(2),内部填筑所述箱内填料(5);所述箱形单元沿线路方向两端装配出向箱内凹陷的、与所述桩体(1)配合的箱形单元凹口,同一个独立的所述桩体(1)的两侧分别卡设在相邻两所述箱形单元的两个相对的所述箱形单元凹口中形成限制性连接结构,多节所述箱形单元和多个所述桩体(1)沿线路方向依次拼装成连续的挡土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装配式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座(2)放置在挡土墙开挖基坑的底部,其沿线路方向两端设置有向箱内凹陷的、与所述桩体(1)配合的基础底座缺口,同一个独立的所述桩体(1)的两侧分别卡设在相邻两所述基础底座(2)的两个相对的所述基础底座缺口中形成限制性连接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装配式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座(2)的截面形状为L型,所述L型的竖端设置在远离岩土侧即墙背一侧,所述箱形单元的底部设置在所述L型的槽内;或者所述基础底座(2)的截面形状为U型,所述箱形单元的底部设置在所述U型的槽内;所述基础底座(2)水平设置或以不大于1:0.2的斜率设置,以将组合装配式支挡结构设置为直立式或仰斜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装配式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兆锋刘武斌周飞章致孙斌王大为金陵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磁浮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